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1 . 材料   1939年5月23日,希特勒决定首先袭击波兰,这将直接威胁苏联的安全。苏联想与英法订立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使希特勒对东西都有所顾及,不敢贸然行动。英法在同希特勒谈判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时,国家元首亲自出马。在同苏联谈判时,却只派小人物,出面乘船前往,行动慢条斯理。在谈判中,要求苏联单方面承担许多义务,而英法却不对苏联承担任何义务。苏联在同英法谈判,英法背地里却又在同德国谈判,苏联有被英法利用乃至被出卖的危险。为应付不测,苏联与德国于1939年8月23日在莫斯科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主要内容是:缔约双方互不使用武力,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对方的国家集团;缔约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缔约另一方将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

——摘编自苏真《喋血东线—苏德的较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的影响。

2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3年11月,在德黑兰会议上,针对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斯大林和丘吉尔进行了激烈的唇枪舌战。丘吉尔仍然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极力主张盟军在地中海东部实行巴尔干登陆作战计划,目的是抢在苏联前楔入东南欧,以阻止苏联进入罗马尼亚和凶牙利等国。……在苏联的坚持和美国的支持下,会议决定美英将于1944年5月发动登陆法国北部的“霸王”计划。斯大林则保征,苏军将准备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以配合“霸王”计划的实施,这标志着难产的第二战场问题终获解决。

——摘编自臧春华《浅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拖延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主要意义。

2017-05-19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三轮复习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6月法国战败投降,日本估计欧战将很快结束,必须利用德国的胜利,抓紧时间南进。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认为当务之急还是夺取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以解决中国战场问题。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英国立即冻结日本财产且禁止向日本出口石油等战略资源。日本主战派决定对美开战,于127日突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的代价重创了美国。同时,日军对中太平洋和东南亚发起进攻,把侵略战争扩大到太平洋地区,控制了大片领土及战略资源。128日,美英对日宣战。1942年元旦,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影响。
2023-05-1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927日,德国与意大利、日本正式签署《三国同盟条约》,希特勒期望凭借公开缔约的政治姿态威慑美国。1941年初,为促使日本牵制美国,配合德国的欧洲战略,希特勒开始调整对日政策,要求日本进攻英国在远东的殖民地,以此转移美国对欧洲的注意力。尽管日本始终未就参战时间给出明确答复,但希特勒坚信“德国可更好地引诱日本去攻取新加坡。”1941622日,苏德战争爆发。为适应战争形势变化,德国要求日本向北进攻苏联。面对德国一再施加的外交压力,日本以“正在进行军事准备”、“避免过早引起苏联注意”等借口敷衍,并不断强调美国对日本的威胁,实则不打算对苏作战。与此同时,美国趁德国无暇西顾,加大对英国的支持,使得美德海上摩擦日渐升级。德国只得再次调整对日政策,鼓动日本对美国开战。127日,日军偷袭了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11日,希特勒在帝国议会演说中正式对美国宣战。至此,德国在尚未征服英国与苏联之际就开始了与美国的战争。

——摘编自李朋、罗一焜《1941年纳粹德国对日政策的调整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纳粹德国对日政策调整内容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纳粹德国对日政策调整造成的影响。
2023-03-10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年学业水平合格考仿真(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介石期盼已久的国际形势大变动来临了,由于远东战场的存在,蒋介石坚信美国援华抗日政策会更加积极,所以蒋介石便趁机向美国借款5亿美元。蒋介石在借款的要求里表示,这笔贷款不可以附带任何条件并且贷款解决的不仅是中国的军费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经济问题。正如他所强调,“所拟借之款全在友邦表示对我信任,所以不能有任何之条件及事先讨论用途与办法,”否则,“恐失盟邦互助之感情。”对于中国这一贷款请求,美国认为在现在局势下,支持中国继续抗日是必要的。但是对于毫无条件的借款以及中国并没有拿出具体借款方案和不让日后美国干涉借款用途表现的并不那么情愿。中美之间经过几番讨论,最后美国决定贷款给国民党。毫无限制的五亿借款在中美外交史上是一次巨大的胜利,与此同时也看出了中国战区的战略价值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摘编自李丽军《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华援助的影响。
2023-03-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18年春,英国政府专门成立了一个对敌攻心宣传的组织指挥机关——“对敌宣传司”。英国报业巨头北岩勋爵临危受命,担任“对敌宣传司”司长一职。北岩勋爵认为,战争宣传应以敌国民众为主,以当权者为辅,用大谎言欺骗敌人,以粉碎其斗志。在北岩勋爵的不懈努力下,协约国军总司令不但解除了空投传单的禁令,还授权他有计划地实施了对敌传单心理战。北岩勋爵以传单、报纸和小册子为武器,向德军发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纸弹”攻势。资料显示,整个战争后期英国人向德军前线投送了共计1830万份的传单,总耗资高达7万英镑。这些传单极尽离间和煽动之能事,甚至传播谣言,对德国军民进行谆谆诱导,加速了德国的崩溃。有人对此高度评价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战线上,英国的表现是最为成功的。”

——摘编自楚云、蔡静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传单心理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对敌宣传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敌宣传战成功的原因。
2022-09-08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7 .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1030日,中、苏、美、英四国外长在莫斯科会议上发表了《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又称《莫斯科宣言》),确定了战后建立普遍安全组织的共同方针和基本原则。宣言声明:“承认有必要在尽迷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所有这些国家不论大小,均得加入为会员国,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821日至同年1017日,美、苏、英三国和中、美、英三国分别在美国敦巴顿橡树因举行会议,根据《莫斯科宣言》的精神,草拟了战后国际组织的章程,并一致通过了“关于建立普遍性国际组织的建议策”,并建议国际组织命名为“联合国”。

——摘编自杨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和平》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莫斯科宣言》发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莫斯科宣言》发表的意义。
2022-07-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波兰政府已经崩清且已无生命的迹象,这就是说实际上波兰国家和政府已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之间缔结的条约已归于无效……。波兰已经成为可能对苏联造成威胁的种种偶然和意外事件的方使场所。苏联政府迄今为止一直是保持中立的,但它不能再以中立的态度来对待这种局势了”。“苏联政府对居住在波兰境内的同胞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的命运不能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这些同胞被抛弃,任人摆布而毫无保障”,“鉴于这种局势,苏联政府命令红军总司令部所属部队越过国界,去把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居民的生命财产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

——苏联政府向波兰驻苏大使递交的声明(1939917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政府声明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政府声明的背景。
2022-05-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汝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乘美英两国忙于应付欧战之机,采取闪击战略,于1941127日以突袭美国的珍珠港为起点,发动了太平洋侵略战争。在战争初期,日本取得了惊人的成功。当时日本只动用了陆军总兵力的五分之一,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内,就攻占十倍于日本本土的东南亚广大地区,歼灭同盟国陆军和海军三十多万人。日本军事首脑根据意大利军事理论家杜黑的空军制胜论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关于夺取制海权的理论,结合欧战中的经验,认为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是海上作战胜利的基础。日本制订的初期闪击战计划也是相当周密的。如对发动战争的时间、地点都作了精心的选择,在战前还采取一系列欺骗伪装措施来隐蔽战略企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正式参加了二战194211日,中苏美英等二十六个国家在《联合国家宣言》上签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摘编自欧彬甫《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闪击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采取闪击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采取闪击战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早在193910月德军侵占波兰后,希特勒就密令制订进攻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的军事计划,代号为“黄色方案”。初案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进攻法国的施里芬计划相似,主攻方向也在右翼。德方有人认为旧调重弹,易被对方料及,达不到进攻的突然性,难以取胜。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把“黄色方案”中的主攻方向改为引诱英法联军主力出击的助攻,而把真正的主攻方向放在中段的阿登山区。这里林密路窄、地形复杂,缺乏铁路和公路网,又与宽阔的马斯河相接,被公认是机械化大部队难以通过的天险。然而,难以通过不等于不能通过,何况这里正是法军设防的薄弱环节。如能隐蔽地集中兵力,并掌握制空权,就可出其不意,抢先通过险区,强渡马斯河,突入法国平原地区,拦腰切断联军南北两个重兵集团之间的联系,直趋英吉利海峡,兜底包抄,截断联军退路,取得决定性胜利。这个抓住对方设防漏洞、出奇制胜的新方案被希特勒采纳,并以倡议人的姓氏定名为“曼斯坦因计划”(或称修正的“黄色方案”)。按照这个计划,希特勒于1940510日凌晨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攻。德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击溃英法联军,并迫使比、荷、卢、法等国签订“城下之盟”。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概括“曼斯坦因计划”对“黄色方案”的修改,并分析改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军此次计划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