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91月,战胜国在法国凡尔赛宫召开和会。经过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628日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根据条约规定,德国损失了10%的领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16%的煤产地及半数的钢铁工业。同时要求德国必须承认全部战争责任,承认对协约国平民犯罪。根据协约国赔偿委员会决定,德国共需赔偿约合113亿英镑且以黄金支付。当德国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国内蔓延。起初德国政府拒绝接受条约,德国海军甚至以自沉舰艇的方式表达对条约的不满。战后的德国经济非常羸弱,只支付了条约规定的赔偿金额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一小部分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极大地负担并导致了近1/3的通货膨胀。

——摘编自任梦君《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绞刑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国对《凡尔赛条约》不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凡尔赛条约》签订的影响。
2023-02-27更新 | 16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2高二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欧洲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苏】列宁《在莫斯科省的县、乡、村执行委员会主要会议上的讲话》,《列宁全集》第三十九卷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1)比较材料一中两幅图,指出欧洲国家版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处明显的变化,并简要说明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认识。
2022-06-2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04讲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暑假复习与自学课】2022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纲要下+选必一)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一战爆发,几乎将整个世界文明都卷入其中,战争给所有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战争也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远在亚洲东部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间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进入崭新的一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初期1914
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索
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宜成,德俄法日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8月,东普鲁士战役,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9月,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5
双方重点在东线,德国计划落空
转折1916
2月,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德使用毒气弹
5月,日德兰海战,一战最大海战,英仍掌握制海权
6月,索姆河战役,一战最大规模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后期1917
4月,美国宣布对德国作战
8月,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宜战
11月,俄属爆发十月革命,加速一战结束
1918
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1月,德属柏林工人起义,威康二世宣布退位
11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2022-05-14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9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231月,法国出兵占领鲁尔造成了一战后的严重危机,这一事件是由赔款问题引起。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均未彻底地解决赔款问题,而是决定由赔款委员会解决。法国掌握了赔款的领导权,并主张彻底地削弱德国,提出的赔款数额很高;英国从经济利益出发主张不能过分削弱。德国针对十分庞大的赔款数字,不愿意采取履行政策。战后德国寄希望于美国的威尔逊计划,但是破灭了,德国人普遍认为受到了欺骗。因此德、法两国矛盾不断,在赔款上的对抗日益激烈。终致1923111日法、比军队入侵鲁尔工业区制造了鲁尔事件。危机的结果是德国人放弃了抵抗接受赔款,法国人也没有立即撤出鲁尔区,实现了法国人的要求,法国人取得了暂时性的胜利。但是同样法国也遭受了重大损失,法郎不断贬值,加上英、美的恶意破坏抛售法郎造成法国国内的财政危机。为了稳定法郎,法国向英、美借款并接受了道威斯计划,也就将赔款问题的主动权交给了英美。

---摘编自史明迅 芮信《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鲁尔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鲁尔危机的影响。
2022-04-02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7讲选修模块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分别说明德国领土三次变化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1-11-19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2 历史地图类-【大题小卷】冲刺2022年高考历史大题限时集训 (新高考专用)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6 .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例说明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世界霸权和利益而进行的斗争和勾结。

材料二   与凡-华体系相比,雅尔塔体系同样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划分势力范围的烙印。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宰世界的气氛,几乎每项协定都包含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例如讨论波兰的重建问题、对于蒙古独立和中国东北问题的处置都是背着当事国进行的,就此而论雅尔塔体系与凡-华体系有共同之处。

--陈从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比较研究》


(2)根据材料二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具有怎样的相同点?
2021-08-09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学案-第10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7 . 历史是在具体的空间中展开的,空间是观察历史的基本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帕特农神庙是卫城的主体建筑,是供奉雅典娜的神庙,建筑采用了最大的体量、最隆重的规格来体现重要性,多立克柱式的围廊式庙宇,立面上有古希腊大雕刻家菲狄亚斯的几组主题性雕刻,彰显建筑的雄伟壮丽。帕特农神庙距离山门入口的距离80米,是为了让人进入卫城就能够有对帕特农神庙有最舒适的观赏条件。

——据肖鹰《中西艺术导论》等整理

材料二 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的镜厅签署了《凡尔赛和约》,协约国对于德国的处置具体可分为四种情况:①宰割德国领土;②有些地区原先就属于别的国家,或本身就是一个独立国家,战前被德国占领或吞并,现在通过和约,使之归还或独立。③对于原先德国与周边国家有争议的地区,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④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

——龚亚立《略论凡尔赛体系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 1951年大事记

422 中朝与联军爆发了惨烈的第五次战役,战局自此形成均势
629 李奇微收到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指示,并于30日致电中朝最高指挥官,商议谈判的时间、地点。
71 金日成、彭德怀复电,决定在开城谈判
822 联军轰炸机空袭凤庄
823 金日成、彭德怀向李奇微提出严重抗议。谈判第四次中止
8 美方发动空中绞杀战,意图对谈判施压

——据陈波 《冷战同盟及其困境》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帕特农神庙的建筑艺术成就及其体现的精神文化内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各举一例说明《凡尔赛和约》对“①、②、④”三种情况的处置,并归纳上述处置所反映的《凡尔赛和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军”解决朝鲜问题的手段及朝鲜停战协定的最终签署地,并用一句话简析朝鲜战争的性质?
2020-11-20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月浙江选考仿真模拟试卷历史01
8 . 如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领土变化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原因。
(2)结合图2及所学知识,分析德国领土不断扩张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3中德国领土变化的影响。
2020-07-10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地区专用)-题型02提取信息类材料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
2020-07-08更新 | 451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18选修内容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

——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

材料三 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
2020-03-02更新 | 1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7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核心素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