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1870—1970年代,欧洲走向辉煌却又自我毁灭,继而重建并走向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70年格拉姆制成第一台商用直流电动机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1885年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1893年现代汽车工业兴起
1895年俄、德、法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1905年日俄战争: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学说
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据高中历史教科书整理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现在都成了问题,甚至化为乌有。欧洲强国在战争中失去了世界霸权。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

——加亚尔等《欧洲史》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陷入一派残破,其境况更甚于“一战”之后。……从1948年到1974年全球衰退开始的二十五年间,西欧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不间断增长……欧洲人后来把这段时期称为“白银50年代”和“黄金60年代”。

——R·R·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1870—1914年)欧洲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欧洲“从前看上去坚实不变的东西”“化为乌有”的主要表现。结合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史实,从美国和苏联的角度,分析“人们从此转向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原因。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经济出现“白银50年代”、“黄金60年代”的原因。
2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0-12-02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五年(2016—2020)浙江高考选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6-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
3 .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社会深刻的影响.也激发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思考和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一结束,两名英国飞行员就首次驾机横越大西洋.1920年荷兰还开设了连接伦敦的定期航班。汽车的耐力和机动性得到更多的关注,大战刚爆发时,欧美发达国家的街道和公路上还是马车占据支配地位,到战争后期,已逐渐让位给汽车。战争期间,大批妇女进入工厂和管理部门,英国军队中甚至出现妇女团队。其结果是将妇女的活动领域和视野从家庭扩大到整个社会。大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先后把普选权扩大到妇女。

——张国清《世界大战与局部战争研究》

材料二   《凡尔赛和约》的最大失败之处,在于它并没有阻止下一场战争在20年后爆发。而早在1919年,曾经参加过和平谈判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已经做出了预测,这份严苛的和约必将导致德国的金融崩溃和进一步的动荡。同样对此持有怀疑态度的还有费迪南˙福煦元帅——协约国军战时的最高指挥官,他在19195月抱怨称:“这不是和平。这只是20年的停战协议。”

——【英】伊恩˙克夫顿等《简明大历史》

材料三   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正在有计划进行备战的欧洲.一个软弱无能的国际联盟,当国家主义疯狂的时刻,甚至连道义上的权威也不能博得。……进行战争.既意味着杀害无辜者.也意味着让自己无辜被杀。……任何一个正派的、有自尊心的人怎么能够参与这种悲惨的事呢?要是您的政府要您作伪证,您会干吗?肯定不会。那么,比起作伪证来,杀戮无辜者不是要更坏得多吗?

——1929年9月21日爱因斯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德国东部疆界的划定为例,说明《凡尔赛和约》的“严苛性”.并分析《凡尔赛和约》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导致国际联盟“软弱无能”的制度因素。概括爱因斯坦的思想,并归纳此后爱因斯坦实践该思想的行动。
4 . 一战后,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法国在战争中工农业损失严重;德国战败,陷入经济困境。美国在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日本经济也获得了极大发展。材料反映了一战
A.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动摇了欧洲的经济优势地位
C.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D.彻底瓦解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2020-08-14更新 | 336次组卷 | 20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20年代时,梁启超谴责西方帝国主义和盲目崇拜科学是冲突的根源,并且认为中国重精神的思想可以矫正这种不平衡现象。他督促国人:“到东方去!”材料反映了梁启超“到东方去”的认识是基于
A.对“一战”的理性反思B.新文化运动的启蒙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西方侵略不断加剧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吴于廑等《世界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
(2)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你更倾向于材料二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7 . 某条约内容如下:“……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根据材料分析下列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该条约签订于1918年,由苏联和德国单独签订,苏联由此退出一战
B.这一年,美国和中国的北洋政府先后向同盟国集团宣战,加入一战
C.该条约的签订使新生政权成功建立红军、粉碎同盟国集团的军事干预
D.1918年随着德国战败,新政权宣布废除该条约
8 . 一战对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甚至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战期间,所有参战国政府不断地控制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的思想在一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交战各国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道德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因部队人员需求的增长,使得原来免役或体格不好的男人也被征募了去,这样大量妇女流入工厂和管理部门。战争对工人的需求,为妇女从事传统上只属于男人的工作提供了机会。

战后整个世界都以敬畏和期待的眼光注视着一个人——美国总统。遍及世界上每个角落,经历了长期磨炼、混乱、丧失亲属的人们,都受到威尔逊激动人心的和平语言的鼓舞。

一战中,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此诞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改编自(美)R.R.帕尔默著的《现代世界史》(下,1870年起)

材料二   一战间接影响了亚洲人民与帝国列强之间的关系。在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民族主义在亚洲发展成一种强有力的政治力量……。摆脱外国的控制,实现民族统一,成为知识分子的梦想和新的政治领袖的目标。在摆脱外国控制的时候,亚洲领导者利用了欧洲思想体系,但又或者改变或者修改了这些意识形态,使其适合本国的传统。……这些思想观点和理论是战争的结果,修正了人们对殖民世界和新殖民世界里政治认同的理解。……也正是在这些观点和理论指导指导下的民族解放运动,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

——据(美)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等改编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结果)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1)阅读材料一,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结束后“亚洲领导者”所利用的“欧洲思想体系”。结合所学,列举“对刚刚形成的凡尔赛体系形成了猛烈的冲击”的亚洲三次民族解放运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9 . 一战后,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的实质是
A.争夺该地区的贸易利益
B.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
C.维护和破坏“门户开放”政策
D.争夺该地区的霸权
2019-09-27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10 . 英国驻德国大使阿拜隆的日记生动地记述:"如果西方各盟国继续对德国进行恫吓并在德国身上施加压力的话,那么,德国除掉与俄国结盟以外,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如果这种结盟果真发生的话,那对欧洲文明的危险就惨到极点了。"--(法)亨利·米歇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这段材料里可以看出西方盟国一战后扶持德国的原因是
A.防止德国与苏联靠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消除德国人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
C.阻止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D.帮助德国摆脱经济危机
2019-09-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作业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