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迷惘的一代”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前的青年们视“拯救民主”“伸 张正义”“为和平而战”这些口号为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积极报名参军。战争结束后,曾让 青年们无比骄傲欧洲的传统文明瞬间崩塌。参战青年发现自己非但没有成为理想中的英雄人物,就连过去的工作也已经被没有参加战争的人代替了,城镇和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变得很难适应,社会上只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轻视追求高尚情趣等现象也令这一代青年感到迷茫、困惑、无所适从。没有了旧的根基,又没有新的道路引导,他们只能以对主流社会系统“迷失”的外观情绪来抗议社会。但他们在“迷惘”的外表下,在更深的程度上追求个人自由,不轻易向任何人妥协。

——摘编自车继雁《造就“迷惘的一代”:格特鲁德·斯泰因及其作品研究》

材料二   现代中国重要青年运动年表(部分)

名称内容
保家卫国斗争中的青年运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青年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指战员占了志愿军部队总数的66% ,战斗连队中青年占80%以上,基层干部大部分是团员,他们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的献身精神,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和平与幸福,作出了重大贡献。
全国青年学雷锋活动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中共中央倡导下,全国各地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精神力量,各条战线涌现出许许多多雷锋式的集体和个人。
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各地团组织相继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提高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领。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年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科研攻关最前沿、抗疫斗争第一线、捍卫国防最前线、基层实践大舞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冲得出来、勇挑重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奋斗。

——摘编自黄蓉生《青年学研究》;贺军科《续写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精彩篇章》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迷惘的一代”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前后西方青年精神世界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现代中国青年运动的共同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图是1902―1930年英德等6国在华投资情况(占总额百分比%)

这表明(     
A.战争迫使列强改变对华侵略方式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总量日益缩减
C.英国始终是对华最大资本输出国D.一战改变了列强侵华的传统格局
2022-12-17更新 | 63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与参加1815年滑铁卢战役中的17万士兵相比,1914年9月,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参战者已有100万;1915年开始,协约国和同盟国政府逐渐使用权力去征用必需品、规定工资、限制利润和禁止工人更换工作。材料意在说明(     
A.战争的规模逐步扩大B.西方国家政府职能得到加强
C.工人阶级地位的提升D.国家维持军队能力得到强化
2022-12-22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一战”将东方各族人民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帮助他们熟悉军事技术装备和新式武器,使他们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纲领”、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关于民族自决原则的声明,也使殖民地人民民族自决意识和民族独立观念大大强化。由此可知(     
A.“一战”客观上助推了民族意识增强B.巴黎和会的精神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C.近代国际关系主动适应民族解放运动D.民族意识增强影响了西方列强的决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评价道:“19世纪崇高伟大的文明大厦,也从此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若不认识战争,就无法了解20世纪这短暂历史的本质,因为战争是这个时代的印记。要谈这段历史起始之时天下大乱的年代,就得从头说起,从那弥漫世界31年的战乱讲起。”以下是这“31年的战乱”所引起的共同历史影响有(     
①殖民体系逐步瓦解及民族意识盛行          ②建立“福利国家”完善社会保障
③和平主义、集体安全理念得到推广          ④欧洲普遍衰落催生新的国际组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 下表反映出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在华贸易地位的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1935年各国对华贸易比重(%)
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
18.923.715.114.210.68.611.25.01.45.1

A.甲午中日战争B.“瓜分狂潮”
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华北事变”
7 . 中国关税自主运动,主要可分为两大阶段:1902-1917年为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要求修订税则,提高税率;第二阶段为1918-1927年,其主要表现变化为要求制定国定税则。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包括关税自主等在内的7项希望条件,其中涉及到关税方面的有4点要求。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共同要求B.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北洋政府出于财政上的需要D.中共领导全国工农反帝斗争运动的推动
2022-11-01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3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如图为20世纪某场战争前后的欧洲领土变迁图。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战后形成了雅尔塔体系B.反映了战后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C.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根本改变D.苏联的建立与二月革命直接相关
2022-09-29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6月统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当时的人们,包括社会精英和新近成长起来的企业家阶层,都把妇女看成仅仅承担家庭职责、相夫教子的角色……当战争爆发后,男人都走上前线,而妇女则承担了后方沉重而繁杂的工作。还有一些女性也走上前线。可以作为证明的是,英国宣传画中有大量展示妇女风貌和精神状态的内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30岁以上的妇女获得选举权。”材料可以用来研究(     
A.一战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B.英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
C.妇女对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D.宣传画对社会动员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孙中山曾经极为认同西化,立志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新中国,但他在1924年的演讲中指出,“欧美的文明,只在物质的一方面,不在其他的政治各方面”,“欧美的特长只在科学”,明确表达了对西方文明的极度失望。这一认识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国共两党第一次成功合作D.一战及战后秩序的刺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