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的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材料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开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残害所及,真未及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的原因。并分析为什么中国能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3)驳斥材料三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并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 . 当前,美国反恐怖主义斗争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支持,形成全球范围的反恐怖主义联盟,一方面是由于恐怖分子不得人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特征。
请回答:
(1)20世纪30年代,面对恐怖势力法西斯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2)1942年以后,世界各国反法西斯的斗争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3)当今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反映了当今世界局势的何种特征?
(4)结合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得失,分析以美国为首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怖主义联盟形成的原因?
(5)2003年,美国以反恐为名,绕过联合国,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遭到不少大国的反对,这表明了当今世界格局的什么特点?
2016-11-18更新 | 8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吉林省汪清六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广岛在早上9时14分还是生机勃勃拥有三十四万四千人口,到了9时16分就损失了六万零一百七十五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四平方英里的城市文明,化为乌有……8月9日再干一次,又毁灭了第二个目标城市(长崎)的三万五千人。
——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二卷
材料二:对于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当事者和历史学家们意见不一。负责进行战略轰炸的人断言,即使没有原子弹,日本在1945年底也就完全被摧毁了。尼米茨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有海军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人的观点出人意料地得到了负责中国境内空中作战的陈纳德将军的支持。他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到来。但是有两个不变和压倒一切的因素早已注定了日本的命运:首先是日本经济上的弱点——它的经济潜力只及美国的15%…… 但是美国人——这是第二个决定因素——出色地动员和发挥了自己的力量。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二,说明H·米歇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投降原因的观点。
(2)你对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作何评论?
2016-11-18更新 | 10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测试历史
4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18年1月,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美国威尔逊总统提出十四点计划,认为这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唯一可行的计划。
(1)公开订立和平条约,无秘密外交。
(2)无论战时与和平时期,公海航行绝对自由:……
(4)充分互相保证,各国军备必须减少至保证本国内部安全的最低水平;……
(14)成立国际联盟以维持世界和平。 一一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扩大,美、英迫切需要进一步协调反法西斯的战略。两国首脑于1941年8月在大西洋北部纽芬兰阿金夏海湾的奥古斯塔号军舰上举行大西洋会议。在1941年8月13日签署了《大西洋宪章》,14日正式公布。
第一,他们的国家不寻求领土和其他方面的扩张。
第二,两国反对不符合有关民族自由表达的愿望的领土变更。……
第六,在最终摧毁纳粹暴政以后,两国希望见到建立这样一种和平,以使一切民族得以在自己的疆界内安居乐业,保证一切地方的所有居民都可以过无所恐惧、不虞匮乏的生活。
第七,这样的一种和平应当使所有的人能够在公共海洋上不受阻碍地航行。
第八,两国相信,世界上一切国家,基于实际的和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如果在自己的国界以外进行侵略威胁或可能进行侵略威胁酌国家继续使用陆海空军备,就不能保持未来的和平。两国相信,必须在建立更广泛和更持久的普遍安全体系以前解除这类国家的武装。两国也将赞助和提倡一切其他实际可行的方法,以减轻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在军备方面的沉重负担。
——《大西洋宪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大西洋宪章》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认识。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

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朕信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其保全帝国之光荣。

——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其未为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努力解放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

(2)根据材料三,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

(3)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简要分析两则天皇诏书观点的异同。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及大战中,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回答:
(1)“二战”前夕,苏联与美英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二战”前夕,它们在处理相互关系上做了哪些既害人又害己的事情?
(3)“二战”中苏联与美英关系发生了怎样的转折?转折的原因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学年甘肃省天水三中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