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国际格局的演变自15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多次大的变动,不断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
(1)根据提示并结合所学,请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国际格局及主要特征重要国际会议国际组织
1519世纪末西欧列强称霸世界
A        B        体系,英、法、美主导世界召开C        ,签订以D        为核心的巴黎和约;召开E        ,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F        等条约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G        
H        雅尔塔体制,形成I        为特征的两极格局        J、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K        
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L        趋势同上

(2)纵观19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有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国际格局的演变,你认为其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5-0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欧洲仍以英法为中心,而亚太地区则以美国为中心”。这一国际格局是
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B.雅尔塔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多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梁启超在《欧洲心影录》中说:“民国八年双十节之次日,我们从意大利经过瑞士。……如今战事停了,永远的平和,更没有一个人能彀保险。试就国际上情形而论,各民族情感上的仇恨,愈结愈深。……从民族自决主义上看来,虽然是一种进步,但就欧洲自身国际关系情况而论,恐怕不算吉祥善事哩。……各国对于俄国的过激派,一面憎之如蛇,一面畏之如虎”。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事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B.梁启超看到凡尔赛体系下隐藏着诸多矛盾
C.关于民族自决的评论是对当时欧洲政治版图变化的思考
D.各国对俄国过激派畏之如虎是因为协约国干涉俄国革命失败
2022-04-1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如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
(2)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领土不断扩张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3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影响。
2020-07-10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维也纳体系:1815年,战胜拿破仑的欧洲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召开分赃会议,重新恢复了欧洲的封建秩序)


(1)概括指出近代以来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并结合欧洲的政治发展说明成因。
(2)结合史实说明近代以来欧洲版图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6 . 国际格局的变化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试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叙述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
2019-11-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长宁、宝山、嘉定、青浦)四区2017年高三4月质量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历史修选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之后,山东悬案成为影响中国和美国国内政治乃至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重要问题,也是华盛顿会议必须解决的问题。日本政府清楚,在形势变化之后,日本就不可能完全维持在山东的特权了。因此,日本在会前多次要求与中国直接交涉山东善后问题,以期能保留较多权益。但都遭到了中国的拒绝。日本转而请求美国调停,最后达成妥协。鲁案交涉长达两个月零4天,共举行了36次会议。美国在此期间不断向中日双方施加压力。1月27日,中日达成协议,2月4日,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日本也不是毫无所得。首先,日本仍然可以控制胶济铁路五到十年,仍然保持着在山东的经济优势。其次,日本在满蒙的既得利益没有受到触动。

——摘自刘笑盈《美日在华争夺与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山东悬案得以解决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山东悬案的解决对远东和太平洋国际局势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独立后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尚在殖民地时期,最早移民的清教徒们出于宗教原因就提出要与旧大陆区别开来,他们要建立的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政权。在这些清教徒看来,美国“是一块未沾染旧世界罪恶的圣土”独立伊始,英国军队仍驻扎在西部地区,拒不撤军,对新生的共和国虎视眈眈。法国则控制着密西西比河,同样严重威胁着美国的独立。浩瀚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为美国领土安全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北都是弱邻。“地球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其地理位置远离所有那些纷争不休的国度,除了与之通商外可以再无往来”

——摘编自赵学功《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一种深厚文化传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促成美国选择以孤立主义为核心的外交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   1923年1月11日,法国借口德国拒绝履行赔偿义务,同比利时一起出兵占领了德国重工业区鲁尔。这次占领行动引起了英国的不满,英、法矛盾迅速激化。从鲁尔事件的整个过程来看,英国更有理由相信:正受到威胁的不是法国,而是德国。在英国看来,一个生产力强大、稳定、安全的德国可以作为一个和平、合作的伙伴吸收到大国联盟中去;而经济混乱、政治动荡、军队无法保证安全的德国会培养出不满和复仇主义情绪,甚至使德国滑向布尔什维克。随着英、法关系的冷却,英国在鲁尔事件结束后的10年里成为欧洲政治独一无二的主导者,其政策核心转为英、德协调。

——摘编自刘阿明《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英国在鲁尔危机后,调整对法、对德外交政策的原因。

材料三   1945年9月,美、英、苏、法外交部部长在伦敦会晤,法国正式提出自己的对德方案。方案内容包括:第一,不允许重建中央集权的德意志国家,反对德国建立全国性的政党和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莱茵兰即莱茵河左岸地区脱离德国。科隆以南是入侵法国的通道,应该由法国永久占领……法国还要求大量赔款和拆迁德国工厂。这些主张形成法国战后对德政策的“法国方案”。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否决了把鲁尔和莱茵兰从德国分离的提议……美英代表比苏联的态度稍微缓和一些,但是,对于肢解德国的方案却坚决反对。

——摘编自姜南《法德英关系与欧洲一体化(1945~1993)》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法国提出“法国方案”的根本意图。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初法德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4)综上,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制定或调整?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一战后,赔款委员会将德国赔款的总额定为1320亿金马克,德国被迫接受这个方案,但一直用消极的态度对待赔款问题。1923年法国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区,德国借机宣布停止一切赔款,这引起了英美等国不满。1924年美国提出了“道威斯计划”,规定“由协约国贷款 8亿金马克以稳定德国的金融,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任何一国不能单独对德国实行制裁;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摩根公司向德国提供道威斯计划所需贷款。 法国从鲁尔撤军。1931年兴登堡致电胡佛,陈述德国财政困境,声称无力还债。为防止美国在德的投资受损,胡佛提出:“在一年期内德国可以延付一切各政府间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1932年德国宣布停止赔款,协约各国也无意追还战债,德国赔款问题结束。 

                                                                                  ——摘编自《德国的赔款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协约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赔款问题不了了之的影响。
2018-03-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18届高三统一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对比下面两幅地图,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欧洲版图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失去的领土面积最大
B.奥匈帝国的政治版图的变化较大
C.民族自决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肯定
D.为欧洲国家间的新矛盾埋下隐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