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39年1月,英国政治漫画家大卫洛(David Low)在伦敦《标准晚报》上发表漫画(见下图)。此漫画意在(     

   

A.抨击德国对外侵略的嚣张气焰B.揭露英意勾结瓜分埃塞俄比亚
C.批判英国政府推行的绥靖政策D.说明英德两国矛盾冲突的历史
2 . 下图为漫画《荒唐的伴侣》,漫画中希特勒和斯大林举行了婚礼。该漫画讽刺的是(     
A.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B.《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C.英法制造慕尼黑阴谋D.大国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2023-01-06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六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1939年5月,日本在远东地区挑起“诺门坎事件”,向苏联发动进攻。苏联为了避免出现德、日结成军事同盟后自己腹背受敌的危险,同意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由此可见,该条约(     
A.致使德国由此借机发动了二战B.表明苏联和德国结成同盟关系
C.是国际力量博弈的阶段性产物D.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5~193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三个《中立法》,是30年代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占上风和国际上美英矛盾突出的反映,是美国版的绥靖主义。但是,面对德国法西斯日益增长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对外政策逐渐向英法倾斜。1939317日,即德国吞并捷克后两天,他明确对报界表示,过去几天内欧洲事态的发展表明,美国需要修改《中立法》。这些条款对于美国的中立、美国的安全、尤其是美国的和平具有致命的极大危险。参众两院通过《新中立法》,解除对交战国军火禁运,但需“现金购买,运输自理”。1939年《中立法》表明美国对欧政策有所调整,从偏袒德、意转为偏袒英、法。但是美国对欧政策的调整又是有限度的,没有突破美国长期以来中立政策的框架,束缚了给英法以更有力的援助。

——摘编自网络资料《从〈中立法>到<租借法〉看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转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修改《中立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新《中立法》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深夜讨论结束后,英国人召来捷克代表,由两名工作人员向他们宣读了协定文本,并交给他们一份捷克斯洛伐克撤出苏台德区的地图,并表示“这是无权上诉和不能修改的判决词”。英国此举
A.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地位B.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C.稳定了德捷边境的局势D.维护了欧洲的和平与安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德国政府在20世纪某个时期的一张宣传海报。海报上方印有这样的口号:“德国觉醒吧!”这张海报(     

①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②反映了当时德国政府煽动民众复仇情绪
③反映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已形成④说明了德国纳粹的崩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83月,与奥地利的合并,改善了德国的战略地位。当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插入德国境内,形成很大威胁。6月希特勒写道:“正如占领非武装区并进入奥地利一样,只有在我确信法国不会进军而英国也因此不会干预的时候,我才会决定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1938921日英法宣称,如果捷克斯洛伐克拒绝英法的计划,即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英法将不再过问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929日,两个轴心国家和两个西方国家的首脑在慕尼黑会见,他们商定瓜分捷克斯洛伐克方案。当天晚上通过第二次英法最后通牒,将这个方案强加于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捷克人则比较审慎小心,能够克制,他们屈服了。

——摘编自【英】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采取行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特勒这一行动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7-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夏季的欧洲,德意两个法西斯国家已结成了同盟,战争已迫在眉睫。19393月灭亡捷克斯洛伐克之后,如何避免东西两线作战已成为德国的战略目标。英德之间在进行着秘密的接触谈判,德意日三国也在进行缔结军事同盟的谈判,苏联与英法的结盟谈判又陷入僵局。1939823日,苏联为了自身安全,与纳粹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宣告了英法苏三国莫斯科谈判的失败,苏联不再提法西斯是发动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转而斥责英法是战争贩子。同时,苏联向德国输出了大批粮食、石油等战略物资。19399月至19408月间,苏联以保卫“西部边界安全”为目的,在东欧建立了战争防备缓冲带。

——摘编自刘子靖《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的影响。
2021-07-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34年,希特勒邀请舞蹈家、演员里芬施塔尔拍摄了一部记录他演讲、游行、集会和阅兵的电影《意志的胜利》。电影中希特勒闪耀着迷炫的光芒,如同神灵一般向观众走来。希特勒的主要意图是
A.对外宣传弘扬文化B.炫耀成就震慑西方
C.记录历史保存传统D.神话自己蛊惑世人
2021-07-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德意志民族向来以理性、严谨著称,却疯狂地追随希特勒及其推崇的纳粹主义,这与隐藏在背后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德国长期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统治阶级素有以“条顿”武士精神为基础的向外侵略扩张的传统,德国人民受这种毒害十分严重。德国人民受日耳曼种族优越论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对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感。凡尔赛和约严厉制裁了德国,可他们从来都没有受过这样的耻辱,对此将战争失败归责于一战后的魏玛新政府。希特勒四处活跃,纳粹党曾在它的纲领中许过愿,即没收垄断资本家的财产。可是纳粹主义的统治不但没有把垄断资本国有化,反而把已经国有化的工厂和财产交给了垄断资本家。魏玛联盟中的资产阶级民主党派对垄断的法西斯反动派采取妥协、投降政策。大危机时期,几乎每个劳动人民的家庭收入都不足以前水平的一半,越来越多的劳动人民迅速地成为激进派。

——摘编自王悦《浅析一战后纳粹党兴起的原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党获得德国民众广泛支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纳粹主义兴起的影响。
2021-07-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三湘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