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在1941年签署的《大西洋宪章》中,英美两国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的权利”,下列对上述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英美暂时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
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
④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1年7月18日,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电报中,提出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开辟反希特勒的新战场,改善苏联的处境。7月21日,丘吉尔在回信中说:“如果大规模登陆,会遇到一次血腥的还击,而小规模的袭击只能导致惨败。这对我们两国都会是弊多于利的。”丘吉尔以上述理由拒绝开辟第二战场。

1942年夏,苏、英、美达成了开辟第二战场的协议。之后,希特勒在苏德战场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但英、美两国却不遵守公报中的若干协议,回避履行开辟第二战场的具体义务。面对英、美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态度,斯大林说:“第二战场会开辟,不仅因为苏联需要它,而且盟国也需要它。”1943年,二战形势出现转折,德黑兰会议上能够通过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后协议,是与苏联武装力量在二战中出现转折分不开的。1944年6月6日,英、美武装部队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并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

——摘编自王丽娜《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1941年英、苏两国对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英、美、苏三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的冲突与合作。
3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

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中美英《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概括该文件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发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罗宣言》发表的意义。
2017-05-19更新 | 349次组卷 | 19卷引用: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错误:“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黑兰召开会议,决定在法国北部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A.1处错误B.2处错误C.3处错误D.4处错误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苏军在马马耶夫高地和火车站与德军交战,一星期中车站易手13次,苏军中士巴甫洛夫等24名战士在一幢大楼中顶住德军反复冲击58天;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三千多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材料二中途岛战役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日军电报中频繁出现地点代号“AF”。为确认该地是中途岛,中途岛驻军用被日军破译的密码向美军司令部发出电报,抱怨岛上由于蒸馏水系统故障而缺乏淡水。不久,美军再次截获日军情报部门发给大本营的密电:AF缺乏淡水。AF的谜底终于被揭开。

材料三在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是战无不败;在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是战无不胜。

——温斯顿·丘吉尔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述的战役名称是什么?它对二战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所述的事件对战役的发展有何影响?该战役的结果对二战发展有何影响?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丘吉尔的话?

6 .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宣告日本归还所窃中国领土的是哪次会议?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主要的影响?

2017-05-09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广河县三甲集中学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2
7 . 在德黑兰会议召开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
A.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击溃德军B.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C.德军处于盟军东西夹击下D.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给地球带来了更大的战争威胁,甚至是全球毁灭的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有人问爱因斯坦: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使用什么武器?他的回答楚:“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用什么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
材料二 冷战时期,是固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进行核军备竞赛,在战争边缘保持恐怖平衡,其他国家的核冲动大多被压抑。苏联解体后,美国突显单极优势,近来更以单边主义政策谋求绝对安全,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由此引起与其敌对的国家的恐慌,导致核武器成为这些国家的“必需品”。                                                                 ——以上材料均据互联网整理
(1)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观点?爱因斯坦说“第四次世界大战用的武器是石头”,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恐怖平衡”是如何打破的?对以后国际关系的发展有何影响?
9 .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德战场上和中国平型关大捷具有相似意义的战役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战役
C.库尔斯克战役
D.柏林战役
10 . 1942年1月在华盛顿,由美英苏中四国领衔,其余22国按国名的英文字母依次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       
①表明中国的抗战功绩得到了国际社会上的承认
②说明反法西斯力量的内部矛盾消除了
③反映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高
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