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2021·全国·一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实现侵略扩张的野心,决定先吃掉波兰,解除其东方威胁,为尔后西攻英法、东侵苏联创造条件。波兰也视德国为主要威胁,结盟英法。1939年4月,德国制订“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集中主要兵力迅速突破和分割波军防线,尽快结束战争,将主力调至西线对付英法。波兰制订“西方计划”,其战略意图是在边境地区遏制德军攻势,待英法在西线参战后,向柏林和东普鲁士方向发动攻势,将战争推入德国境内,最后争取胜利。1939年9月1日凌晨,法西斯德国以与波兰的领土争议为借口,集中50多个师的兵力,从西里西亚、东普鲁士两个主要方向进行猛烈进攻,同时使用千余架飞机打击波兰主要战略目标。德军迅速突破波军在边境地区的防御,向纵深发展。波兰迅速崩溃,国家覆亡。

            ——摘编自安田《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稳定战局的努力及其失败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波德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波德战争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国一直推崇的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德国进攻法国,法国投降,不久德国企图英国也屈从于自己,遭到了英国拒绝。同年7月,希特勒下达全面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国企图先抢占制空权,710日,不列颠空战开始。不列颠空战主要分4个阶段,英国于1941年最终取得了胜利,此次空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英国伤亡1900多名飞行员,飞机损毁900多架,德国伤亡飞行员2500名,飞机损毁1700多架。德国空军损失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实力,但是这些损失在对苏联开战之前无法完全恢复。英国暂时挡下德国进攻的锐气,也打破了德国空军在开战初期全胜的战绩。英国得以保存下来,而英国的坚持抗战,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为日后英美联合反攻德国打下了基础。

——摘编自胡德坤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不列颠空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列颠空战带来的影响。
2020·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在罗斯福政府的努力下,孤立主义者对中日战争实施中立法的企图未获成功。1938年12月15日,美进出口银行公开宣布向中国在纽约设立的世界贸易公司贷款2500万美元。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也于12月19日宣布给中国贷款50万英镑购买卡车,用于新开通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运输。次年,英国又宣布向中国提供500万英镑的平准基金,以稳定中国的法币价值。这些贷款标志着美英援华的开始。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宣布承认南京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同一天,罗斯福宣布美国给中国政府1亿美元贷款,美国政府表示继续承认合法的按照宪法程序产生的“重庆政府”,12月10日,英国借给蒋介石政府1000万英镑。对于美、英的援助,蒋介石极为高兴,他认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助力。

——摘编自王松《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贷款援华的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贷款援华的影响。(6分)
2020-03-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文科综合-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卷Ⅱ卷)-历史

4 . 材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逐步卷入到中国内部政治事务之中。1943年,美国观察家们对国民党的消极抗战和腐败无能深感失望,而中共军队的抗日努力和民主实践使他们产生兴趣。中共为打破国民党对敌后根据地的封锁,多次向美国政府提出派遣军事观察员访问根据地的建议。1944年7—8月,美军观察组成员分两批先后飞抵延安,观察组具有政治和军事双重性质,中共对此非常重视,组织了多次报告会,并允许观察组到部队和地方作实地考察。观察组把关于中共的报告源源不断地发往美国,建议美国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不偏不倚,主张对中共军队给予适当援助,并与中共领导人一起呼吁美国政府督促国民政府进行民主改革。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军观察团组访问延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观察团组访问延安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

5 . 材料   1940年5、6月间德军在欧洲取得的一系列胜利,使日本决定抓紧时间南进。同年9月,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北部,美国宣布对日本实行钢铁禁运。苏德战争爆发生,日本连续召开会议,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最终决定南进。南进既是为了抢夺南方的丰富资源,也是为了切断英美援华补给线,迫使中国投降。苏联得到日本放弃北进的情报后,从远东调兵参加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7月,日本进军印度支那南部,美国立即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禁运对缺乏资源的日本打击极其沉重,日本军方认为美国太平洋舰队是日本南进的最大障碍,决定对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发动远洋袭击。由此,太平洋战争爆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意义。
6 .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在罗斯福政府的努力下,孤立主义者对中日战争实施中立法的企图未获成功。1938年12月15日,美进出口银行公开宣布向中国在纽约设立的世界贸易公司贷款2500万美元。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也于12月19日宣布给中国贷款50万英镑购买卡车,用于新开通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运输。次年,英国又宣布向中国提供500万英镑的平准基金,以稳定中国的法币价值。这些贷款标志着美英援华的开始。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宣布承认南京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同一天,罗斯福宣布美国给中国政府1亿美元贷款,美国政府表示继续承认合法的按照宪法程序产生的“重庆政府”,12月10日,英国借给蒋介石政府1000万英镑。对于美、英的援助,蒋介石极为高兴,他认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助力。

——摘编自王松《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贷款援华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贷款援华的影响。(9分)
2020-03-05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文科综合-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卷Ⅲ卷)-历史
2020·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在罗斯福政府的努力下,孤立主义者对中日战争实施中立法的企图未获成功。1938年12月15日,美进出口银行公开宣布向中国在纽约设立的世界贸易公司贷款2500万美元。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也于12月19日宣布给中国贷款50万英镑购买卡车,用于新开通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滇缅公路运输。次年,英国又宣布向中国提供500万英镑的平准基金,以稳定中国的法币价值。这些贷款标志着美英援华的开始。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宣布承认南京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同一天,罗斯福宣布美国给中国政府1亿美元贷款,美国政府表示继续承认合法的按照宪法程序产生的“重庆政府”,12月10日,英国借给蒋介石政府1000万英镑。对于美、英的援助,蒋介石极为高兴,他认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助力。

——摘编自王松《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的酝酿和建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美贷款援华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美贷款援华的影响。(9分)
2020-03-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文科综合-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

8 . 材料:1942年5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战争必须以“无条件投降”而结束,协商停战是办不到的。1943年1月,在卡萨布兰卡会议闭幕式上,罗斯福正式提出:“唯有彻底消灭德国和日本的战争力量,世界才能获得和平……消灭德意日的战争力量,就是要德意日无条件投降,那意味着未来的世界和平得到合理保证。它并不意味着毁灭德意日的人口,但它的确意味着这些国家以征服和奴役别国人民为基础的那种哲学的毁灭。”罗斯福这一提议提出后,很快得到其他反法西斯同盟国家领导人的响应,同盟国的一系列文件都列入了要求轴心国无条件授降的内容,从而使无条件投降成为整个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政策。

——摘编自徐康明《无条件投降政策的形成和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无条件投降”的含义及其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积极影响。
2019-05-12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华文大教育联盟2019届高考历史第二次(4月份)模拟试卷

9 . 材料   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宣布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后不再延长。8月8日晚,苏联政府根据亚尔塔会议精神,忠于同盟国义务,宣布从次日起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随着苏联的对日宣战,日本人可能要面临在本土与苏美同时作战,决战难度大增。日军原先估计11月份在南部迎战登陆的美军,而苏军在10天左右就能从北方攻入日本本土。在日本决策层看来,苏军讲很快并早于美军登陆日本是很要命的,或者说他们宁愿被美国占领,也不愿意被苏联占领,因为苏联人很可能将日本变为“共产主义国家”,这样天皇政体也肯定完蛋。但如果马上投降,自然能限制苏军占领日本本土。

——摘编自梅然《战争、帝国与国际政治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对日宣战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对日宣战对日本的影响。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民国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盟军方面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在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之后,中国第九战区召开了大规模的庆祝大会。另在此役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次月,蒋中正访问印度全力游说印度加入同盟国阵营,因印度各界受此战中国大胜的影响,最终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国。随后,英美两国宣布废除对话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也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然而,第九战区部队尤其是长沙一线守军由于长期相持亦放松了警惕,日军则在此战后总结了经验教训,于是在1944年的长衡会战中,日军经过充分准备,集中主力20余万人向第九战区发动攻势,并改变进军策略,改由湘江逆水而上夺取岳麓山炮兵阵地,在1944年的第四次长沙会战中日军成功攻占长沙,并在整个长衡会战中将第九战区击溃而使其至战争结束都再无反击能力。唯在衡阳保卫战中,第十军孤军坚守衡阳长达47天并重创日军,大大延缓了日军打通其“陆上交通线”计划受挫,令日本国内生产原料匮乏,从而为中国军队会同盟军在滇西和缅北的反攻作战及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作战创造了战略优势。

——摘编自《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1)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