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曾一再声称“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这主要表明(       
A.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B.国际经济新秩序亟待建立
C.美国试图建立全球霸权D.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已经建立
2022-10-06更新 | 3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南省邵东县三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向古巴运送导弹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3 .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但是,两极格局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这种“不对称性”根源于美苏
A.社会制度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C.军事力量的失衡D.意识形态的对立
2021-09-0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二战期间,美国将原子弹视为实现政治和外交目标的重要工具,对苏政策愈发强硬。而苏联则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加紧核武器研制。双方立场迥异、互不让步,最终导致原子能国际控制计划以失败告终。由此可见
A.原子弹是美苏冷战的产物B.核竞争促使美苏同盟瓦解
C.二战期间两极格局确立D.美苏对抗加速二战结束
2020-12-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丘吉尔在1945年3月写给罗斯福的信中说:苏联已经成为自由世界的一个威胁。我们必须制造一个新的前线来抵抗它不断扩张的攻势。这个前线尽可能地向东。在民主的军队解散之前,东欧和西欧之间的所有重大议题必须达成一致意见。材料反映
A.英国顽固坚持绥靖政策B.英国是冷战政策重要推动者
C.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D.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集体安全主张是在预防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产生的,而集体安全实现与否又与大国政治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德国和日本不是国联集体安全体系的成员,而且它们的态度是不同的。…英国和法国的联合力量本来足以击败意大利。然而……在反对意大利…的同时,它们不能漠视曰本咄咄逼人的进攻,也不能忽视莱茵河以东正在进行的侵略准备。最后……它们不能不考虑对苏联的政策。被英国和法国看作是它们的国家利益的东西,与集体安全要求它们采取的行动相矛盾。

——摘编自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

材料二 一战后德国在外交上积极寻求打破法国的东欧同盟集体安全体系。1934年1月德国同波兰签订《互不侵犯和谅解宣言》,开始动摇了法国的同盟体系。面对英国扶持德国抑制法国的欧洲均势政策,1933年秋法国外长向苏联提议蛑结法、苏互助条的的要求,苏联则提出了缔结有欧洲各国广泛参加的集体互助公约。但是由于波兰等国坚法不与苏联结盟,签订集体安全的东方公约失败。随后,苏联又和法国、捷克签订了互助协定。但《慕尼黑协定》出卖了捷克,并把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相对的苏联排斥在外,苏联认识到形势险恶,对外政策急转直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法国、苏联集体安全努力的失败。

一一摘自廖华《两种国际集体安全体系的失败》

材料三 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罗斯福总就开始构想美国的战后世界蓝图。罗斯福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威尔逊集体安全思想,试图在战后建立一种大国协调下的集体安全。他精心设计建立联合国作为护战后集体安全的机构。他认为,大国合作是保障联合国发挥权成效能的重要前提,集体安全的实现必须以大国的协调一致为保障。……罗斯福的战后世界蓝图实质上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门罗主义”。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联集体安全制度施行中的困境
(2)仔细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前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未能建立起来的原因。
(3)二战后的集体安全体系与之前存在很大不同,据材料三概括其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指出罗斯福为代表的大国领导人在“二战尚未结束之际”构建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多极化趋势下,欧洲国家努力摆脱美国的新“门罗主义”,指出欧洲国家执行共同安全政策的具体措施。
2020-11-19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10
7 . 历史人物、政府对时局的判断会一定程度上影响世界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帝国是“成也战争,败也战争”。由于拿破仑上台后,尤其是在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后,征战不休,穷兵黩式,妄想统治全欧洲,结果对外引起了一些欧洲国家一次又一次地结成反法同盟,对内则耗尽了法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与此同时,拿破仑及其帝国的垮台,还昭示了这样一种历史规律:任何人,即使像拿破仑这样的军事天才,一旦他被一系列的军事胜利冲昏头脑,企图建立全欧霸权时,仍将难逃最终失败的厄运。

——齐世荣.钱乘且《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材料二   1897年到1907年,德国通过了两次海军扩大法案,疯狂扩张海军,这漱发了大英帝国的彻骨恐惧。由于大英帝国财政吃紧,英国多次向德国提议,通过谈判限制军备。德皇威廉二世认为“英国(限制军备的谈判)志在通过外交抹煞伟大的德国海军。“而德国海军负责人提尔皮茨则将英国的提议认为是“遇制德国向世界进军的策略”。事实上,德国作为陆地大国,显然不能理解海洋大国英国的思维。海军问题对于德国来说只是大国崛起的象征,但对于英国来说,则是其生死攸关的问题,海军和海上航道问题本身就是其最为关注的外交政策目标而非制约德国的手段。

——据王陶陶《百年一战——致命的大国误判》整理

材料三   19462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冲突的主张。同年9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尼古拉.诺维科夫向莫斯科发回“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长篇报告,断定美国战后对外政策的特征是谋求世界霸权,将苏联视为其通往霸权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并正在把苏联作为战争的对象而准备未来的战争。

——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从“败也战争”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拿破仑帝国“走向末日”的原因和史实。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英国提议谈判限制军备的原因,概述-战期间德国海军实施“向世界进军”的史实及影响。
(3)乔怕.凯南和尼古拉.诺维科夫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二战后新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新格局对世界局势的影响。从维护世界和平的视角,指出世界大国应该坚持的基本外交立场。
2020-11-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1年,旧金山对日片面媾和条约生效后,日苏断绝了联系。日苏之间的领土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主导权掌握在苏方手中,但是苏联却主动接近日本以寻求两国关系的正常化。1954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宣称愿意实现日苏关系的正常化。鸠山一郎组阁后,认为要进入联合国,使日本成为一个真正独立的国家,必须恢复日苏邦交,而过度的亲美路线容易导致日本成为美苏爆发战争时的牺牲品。1955年,鸠山政府与苏联进行了首轮谈判,双方在日本加入联合国等问题上取得了一致,但在领土问题上存在着根本分歧。对于日苏关系的进展,美国政府对日本施加了巨大的压力。1956年,鸠山一郎亲率代表团和苏联进行谈判。日苏双方签署了《日苏联合宣言》,决定结束战争状态,恢复正常的邦交关系。1956年底,在苏联不再动用否决权的情况下,日本加入了联合国。

——摘编自邓峰《日苏邦交正常化新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日苏邦交正常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日苏邦交正常化的影响。
9 . 孤立主义思想深深地植根于美国的文化传统,对美国政府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自开国以来,美国即奉行以孤立主义为主要特征的外交政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93年4月英法战争爆发期间,华盛顿发表《中立宣言》,宣布对交战双方“诚心诚意地”采取“友好和不偏不倚”的政策,严禁美国人以任何形式参与、帮助或支持交战双方的活动。1807年、1809年杰斐逊总统颁布封港令,禁绝对英法两个交战国贸易,美国商业陷入非常紧张的状态。

1823年12月门罗发布国情咨文,即《门罗宣言》:第一,反对欧洲国家继续在美洲夺取殖民地;第二,不干涉原则: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美国也不干涉欧洲事务;第三,美洲体系原则。即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1918年1月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是“威尔逊主义”的集中表述。威尔逊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美国争霸世界的全球战略,奠定了整个20世纪美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指向。威尔逊认为“一个新的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时代,情况似乎是,我们必须领导世界。”1947年3月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了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以遏制苏联“极权政制”为主要特征的总构想,他强调“全世界的自由人民期待我们支持他们维护自由,如果我们在起领导作用方面迟疑不决,我们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且一定会危及本国的繁荣昌盛。”此即“杜鲁门主义”,它规定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外交政策的总体方向。

——以上材料均据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并说明划分的依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所谓“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的实质及其总体发展趋势。
2020-10-15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盟国将战后世界的安排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盟国不是只举行一次会议,而是举行了一系列会议,达成了一系列协议,有公开的、也有秘密的,有书面的、也有口头的。其中,以1945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举行的会议及通过的公报、协定和密约最为重要。此前的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丘吉尔与斯大林关于巴尔干问题的会谈,都可看作雅尔塔会议的准备。雅尔塔会议继承和发展了上述会议的成果,对某些协议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并使之法律化。此后举行的旧金山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则是对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原则的补充。雅尔塔体系指的就是上述所有协定的总和。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它承认了美苏各自的实际军事控制线。其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1)如何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如何处置战败国,以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特别是重新划定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的疆界及其被占领地区的归属和边界;

(3)建立联合国组织,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

(4)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体系形成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雅尔塔体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