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近现代德国的两度统一和三次崛起道路各不相同,也留给世人诸多思考。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指出德国政治体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所示德国统一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对比德国的版图变化

(2)说明材料二德国版图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其后果。作为德国的近邻,法国在1920~1939年间是如何寻求安全保障的?

材料三联邦德国现代化在确立政治体制的民主制、法治、联邦制和福利国家四原则的基础上,还做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战略选择:其一,政治上“不能脱离西方范围和放弃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其二,经济上“在绝对自由与极权之间寻找一条健全的中间道路。”

——丁建弘《德国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两项“战略选择”的具体内容。联系联邦德国作出“战略选择”的背景归纳其崛起之新特点。结合上述内容,谈谈德国的两度统一和三次崛起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启示?

2017-08-0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17届高三第三次质量调查(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810月底,随着一战临近尾声,奥匈帝国的民族地区纷纷宣布独立,帝国的主体奥匈也解除了共主联邦关系。1918113日,帝国军队与协约国军队达成停火协议。1919910日,美、英、法、日、意等战胜国同战败国奥地利在巴黎附近的圣日耳曼宫签订《圣日耳曼条约》。条约规定奥匈帝国正式解散,奥地利承认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独立,并将克赖纳和卡林西亚两个省的部分领土及古斯滕兰、南提罗尔割让给意大利,将布科维纳归还治罗马尼亚。不仅如此,还规定奥地利废除普遍征兵制,由志愿兵组成的军队不得超过3万人;经国际联盟行政院的同意,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由于奥地利国家弱小,它只有借助德国才能翻身,又因两国都受到协约国的制约,1938年德国和奥地利还是合并了。

       ——摘编自张卉妍《一战全史》


(1)根据材料,概括《圣日耳曼条约》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签订的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圣日耳曼条约》。
2023-02-18更新 | 317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1月,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628日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同时要求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国内蔓延。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甚至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战后的德国经济非常羸弱,只支付了条约规定的赔偿金额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一小部分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地负担并导致了近1/3的通货膨胀。

——摘编自任梦君《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绞刑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凡尔赛条约》不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3-02-27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3届高三2月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18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战胜国与战败国不考虑世界形势的变化,却利用战争存留的优势建立利于自己的战后结构,按照旧的实力对比瓜分世界的格局很快过了时,德国的迅速重新崛起,急不可耐地向既定欧洲和世界秩序发出挑战。战胜国列强不顾德国的实际国力而索要巨额赔款没有解决“德国问题”,所有德国人都打算一有机会就立即摆脱。与美国脱钩的国联被英法控制,对日本法西斯态度温和、希特勒毁约扩军,都使国联权威遭受严重践踏。成胜国之间的实力不等、分赃不均,加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形成浪潮,使凡尔赛体系内部矛盾日益明朗化。当德国赔款问题发生纷争时,处于主导地位的英法无仲裁能力,致使赔款不了了之。当纳粹势力向世界发出挑战时,各大国又以“绥靖政策”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涣散无力的凡尔赛体系注定不会持久,而新的大战就在此时开始酝酿。

——摘编自赖凡《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在矛盾看二战起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内部的矛盾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凡尔赛体系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系。
2022-05-05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演练卷 (全国乙卷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英美两国的合作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巴黎和会)开始后,法国代表团就提出了一整套削弱德国的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有二。首先,法国借口“安全保障”,要求把莱茵河作为法德之间的边界——这是法国几个世纪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并在莱茵河左岸建立一个同德国分离,且又受法国保护的莱茵共和国;其次向德国索取巨额的战争赔款.……虽然“老虎总理”为首的法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使出了浑身解数,但面对美英两国的共网抵制,仍未能实现法国的全部意图。……尽管《凡尔赛和约》未能满足法国的一切要求,但它的许多条款还是让法国颇感满意。

——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戴维·雷诺兹指出,“战时的英美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婚姻,体随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大国的合作框架内,英美却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的确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戴维.雷诺兹《霸权与冲突的世界》

材料三 战后欧测,随着共同敌消失,英国与苏联的战时联盟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原有矛盾变得再度尖锐起来:英苏在战后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在地中海东部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以及东欧的形式的变化,都使英国越来越倾向于将苏联看成是国家安全和欧洲和平的主要威胁。但是,面对崛起的苏联强权,英国深知自身己无力应付,它也不能依靠羸弱的欧洲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联合美国以遏制苏联。

——梁军等《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对德国问题的处理态度,并说明《凡尔赛和约》是如何“让法国颇感满意”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39年—1942年英美“实用主义婚姻”形成的主要步骤,并分析“婚姻”形成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英苏由战时联盟走向战后对抗的原因,并例举二战后初期英国“联合美国遏制苏联”的两项措施。
2022-05-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份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波兰于第一次大战结束后复国,其主体是战前帝俄版图内的“波兰王国”。法国为了削弱和包围德国,鼓吹建立“大波兰”,因此《凡尔赛条约》迫使德国划出“波兰走廊”给波兰,致使东普鲁士与德国本土分离。波兰走廊上的重要港口但泽成为国联保护下的自由市,但其外交和关税事务由波兰管理。波兰的东界原由协约国大致确定,以大多数居民的民族归属为原则,其走向大体与现今的波兰东界相吻合。但是,因独立而处于亢奋状态的波兰统治者不肯接受,他们要恢复1772年以前的边界,向东推进到第聂伯河一线、建立一个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大波兰。苏维埃俄国为了保住新生的政权,决定以空间换取时间,在19213月签订的《波里加条约》中同意把两国边界划在以东150公里处,让波兰占据了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复国中欧洲大国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波兰复国进程中欧洲主要国家的作为。
2021-12-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2022届高三12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委任统治是指在那些所谓还没有能力建立独立国家的地方,由国联委托一些国家对其实行治理。根据国联盟约,委任统治制度的适用范围主要是德国原先的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在近东的部分领土。

——摘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岳麓版)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

(四)以前属于土耳其帝国之各民族,其发展已达可以暂被承认为独立国之程度,唯仍须则受任统治国予以行政之指导及帮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该受任统治国之选择,应先由各该民族之志愿决定之。

(五)其他民族,尤其是中非洲之民族,依其发展之程度,受任统治国必须负地方行政之责,唯其条件应为:保其信教之自由,而以维持公共安全及善良风俗所能准许之限制为衡……警察或国防所需外,不得以军事教育施诸土人,并保证联盟之其他会员国在交换.上、商业上之机会均等。

(六)此外土地,如非洲西南部及南太平洋数岛,……最易受治于委任统治国法律之下,作为其领土之一部分;但为土人利益计,受任统治国应遵行以上所载之保障。

——摘自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胜国在委任统治,上的基本共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委任统治制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战胜国列强于1919118日召开了历时半年的巴黎和会。在怎样处理战后问题上,战胜国列强各有打算。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提出“十四点原则”,希望凭借美国的经济实力,夺取世界霸权。法国的目标是确立自己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英国推行“均势”政策,企图主宰欧洲和维护世界霸权。意大利根据其经济军事实力,企图称霸东地中海。日本妄图独占中国,称霸亚太地区。

1920110日,《凡尔赛和约》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盟约规定它是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机构。这不过是一句空话,实际上它是帝国主义列强维护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的工具。当时参加国联的有44个国家。由于美国国会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最后国联由英法控制。

——摘编自傅孙铭《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凡尔赛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体系及国联成立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国家安全并未得到保障。20世纪20年代,白里安提出建立欧洲合众国的计划,即后来的“白里安计划”……他指出,欧洲可以先从建立经济联系开始,然后建立政治联系。经济危机爆发后,他却主张首先实现政治联合然后再实现经济联合,白里安并未对欧洲联合的目标进行明确阐述。白里安试图实现法德和解,但却引起了民族主义者的强烈不满,国内共产主义者也担心他的联合计划会引发与苏联的冲突。此时的欧洲,极其缺乏大批热衷于欧洲联合又具有决策力的人物,1932年,白里安去世,“欧洲联合”的口号也逐渐消失了。

——摘编自张鑫《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欧洲联合运动失败的原因探究》


(1)根据材料,指出法国“白里安计划”提出的初衷,并概括经济危机前后“白里安计划”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白里安计划”失败的原因。
2021-05-0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广东地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年12月14日,顾维钧抵达巴黎。大会前,他特地去了巴黎郊外的华工墓地。顾维钧在大会上承认中国的确在1915年和1918年签订协议,许诺日本将得到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当时是被迫的,因此不应该履行。按大会所接受的民族自决和领土主权完整等威尔逊的原则,中国有权要求收回山东权益。他的辩词“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轰动了整个巴黎以至欧洲。

——摘编自《顾维钧回忆录》

材料二   1919年1月18日是普鲁士王国宣告成立纪念日,也是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的纪念日。签订《凡尔赛和约》的凡尔赛宫镜厅又是威廉一世皇帝即位的场所。这样的时间、地点的选择,固然雪除了法国在历史上蒙受的耻辱,但是它又给德国打上了耻辱的烙印。巴黎和会强令德国对协约国提出的和约不得进行口头谈判,不得有任何保留。协约国的赔偿要求更是对德国极尽搜刮之能事,大大超出了德国的国力,为保障支付赔款的种种措施还使德国丧失了大量主权。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和会及其条约的特征和影响。
2021-05-10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