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一战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战爆发之初,英国政府组建“战争宣传局”,发动了浩大的宣传攻势。在这种氛围中,爱国诗歌井喷般面世,诗人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布鲁克,其名句“如果我死了,只要这样想:在异乡田野上的一角有一处,永远是英国的土地”传颂一时。布鲁克颂扬大无畏的英雄行为与爱国主义情怀,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他并未亲历战争,因而其眼中的英雄形象始终带有浪漫主义的个人色彩,延续了传统的英雄观。与布鲁克不同,战壕诗人欧文、格雷夫斯、萨松、罗森堡等的战争体验书写无法继续融入传统英雄塑造模式,不再有浪漫的英雄主义理想。奠定此基调的诗歌便是欧文的《甘美且合宜》。文中,欧文斥责将“为国捐躯”描述成“甘美且合宜”的宣传话语,称其为“古老的谎言”,告诫胸中充满“荣誉”理念的年轻人,战争远非浪漫与理想之所在。

——摘编自张金凤《英国一战文学与英雄观嬗变——以<英雄之死>为例》


(1)根据材料,指出英国一战文学中英雄观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一战文学中英雄观的变化所折射出的信息。
2022-06-21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德意志帝国随着一战战败而崩溃,之后的魏玛共和国是德国历史上第一个议会制民主共和国,但只存在了十三、四年,有学者认为,议会民主制危机的发生不仅仅是由于党派斗争,而在于没有改变旧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据此,该学者认为魏玛共和国
A.延续了德意志帝国专制主义传统
B.避免了政党斗争造成的政治动荡
C.实际上是德国垄断资本主义专政
D.为二战后德国政体建设提供借鉴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初,欧洲列强间的合纵连横更趋白热化,联合、遏制、威逼、妥协,外交上的阴谋、阳谋迭出。围绕着巴尔干地区以及海外殖民的争夺,逐渐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奥、意三国同盟。两大阵营的对峙、博弈暗含了各种矛盾与相互仇恨,其中令法兰西上下彻骨痛恨的,就是踩着法国迈向欧洲大国之巅的近邻德意志。虽然在1905年和1911年两次摩洛哥危机中,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都从德皇威廉二世那里占了些便宜,但对法国而言,这只是复仇的序曲罢了。19146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使老皇帝约瑟夫一世悲痛欲绝。奥匈帝国立即向自己窥视已久的塞尔维亚宣战,俄国、德国先后加入,法国也找到了报仇的良机。马恩河激战,法国由败转胜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信心,而德国则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1916年,西线又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极其惨重。

——摘编自吴广伦等《老漫画中的法国史》

材料二   “一战”后,德意志、奥匈、沙皇俄国、土耳其帝国全部消失;欧洲很多工业区都遭到破坏,而美国工业却得到了大发展;欧洲列强的厮斗破坏了其原本树立起来的统治有色人种的形象。殖民地居民在参战后,不再对殖民者恭顺谦卑了…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在欧洲乃至殖民地广为流传。列宁的思想被更多的欧洲人接受。1919年,孙中山宣布:“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中的唯一的伙伴和兄弟就是苏俄工农红军。”

——摘编自乔公玄重《每天读一点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及中国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早期阶段,陈独秀对战争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上,这可以从他对协约国参战目的的认识上看出:他把西方国家划分为帝国主义和自由主义两种国家,而自由民主的典范就是法国,他认为欧战是正宗欧洲文明——法兰西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变种德国帝国主义之间即正义与邪恶的较量。陈独秀说:“德意志以帝国主义为厉世界,吾人之所恶也,列国讨之,亦以尊重自由正义与和平,不得不掊此军国主义之怪物。”他还特别指出,法兰西人“嗜和平、博爱、自由,根于天性,成为风俗也”,他们参战是“为平等、博爱、自由”而战。很显然陈独秀把协约国当作了正义的一方,他的这种从欧洲文明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一战的性质决定了他还不能从根本上弄清欧战的本质。

——蒋红艳《试论陈独秀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

你是否赞同陈独秀对战争性质的看法?请根据材料并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史实论证你的观点或认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严谨)
2022-05-05更新 | 294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提分演练(十一)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在衰退吗?

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材料二   案例:坎布里亚的兴衰1317世纪,坎布里亚一直是英国北部的纺织业重地,很早就利用水力进行生产。1780年代以后,坎布里亚使用水力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进行生产的工厂越来越多,19世纪中期,它的纺织业发展达到鼎盛,由于较少使用蒸汽动力,约自1870年代起,在内外的激烈竞争下,坎布里亚的坊织业逐渐走向衰弱,到20世纪初已全面没落。

——【英】约翰·马歇尔《坎布里亚工业化的阶段》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2-03-01更新 | 397次组卷 | 8卷引用:专题13 世界大战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政府掌握了重要原料的分配,还征用各类财产,设立国家染织厂,经营了250家军需品工厂,同时实行限定物价、监督铁路、控制矿业与交通运输业等政策。这表明,一战促使英国
A.资本主义转型完成B.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C.产业结构逐步优化D.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
2021-09-27更新 | 4759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悲叹西方社会的衰落,当时出版的《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一书,也认为欧洲社会已进入了其存在的最后阶段,接下来是不可逆转的衰落。上述认知形成主要是因为
A.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B.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C.一战后欧洲优越感的丧失D.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8 . 1918年11月9日,德国柏林工人在社会民主党左派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推翻霍亨索伦王朝,宣布建立共和国,德皇威廉二世亡命荷兰。这一事件在当时
①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②得到马克思的大力指导
③标志着德国最终战败投降   ④表明德国人民反对战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在一战后的停战纪念日里,英国政府主导着社会记忆的重构,哀悼战争死难者在较长时间内成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后来在以退伍军人为代表的公众推动下,这一主题由庆祝军事胜利逐渐转向多重性,在他们眼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不在是光荣和正义的战争。这表明当时英国
A.民众对一战的反思趋于理性B.公众的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C.政府主导着民间舆论的走向D.政府与民众矛盾渐趋尖锐
2021-03-02更新 | 1029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2024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10 .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结合欧洲历史发展进程,对其时期判断正确的是

A.图①是一战之前B.图②是一战之后
C.图③是二战之后D.图④是当今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