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后苏联的目标是具体的,即占领领土。美国所追求的目标则是抽象目标或环境目标,它关心的是世界政治大环境。战后英美法苏对于欧洲的分区管制形成的“四大警察”理念是一种追求“双赢”的理念。而根据囚徒困境模型分析,安全感是达到“双赢”结果的基本要求。而战后美苏之间安全感从未存在过;不光是因为两极格局、东欧真空,更根本的是因为战后形成的两极力量不均衡,又不足以使一方完全支配另一方,因此弱的一方必然奋起而追之,而这又会导致强的一方产生更强的戒心。苏联作为极权主义国家,对美国天生就有戒心,因为其要控制信息的输入来维持政权的稳定。”所以,罗斯福的大国合作之梦从来就没有实现过,美苏最终还是从合作走向了对抗。

——摘编自袁茵《论冷战的起源——虚假均势、集权主义政体与冷战的爆发》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出现众多问题,如资本的配置正在向那些具有资本垄断权利的国家集中;国与国之间以及国家之间内部贫富失衡问题严重;一些国家主张的所谓民主已经失去了真正的民主意义,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动乱;全球面临的生态平衡挑战非常严重等。随着美国霸权在国际体系中不断衰退和新兴经济体的陆续崛起,全球治理由霸权时代的垂直结构逐渐趋于扁平,一元化治理由于国际权力的不断分散开始走向多元的全球治理模式。

——摘编自刘长喜、毛博《全球治理之殇与中国方案》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二战后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冷战格局下中国外交新思维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当前全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指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2022-10-26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9月美英两国一致同意即使苏联不参加也要推动对日媾和谈判之后,对日媾和问题迅速高涨起来。1950年春夏之交,在杜勒斯(负责媾和的国务院顾问)和迈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与重新构思之下,加之日方通过“吉田口信”等主动提出希望媾和后美军继续驻留,上述三方在推动对日媾和、保证美军继续驻留等问题上趋于一致。1951129日,杜勒斯与日本首相吉田茂举行首次会谈,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正式开始。随后美国军方还向国务院提出明确界定驻日美军用途的协定案修改意见,新修正案做了五处改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一条   中加入“这支军队,可以用于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这就是所谓“远东条款”,它明确了驻日美军的主要任务是“维护远东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其次才是保卫日本。日方翌日答复美方完全接受了修正案。最终在818日,经过多次修改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最终版本终于确定下来。

——摘编自刘树良《日美媾和谈判与<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形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美两国的媾和谈判的影响。
2022-04-30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济源市、平顶山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2228日,日美两国根据《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第3条规定,在东京签订了《日美行政协定》,详细规定了驻日美军的地位及特权。1952428日,《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和《日美行政协定》同时生效。条约执行中,由于连续发生美军暴行事件,引起日本人民的强烈反对。《日美安保条约》是在美国占领日本时期形成的,也是美国转变对日占领政策的产物。根据《日美安保条约》,日本成为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的成员,追随美国遏制社义国家的政策。同时,《日美安保条约》没有明确规定美国对日本的防卫义务和条约的有限,具有强烈的驻军协定色彩。日本政府在加入联合国以后,创办了《我国外交的近况》,即所谓的《日本外交蓝皮书》,概括了《日美安保条约》的弊端。

——摘编自崔丕《<日美相互合作及安全保障条约>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对日本的弊端。
2022-03-06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前,法国在核物理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其成果主要用于非军事目的。1945年,法国成立了法国原子能委员会(CEA)。1954年,在印度支那半岛的军事失败刺激了法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法国政府正式批准研制核武器。美国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中的态度,使法国进一步认识到美国不可能为了法国的国家利益而做出牺牲,因此不能相信美国的核保护承诺。1960年2月,法国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为了确保核试验成功,法国人使用了过量的钚,因此法国的首次核试验在核国家首次核试验中当量最大,法国在阿尔及利亚的核试验场至今仍存在严重核污染问题。1966-1975年,法国在太平洋核试验场进行了46次大气层核试验。

——摘编自王仲春《核国家的核武器与核战略研究》等


(1)分析法国研制核武器的背景。
(2)简述法国研制核武器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近代国际格局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国际会议主要内容
巴黎和会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条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华盛顿会议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材料二 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

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于殖民地的安排,除英、法、荷在远东的殖民地被保留下来,其他地区的殖民地转交给联合国托管。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联合国。战后成立新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

——摘编自杨鹏飞等《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包含了哪些矛盾。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国际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位于南大西洋地区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并且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自英国人1592年发现时起,就一直被当作其领土,但阿根廷也同样把马岛视为自己的领土。19824月,同样面临困境的撒切尔政府与加尔铁里军政府在马岛的归属问题上矛盾激化,马岛战争正式爆发。在一番激烈和艰苦的争夺后,英军夺回了马岛的控制权,阿根廷至今也仍未放弃对马岛的主权要求。马岛之争对两国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英国方面看,为撒切尔赢得了政治声誉,并为其经济改革提供了保证,英国进入了“铁娘子时代”,经济得以恢复,国际地位也有较大提升。而阿根廷的失败,促成了军政府的倒台和经济改革的进行。

——摘编自《1982英阿马岛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英阿马岛战争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岛战争给两国造成的影响。
2022-04-20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战争与国际法

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了减少武力冲突,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由此诞生了国际法。2022224日俄乌战争的爆发让小明同学对战争与国际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根据提示,帮助小明同学填写世界近现代史上战争与国际秩序的时间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各国通过签订条约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然而下列条约中不仅没有阻止战争的爆发,反而助长了侵略野心的是单选选择)
A.《非战公约》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九国公约》
(3)国际组织是国际法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为了协调各国利益,维护经济秩序,成立的国际组织有(多项选择)
A.B.C.D.E.F.
(4)为了避免战争的爆发,人类社会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针对材料所反映出的国联的不足,后来的联合国如何弥补这些不足的?

法国主张建立一支由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英国担心法国将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美国也不同意,法国的建议没有实现。……国联正式成立时,会员国只有23个,苏俄和战败国最初都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国没有加入国联。……国联盟约规定了形成决议所需要的“全体一致”原则。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当代史》

2022-04-26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表面上看来,帝国主义列强仍然统治着世界,战胜国设计并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似乎将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战后兴起了两股巨大的政治力量,是帝国主义所无法摆布的。第一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以及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第二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蓬勃开展的民族解放运动。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的最重要结果之一,就是雅尔塔体制的建立。二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雅尔塔体制所确立的美苏两强主宰世界大国霸权政治秩序,它的核心是美苏关系,随着美苏关系力量对比的消长,国际政治秩序发展相应的变化。

——摘编自《世界现代史教学与研究》(1982年02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动及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特征。综合以上材料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相同点。
2022-02-21更新 | 21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唐山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考历史原创重组押题卷第十套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尔塔会议关于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的协议,即“雅尔塔公式”,为联合国的诞生扫除了障碍。194535日,美国代表中美英苏4个发起国(法国拒绝作为发起国),邀请有关国家出席于425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联合国家会议,制订联合国宪章,这份宪章应以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建议案为基础,并以“雅尔塔公式”为补充。

材料二   雅尔塔会议后美苏关系急剧恶化。35日,美国拒绝邀请波兰参加旧金山会议,理由是波兰政府未按《雅尔塔协议》进行改组。苏联于329日宣布莫洛托夫不出席旧金山会议,直至罗斯福逝世后,斯大林为了表明他希望继续维持同美国的“合作基础”,决定派莫洛托夫赴旧金山与会。

——摘编自颜声毅李幼芬俞正梁朱明权编著《现代国际关系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叙述雅尔塔会议对联合国成立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关系变化的深刻原因及其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后期建立的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于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力量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因此双方都认识到要尽力避免冲突。西方不能再采取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这有利于欧亚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产生。雅尔塔体系将原法西斯国家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从而埋葬了发动世界大战的重要根源。它所确立的联合国安理会的“大国一致原则”,使任何一个大国要想发动战争都受到约束。各国人民与政府的维护和平、控制战争的意识都上升到了空前的高度。在雅尔塔体系下,西欧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中国的政权更迭使亚太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中立主义势力,这些成为冲击大国强权政治的民主力量。

——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尔塔体系在维护战后国际和平中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