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极格局的形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华沙条约》序言称“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必要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据此分析,华约成立的主要意图是
A.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B.防止军国主义的复辟
C.维护世界的长久和平
D.对抗美国的冷战政策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4年,美国制定了处理战败德国的计划,即“摩根索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1)德国完全非军事化,将战后的德国变成农业国;

(2)鲁尔与莱茵工业区国际化,法国兼并萨尔矿区,波兰得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

(3)德国其余部分分为两个以联邦制为基础的自治国;

(4)彻底摧毁鲁尔地区的工业;

(5)将德国人变成拥有小块土地的农业居民。

——摘编自郭尚鑫《论美国对战后德国的处置》

材料二   1948年2月,美国牵头的伦敦会议召开求建立一个西德政府并召开制宪会议,同时建议成立一个有英、法、比、荷、卢经济联盟国家和德国代表参加的管制鲁尔区的国际机构,规定鲁尔区的资源不得用来为侵略战争服务。6月,美、英、法宣布在德国占领区进行货币改革,使用新马克。同时,占领区也被纳入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接受美国的援助。1949年5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至此,美国战后处置德国的步骤完成。

——摘编自郭尚鑫《论美国对战后德国的处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1948年对德国政策与1944年相比有何调整,并说明其调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48年美国的对德政策。
2019-03-1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铁幕)后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另一个共同市场”建立的目的是
A.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相对抗
B.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对抗苏联
C.促进欧洲各国的合作和发展
D.建立以英国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
4 . 越是高度的概括,越容易引起争议。对20世纪历史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A.帝国主义战争,社会主义革命,第三世界崛起,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B.帝国主义战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冷战和走向多极化,和平、改革与发展
C.两次世界大战,两种制度,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革命与改革,和平与发展
D.一战和二战,冷战及局部战争,殖民体系瓦解,经济、科技和文化大发展
2019-01-30更新 | 171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5 . 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大国举行雅尔塔会议;对于战后世界,罗斯福称“相信五十年的和平是可行的”。

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在当面宣读给贝尔纳斯听的“备忘录”时称:“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苏关系开始进入严重恶化状态。

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最高苏维埃莫斯科选区的竞选大会上发表讲话,引人注目的是他就“帝国主义与战争问题”的一番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几个月就公开宣称,新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1947—1955年,美苏走向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抗。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美苏争霸。

1990年10月3日,两德合并,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月17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

12月27日,俄罗斯正式在联合国取代前苏联的地位。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冷战时代结束。

——谢伟良著《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史论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1)依据史实说明从罗斯福到杜鲁门,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
(2)美国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1992年认为美国也是冷战的失败者,试从国际形势、国际格局角度分析其理由。
(3)对乔纳森·雷纳兹的观点加以评述?
2019-01-2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保定市2019届高三五校联考第四次月考卷历史试题
6 .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再生,促进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该引文出自
A.丘吉尔铁幕演说
B.杜鲁门国会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北大西洋公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1972年派驻联合国的外交官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那时“我们对在联合国名义下干涉别国的事情,持保留或者反对态度”“对联合国大多数经济方面的问题,我们的态度是比较超脱的”“不参加投票”。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外交政策还不成熟
B.对联合国的作用认识不足
C.缺少联合国工作经验
D.力图避免卷入大国间的争斗
2018-12-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
2018-10-27更新 | 524次组卷 | 18卷引用:【校级联考】深圳七校联合体201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美日关系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9月发表的《美国战后初期对日政策》说“美国占领日本的最终目标是:

(1)保证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不再成为世界安全与和平的威胁。

(2)最终建立一个和平与负责的政府,该政府应尊重他国权利……”即使日本从属于美国。同时,美国希望在远东成为自己合作者的是中国,把日本作为将来合作者的想法,无论在道德上和感情上都是不能接受的。

——高兴祖《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政策》

1948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声称,美国要使日本成为远东兵工厂和防止共产主义的屏障。1954年3月,美日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以中国、苏联为敌,重新武装日本。

——汪宏玉主编《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进入1995年后,……就日本而言,建立与美国的军事伙伴关系……将意味着提高自己的对美地位,发挥更大的国际安全作用。但从长远的观点看……日本发展与美国的军事合作,最终目的不是与美国一体化,而是积蓄力量,以求有朝一日摆脱美国的控制。

——刘世龙《日美关系的两个周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政策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美日关系的诉求。综合上述材料,用一句话概括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趋势。

10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8年在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建立了保卫和平的组织。1949年4月在巴黎和布拉格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有72国的代表参加,选出了常设委员会,大大推动了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1950年3月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常设委员会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开展了签名运动,半年达5亿人。许多国家建立了全国性的保卫和平委员会。1950年11月在华沙召开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大会决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

材料二   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赞成对4票反对、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

—王绳祖《国际关系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战后和平运动的主题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初期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作用。

2018-10-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林芝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