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雅尔塔体系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共同反对法西斯的胜利成果。雅尔塔体系形成的基础是
A.反对法西斯主义
B.谋求和平、民主
C.美苏实力均势
D.两大阵营的对立
2 . 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大国举行雅尔塔会议;对于战后世界,罗斯福称“相信五十年的和平是可行的”。

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在当面宣读给贝尔纳斯听的“备忘录”时称:“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苏关系开始进入严重恶化状态。

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最高苏维埃莫斯科选区的竞选大会上发表讲话,引人注目的是他就“帝国主义与战争问题”的一番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几个月就公开宣称,新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1947—1955年,美苏走向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抗。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美苏争霸。

1990年10月3日,两德合并,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月17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

12月27日,俄罗斯正式在联合国取代前苏联的地位。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冷战时代结束。

——谢伟良著《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史论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1)依据史实说明从罗斯福到杜鲁门,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
(2)美国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1992年认为美国也是冷战的失败者,试从国际形势、国际格局角度分析其理由。
(3)对乔纳森·雷纳兹的观点加以评述?
2019-0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五校联考第四次月考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
A.战胜国重新划分世界版图
B.确立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C.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
D.瓦解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
2019-01-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出自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国会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雅尔塔体制是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联合主导建立的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在五十年里,人类惨遭两次世界大战的痛苦,基于“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的决心,重建世界和平与发展,确立新的国际关系体制,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但是,汲取以前国际秩序的教训,重建一个能为世界带来持久和平的国际新秩序,不论是就现实可行性而言,还是就技术性而言,不是仅仅靠几次首脑会议就能完成的。正如现实所发生的那样,雅尔塔体制既是大国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安排,也是战后国家间政治、经济实力状况对比的结果,是20世纪国际政治思想的体现。

——摘编自李先波《雅尔塔体制内容再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雅尔塔体制。
2019-01-14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贵州省37校联考2019届高三11月文科综合测试试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尽管美国在全世界保持着优势地位,但美国领导人在1940年夏对未来有三怕。……一是政治上,怕斯大林,也就是怕社会主义;二是技术上的,怕原子秘密保持不住;第三怕是经济上的,随着和平的来临,经济会重新转向衰退。避免经济萧条的途径就是增加对外贸易,但如果世界其他地区对基本工业实行国有化或者关闭其市场,美国就无法在海外竞争。

——摘编自【美】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美国外交政策,1938—1980》

材料二   资本主义主要是一个国际体系,一旦在国际上活动不开,就要彻底完蛋。总之,由于种种原因,战后美国需要开放世界市场。

——摘编自【美】沃尔特·拉费拍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材料三   就战后初期而言,美国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从战时经济转向和平经济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大量军事订货的消失和大批军人复员立即造成大规模失业的威胁。五角大楼原计划两年内仅让200万人退伍,但结果,由于一场争取士兵立即返回家园的运动,使得退伍人数一下子达1200万人之多。美国当权人物惊恐地看到,如果不能维持充分就业,就可能再来一次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大危机,那将威胁整个制度的安全。

——摘编自彭树智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针对材料中政治方面的担忧,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人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在战后为保持经济霸主地位采取了哪些手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72年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联合国名义下干涉别国的事情,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对联合国大多数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超脱的”“不参加投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外交政策还不成熟
B.对联合国的作用认识不足
C.缺少联合国工作经验
D.力图避免卷入大国间的争斗
2018-12-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此次国会上讲话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对各自“安全保障”认识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所采取的举措。
2018-12-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2018届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签署26国联合宣言起(1942年),其间历经废除不平等条约、签署莫斯科宣言、出席开罗会议及筹建联合国,美国积极扶持中国成为大国。开罗会议前罗斯福的特使赫尔利来华向蒋介石交底的两句话,“美国反对任何形式的(包括英国人的)帝国主义”,“我们希望一个自由、强盛和民主的中国崛起在亚洲。”丘吉尔曾表示,“各国依靠它们的传统生存,否则就要灭亡……只要我还在这里,我们就要坚持传统,毫不放松地保持帝国的完整。”他不能“把重庆政府看作代表一个世界大国。美国方面肯定会不惜一切努力纠集力量以结束英国海外帝国”,“把中国说成同英国、美国或苏联同等的世界大国是完全不真实的”,他不能接受“完全不真实的价值标准”。

——摘编自王建朗《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英美关系》

材料二   《二战后英美特殊关系示意图》

相对于美国对华政策而言,英国对新中国的态度和计划推行的具体政策更为温和和友好。政治上,英国计划并最终成为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撤销了对盘踞在台湾岛上的国民政府的承认,英国在联合国也为新中国继承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积极努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吕杰《新中国初期英国对华政策与英美特殊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美对中国政策的分歧所在并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英美两国特殊关系的基本特征,并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一例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018-12-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安徽皖东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戴维·雷诺兹指出,“战时的英美关系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婚姻,伴随合作旋律的持久音调是竞争。在维护两国作为公认大国的合作框架内,英美却在设法夺取优势和有利地位,这的确是一种竞争性的合作关系。”

——戴维.雷诺兹《霸权与冲突的世界》

材料二 战后欧洲,随着共同敌消失,英国与苏联的战时联盟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原有矛盾变得再度尖锐起来:英苏在战后处理德国问题上的矛盾、在地中海东部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以及东欧的形式的变化,都使英国越来越倾向于将苏联看成是国家安全和欧洲和平的主要威胁。但是,面对崛起的苏联强权,英国深知自身己无力应付,它也不能依靠羸弱的欧洲来解决这一问题,只能联合美国以遏制苏联。

——梁军等《冲突与合作:霸权转移视野下的现代英美关系考察(1914—194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39年—1942年英美“实用主义婚姻”形成的主要步骤,并分析“婚姻”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英苏由战时联盟走向战后对抗的原因,并列举二战后初期英国“联合美国遏制苏联”的两项措施。
2018-11-15更新 | 143次组卷 | 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