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劳合·乔治说:“德国人民已经无疑地证明,他们是世界上最有活力和力量的民族之一,但他们竟然被许多小国所包围,而这些小国中,许多国家的人民过去从来没有组织过一个稳固的政府,他们每个国家却都拥有人数众多的德国人,而这些德国人吵闹着要和自己的祖国合并,我想象不出还会有什么比这种情况更能成为将来产生战争的理由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A.凡尔赛体系存在严重不稳定性
B.新国家的诞生出现了新的矛盾
C.凡尔赛体系会受到冲击和挑战
D.民族自决原则并没有真正实行
2019-01-04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杭州市八校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写道:“福煦元帅要求今后法国的边界必须延至莱茵河;德国必须解除武装;其军事体制必须瓦解;它的要塞必须拆毁;德国会变得赤贫;它得负担难以计算的战争赔款……根据《凡尔赛和约》有关领土的条文,德国的领土实际上原封未动,它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单一民族的国家。福煦元帅听到《凡尔赛和约》签订的消息之后,十分精确地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丘吉尔认为福煦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
A.《凡尔赛和约》体现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埋下世界二十年后冲突的种子
B.《凡尔赛和约》对德国不够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卷土重来的种子
C.《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严厉,埋下德国在二十年后民族复仇的种子
D.《凡尔赛和约》体现了过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埋下新的世界大战的种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有一种观点认为,粗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它显示出的变化相当少,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但实际上,从全球史观点来看,一战的主要意义恰恰在于它开始了对欧洲霸权的削弱。下列史实可以作为材料中“粗看一战后欧洲的霸权比大战前更完整”的主要依据是
A.欧洲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B.国联由英法操纵
C.欧洲的帝国主义阵营更加巩固
D.欧洲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加强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图二土尔其革命领导人凯末尔

图三五四运动时期的上海街头        图四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领导人甘地


(1)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决定了这一体系的不稳定性。图一反映了哪一对矛盾?图二、图三、图四又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着哪些矛盾?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山东问题能够在华盛顿会议期间得到解决的原因。材料二: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大部分时间,英、法、德均是代议制国家。在民主制度原则下,多数民众的一致性心理认识对民主国家的对内及对外政策具有极强的形塑作用。英法政界人士都心知肚明,选民再也不会容忍1914—1918年那场悲剧重演。因此,大战结束后,英法两国所制定的政策,都设定在这种选民反战的心理上面。这种赢得公众对外交政策支持的需要,不能不使政体本身所具有的理性遭到削弱。

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经过民主政治过程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

——据刘宏松《民主政治、民众心理与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国际秩序的解体》整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德国和英法为例,说明复仇主义情绪与和平主义情绪在民主制度原则“形塑”下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2018-12-2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塘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变化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在战后不愿在威尔逊建立起来的国际组织中领头,这往往被归因于美国的主张在巴黎和会上被欧洲丢弃后产生的蒙受政治欺骗的感受。但是,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的所谓“孤立主义”在对外交谈判的疑虑之外有其更深刻的根源。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材料二:美国的冷战世界观主要源于其对大萧条做出的反应,其冷战战略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形成的。日本在1941年的进攻佐证了美国人的这样一种观念,即干涉主义和全球改革对美国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美国想重新获得安全感,则“恶魔”就必须被消灭干净。

——【挪】文安立《全球冷战》


(1)材料一中威尔逊提议建立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哪里?根据所学指出二战后哪个世界性组织的总部也设在此地?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十年代美国实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现实和历史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眼中的“恶魔”指的是哪些政治势力?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在二战前后对外政策的变化。
6 . 华盛顿作为美国的政治中心,是世界重要城市。下列内容所涉及的文件签订于华盛顿的有
①意大利主力舰吨位为17.5万吨
②签字国用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
③集体安全原则的确立
④德国及其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8-12-06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慈溪市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1919—1949年德国疆域变动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①区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四国分区占领
B.《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交出②城市由波兰管理
C.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的协议签署于③处
D.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公告发表于④城市附近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为和谈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建议几乎每条都被违背,被歪曲,或被忽视。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罚了德国,构建了一个异常拙劣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延续,即使与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战争后的对法和约相比,和当时列强构建的维也纳体系相比,克莱孟梭一流的欧洲政治家也显得确实是太退化和堕落了。英国人的错误就在于他们小估了希特勒的胃口。他们想修正以前的错误,但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靠简单地亡羊补牢来挽回的。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二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摘编自宋晓东《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阴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并举例说明。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的实质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2018-11-12更新 | 228次组卷 | 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3年1月11日,法国借口德国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同比利时一起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这次占领行动引起了英国的不满,英、法矛盾迅速激化。从鲁尔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英国更有理由相信:正受到威胁的不是法国,而是德国。在英国看来,一个生产力强大、稳定、安全的德国可以作为一个和平、合作的伙伴吸收到大国联盟中去;而经济混乱、政治动荡、军队无法保证安全的德国会培养出不满和复仇主义情绪,甚至使德国滑向布尔什维克。随着英、法关系的冷却,英国在鲁尔事件结束后的10年里成为欧洲政治独一无二的主导者,其政策核心转为英、德协调。

—摘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材料二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关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英国在鲁尔危机后,调整对法、对德外交政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变化反映了欧洲怎样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举措是什么?

(3)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2018-07-3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尽管调停人通常将民族自决的原则运用于欧洲,但他们绝对不在欧洲以外地区这样做。”这里,作者批评的是《凡尔赛与约》中:
A.规定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永远不得与它合并
B.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C.规定英、日、法等国以“委任统治”方式瓜分德国全部殖民地
D.对战争赔款问题始终没有达成一致的协议
2018-02-24更新 | 1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三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第2课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