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凡尔赛体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列宁全集》

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曾把凡尔赛体系称为“胜利者的蠢事”。

材料二   1943—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相继在开罗、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召开会议,缔结条约和协定,建立了战后国际秩序,史称雅尔塔体系。在这一体系下,以美、苏两国为代表,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抗,20世纪80年代未到90年代初,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对凡尔赛体系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瓦解的标志,并对雅尔塔体系进行简要评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4年夏,一战爆发,几乎将整个世界文明都卷入其中,战争给所有参战国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济遭受巨大的打击。战争也直接影响到了众多国家的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远在亚洲东部的中国,也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并间接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进入崭新的一页。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初期1914
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索
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宜成,德俄法日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8月,东普鲁士战役,迫使德国东西两线作战
9月,马恩河战役,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战役
1915
双方重点在东线,德国计划落空
转折1916
2月,凡尔登战役,一战的转折点,德使用毒气弹
5月,日德兰海战,一战最大海战,英仍掌握制海权
6月,索姆河战役,一战最大规模战役,英首次使用坦克
后期1917
4月,美国宣布对德国作战
8月,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宜战
11月,俄属爆发十月革命,加速一战结束
1918
3月,苏俄与同盟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宣布退出一战
9月底10月初,协约国全线出击,突破“兴登堡防线”,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11月,德属柏林工人起义,威康二世宣布退位
1111日,德国投降,一战结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直接影响了众多国家兴衰,改变了国际格局和文明的进程”进行合理解释。
2022-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战胜国构建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维护战胜国利益和维持战后和平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个涵盖全球主要大国的多极体系。它呈现的是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欧、美国、日本、苏联等国际行为体为代表的多极结构,并留有欧洲大国均势的痕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美英苏三大国经过一系列重大的国际会议与会晤……史称雅尔塔体系。是大同盟内部相互妥协(或者说“合作”)的产物,具有重要的历史进步性,也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深深烙印。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之上,是美英苏三大国出于对各自利益的现实考虑和对战后世界安排的长远打算,在进行了长期的讨价还价之后达成的政治交易。

——徐蓝《20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一种宏观论述》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中国外交主要成就简表

时间外交成就
19911991年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APEC。200110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
2001中、俄、哈、吉、塔五国,加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性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3习近平主席出访美国时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外交关系,即“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2015习近平主席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全国干部培训教材《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体系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国际格局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3年威尔逊担任总统以来,他率先承认中华民国。一战爆发后,以美国驻华公使芮恩施为代表的美国在华侨民竭力与中国亲善,许多美国侨民,包括商人、军官、外交官均给予中国的反日行动极大的支持。1917年,商务印书馆率先编辑出版《美国总统威尔逊参战演说》,在 1918 年美国公共情报委员会派驻中国之前,中国媒体界已经自发地宣传威尔逊的主张了。民国初年,中国知识界和媒体界对民主共和抱有乐观的希望,"美国每届新总统莅位,其仪式之庄严,恒有非世界其他共和国所能及",《东方杂志》就经常刊登有关威尔逊的主张。1919年,克劳领导的东方通讯社正式更名为"中美通讯社",宣传威尔逊总统的战争演说、外交政策,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摘编自马建标《塑造救世主∶"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指出一战后期"威尔逊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威尔逊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尔赛体系是战胜的协约国大国根据一战后的实力对比和各自的利益相互讨价还价的结果。它是建立在战胜国相互妥协,对战败国掠夺,对弱小民族和国家奴役,对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运动敌视的基础上的。……在凡尔赛体系存在的20年里,能在欧洲稳定与均势中发挥作用的大国有苏联,美国、意大利、德国、英国与法国,然而凡尔赛体系未能反映这种力量结构。从其一建立,体系就存在明显的结构缺陷。其所固有的结构缺陷又使它缺乏广泛的力量基础和强大的维持力量,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瓦解。

——摘编自陈世阳、夏欢《凡尔赛体系解体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无法克服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凡尔赛体系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时,法国坚持要占有包括黎巴嫩、巴勒斯坦、摩苏尔在内的大叙利亚。英国反对,认为大叙利亚的面积过大。即使法国放弃对巴勒斯坦和摩苏尔的要求后,英国仍不同意大叙利亚计划,逼得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说,这样一来“留给劳合·乔治选择的只有枪或剑了”。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各主要国家接受了美国总统威尔逊倡议的“十四点原则”中的委任统治主张。即实行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

——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
2020-07-08更新 | 4491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