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必须强硬对付俄国人,他们不知行止,好似水牛闯进瓷器店。他们建立政府只有21年,我们已逾百年,英国更是有数百年悠久历史。我们必须教导他们如何知行知止……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重担持续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上,全世界都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杜鲁门的演说(1947年3月)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二 美国学者迈克尔·H·亨特认为,发展是遏制的小兄弟;发展可以提供对共产主义病毒的长期免疫力;遏制则强调一个伟大国家捍卫自由的责任。发展战略的具体做法就是采取适宜的、合法的步骤对他国进行社会改革,是美国相对于他国具有永久的优越感。美国对台湾采取的就可以认为是发展的战略,对大陆则采取遏制战略,但是美国的最终目的是以其经济上的优势来试图遏制、拖垮中国,进而达到和平演变中国的目标。

——刘国柱《第四点计划与杜鲁门政府在第三世界的冷战战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对外战略及其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二战后“遏制”的对象及其实施的影响。
2019-10-0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材料一 在处理战败德国问题上,美、英、苏三国首脑确立了“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保证德国从此永远不能破坏世界和平”的原则……德国人必须为他们曾经犯下的“可怕的罪行”赎罪;“在民主和和平的基础上永久地重建他们的生活。”通过“非军事化”“非卡特尔化”和“非纳粹化”彻底改造德国。西方大国加强对西占区的中小学育体制、教学内容和师资改造,促使德国人反思在“国家”“民族”的名义下被引入歧途,认识德意志的极端民族主义、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好战精神对其他民族和对德意志民族自己所造成的巨大恶果。

材料二 1946年下半年以后,西方尤其是美国决策者目益认识到要对付苏联的威脉和促进欧洲的经济复兴,必须利用德国的潜力,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建德国,让西德全面融入西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按照西方的自由民主原则对德国的政治重建是保证德国“西方化”的根基与基础。

——摘编自陈晓緯主编《德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后初期美、英、法处理战败德国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英、法对西德策略转变的主要原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是
A.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独占鳌头
B.苏联军事政治力量空前增强
C.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
D.国际格局演变成为两极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雅尔塔体制的确立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下列观点不符合该体制的是
A.20世纪50年代初逐渐形成美苏争霸
B.美国用非战争手段扼杀社会主义国家
C.具有大国主义、强权政治的色彩
D.建立在美苏两国划分势力范围的基础上
2019-08-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历史试题(文)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尽管冷战的参与者都不想要冷战,冷战最后还是发生了。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这段材料旨在说明,冷战发生的原因是
A.美苏缺乏沟通
B.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C.纯属历史偶然
D.违背美苏双方主观意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苏、英等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了若干协议,由此形成了雅尔塔体系,这一体系的实质是
A.维护战胜国利益,保持世界和平
B.维护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主宰世界
C.以实力为依据,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D.两个阵营对立,形成争霸局面
2019-07-04更新 | 36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二战结束后,美苏之间的冷战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下列文件内容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②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③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④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家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2019-06-28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沫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4月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从1941年到1945年,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总价值为102亿美元。

——《世界历史》杂志(1986年11月)

材料二   总的来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而且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美驻苏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致国务院电报(1946年2月)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动机是什么?
(2)材料二作者的基本论点是什么?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什么改变?
2019-06-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蛟河市蛟河第一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二战后,苏联等国签订的某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在该条约影响下
A.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
B.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美国对苏联全面冷战
D.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联兴亡史》:“1955年5月,巴黎协定批准生效,苏联等8国在华沙举行第二次会议,缔结了条约,以与北约相抗衡。”苏联等国“条约”的缔结说明
A.欧洲不再有矛盾冲突
B.苏联力图称霸全球
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冷战”开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