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二战胜利的原因及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多次要求日军自远东夹击苏联,但日本参谋总长杉山元认为:日本的大部分兵力,现在正用于中国,北上实际上办不到。苏联得到日本暂缓“北进”的情报后,先后从远东地区西调近70万人,在保卫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等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充分说明
A.中国战场对反法西斯战争的支援B.中国是抗击日军的唯一战场
C.苏联避免两线作战取得对德胜利D.日本国小力弱难以进攻苏联
2022-01-03更新 | 912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战争犹如一场瘟疫。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警示世人:邪恶终将被战胜,和平之花终将绽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后,没有一个国家希望发生欧战。除了很少的例外,这些国家的统治者和大臣们都预见到这一定是一次可怕的斗争,在政治上并不能有绝对确定的结果,但是在丧失生命、痛苦和经济方面,其结果一定是可怕的。……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能预见到后来事实上政治的结果是如此巨大,其他结果是如此之可怕。……然而欧战终究爆发了。

——摘编自〔美〕费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超越了人类以往所有的噩梦。战争的死亡人数两三倍地增加,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承受了巨大的灾难。(法西斯)主义致使上百万的犹太人、中国人、斯拉夫人、吉普赛人和一些其他民族受到侵略,也消灭了所有政见相左的人士。集中营的规模及其惨绝人寰前所未见。……于是,民主社会决定作出进一步的努力,落实两点事宜:对战犯进行纽伦堡(和东京)审判,以及成立联合国。

——摘自〔西〕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

材料三   1939年,情报显示德国正加紧研制原子弹,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积极推动美国原子弹研制。曼哈顿计划启动后,爱因斯坦时常提供一些帮助。1945年,他对原子弹的使用表示了巨大担忧。《时代》和《新闻周刊》却将“原子弹之父”和“始作俑者”送给了爱因斯坦,他看《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提出:“科学家应该集中起来议论由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以及战争带来的危害。我们在这个场合,不是作为哪一个民族的成员出现,而是作为人类的一员出现。”

——摘编自〔美〕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等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这次大战”直接造成的“如此巨大”的政治结果,并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犹太人和中国人为例,列举世界局部及全面反法西斯战争期间“平民也变为攻击对象”的典型事实,指出纽伦堡和东京审判的意义。
(3)20世纪的战争与以往不同,20世纪的和平来之不易。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指出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反思。从汲取历史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两次世界大战所昭示的真理以及人类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3 . 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瓦解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2020-05-10更新 | 850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线上检测历史试题
4 . 1942-1945年,中国远征军40万人先后两次入缅作战,最终改变了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战争格局。如在1942年4月仁安羌战役中,孙立人将军率领新38师,歼敌1 200人,解救7 000余名英军和5 000余名美国传教士、新闻记者,最终帮助英美军队取得了对日胜利。 这体现了(     )
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融合B.抗战胜利的根源在于盟国对华的支援
C.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党外合作D.入缅作战促使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其表现不包括
A.诞生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
C.促使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D.为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奠定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姻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
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
7 . 以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重要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②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③德国闪击波兰
   ④美英苏中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A.③②④①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②①④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1500-1985年部分区域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情况。下列各项对表格所反映的经济情况及其变化的解释正确的是
亚洲西欧美国和澳洲俄国—苏联—俄罗斯
1500年72.4%9.2%0.6%2.4%
1870年40.2%34.6%10.5%7.9%
1950年19.2%27.1%31.8%9.9%
1985年29.9%23.5%25.5%8.4%

A.1500:早期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经济的优势地位下降
B.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C.1950:二战的破坏造成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下降
D.1985:勃列日涅夫改革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9 . 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罗伯特•杰克逊曾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该段话旨在强调
A.进行纽伦堡审判的正义性B.建立反法西斯联盟的重要性
C.应防范世界大战再次发生D.纽伦堡审判比东京审判重要
10 . 19世纪中叶以后,在美国兴起的女性选举权运动扩展到世界各国,但收效甚微;1917年后,俄国、美国等国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二战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政治权利。促成女权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到冲击
B.战争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C.工业革命中女性发挥重要作用
D.政党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