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越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63年,约翰避宣誓就任美国总晚,他曾发誓要彻底研究越南战争及相关问题,并在48个小时之后开始全面了解越南战争,面对日益严峻的越南问题,他在升级战争的同时,也不断与北越接触以寻求和平。约翰逊“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他往往会以强有力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加之对于中国出兵干预的忌惮,此时他陷入了矛盾之中,既不想承担丢失越南的责任,但又不想放弃他挚爱的“伟大社会”;既不想让美国参战,又不想让“共产党人获得胜利”。在他执政生涯中,国内的建设是他关注的首要问题。一旦越南战争正式开船,国会里的保守派就会利用财政问题做文章,号称“第四政府”的媒体对军队规模、战争情况以及美军伤亡的报道绝对地左右着民众对于战争的态度。因此,越南战争后期的约翰逊不断地向北越释放和平信号,他所做的,就是为了尽早结束战争。

——摘编自郭庆贺《从越南战争看约输逊的矛盾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约翰逊政府矛盾政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与越南呈现出一种割裂感,当时熟练掌握越南语的官员仅有3人,影响了情报人员对于越南的认知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侵越战争的逐步升级使得美国对越南历史问题的研究更加迫切,但是历史学家却认为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古代历史对战争的现实意义不大,并且由于越南文字晦涩难懂、历史资料缺乏等原因增大了研究难度。此时,美国沉湎于骄傲自豪和过度自信之中,这种骄傲让意识形态化的美国人以自我为中心去虚构越南民族性格特点——被边缘化的越南人民是贫穷、落后、懒惰、自大且具有强烈的猜疑心理的民族。美国严重低估了民族主义对越南人民所产生的鼓动作用,无法想象越南人民凝结与寄托在其中的必胜信念,“沉溺于一厢情愿的思维之中,对这场冲突的性质也缺乏真正的认识,他们主要将其视为一场军事斗争"。这些精神文化层次上的失误让美国在自以为是中输给了坚韧的越南人民。

——摘编自吕铮《文化情报视域下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情报失误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情报失误给现代战争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61—1975年的越南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是一场痛苦发作、希望受挫和幻想的噩梦。美国要求英国出兵越南,不仅是为了加强其在越南的军事力量,更重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与英国联合作战,以平息国内外日益高涨的反战浪潮,树立其“帮助南越反对共产主义侵略”的形象。同时,美国也希望通过英国的出兵,进而获得其他欧洲盟友的广泛响应,从而使越南战争国际化。但是,英国在越南战争上的判断与美国大相径庭。由于美国发动越南战争在世界上遭到了广泛的谴责,同时英国也认识到美国在越南必然失败,不愿陷入这场“永远看不到希望”的战争,也不愿因为越南战争与其他反战的欧洲国家交恶。因此,尽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非美国传统盟国参加了越南战争,但是作为美国传统盟友的英国却拒绝派兵。鉴于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出于冷战的需要,英国希望能够帮助美国“体面地撤出越南”。正是出于以上动机,英国的做法是极力充当调停者的角色。

——摘编自张颖《越南战争中的英美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在对待越南战争上的态度,并简析美英在越南战争出兵问题上出现分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的影响。
4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693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为尽快结束给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冲击的越南战争,制定了新的"和平战略"。该战略的主要内容是:试图通过谈判早日就越南问题达成公平的解决,但如果遭到(北越)拒绝,就加强南越的军队,即使战争重新“越南化”。

19723月,北越人民军发动"春季攻势",向南越的顺化、广治地区发动进攻,南越方面人员、装备损失惨重。而这一年9月,美国与北越的谈判也取得较大突破,有可能在10月下旬达成停火协定。1019日,尼克松总统做出了向南越提供紧急军事援助的决定,要求国防部采取行动向南越运送更多的装备。于是,援助南越的"超大计划"浮出水面,在援助的武器清单中包含有29种陆军装备和7种空军装备,以及大量零配件、弹药和油料储备,总吨位达到82797吨,总价值为5亿美元。但是从越南战争的后续发展进程看,得到大量武器装备补充的南越军队仍然无法同北越人民军相抗衡,最终在1975年的越南统一战争中一溃千里。

——摘编自董大亮、田宗会《论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超大计划”》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实施“超大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实施的“超大计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府(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1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一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二战后的冷战局面形成后,美国建立了“防止共产党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政策,在亚洲除了积极扶植日本,遏制新中国外,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印度支那半岛,认为印度支那冲突是东西方对抗的一部分,具有全球性的意义。

1955年,吴庭艳在美国支持下成立了南越新政府,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1961年5月,为加强对吴庭艳政权的援助,肯尼迪派遣了一支代号“绿色贝雷帽”的特种部队进驻南越进行“特种战争”,开启了美军战斗部队进入越南的序幕。美国军事顾问受命伴随南越营规模甚至连规模的分队遂行野战任务。不久以后,美军飞行员开始展开轰炸行动以支援南越军队的作战。1962年2月8日,美国在西贡设立了由保罗·哈金斯将军指挥的军事司令部,标志着美国开始直接介入越南战争。

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美国陆军地面部队也逐渐从少数部队暴增至60万人的顶峰。最终,美国彻底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巨大的人员伤亡、4000多亿美元的耗资、国内外的反战浪潮,让美国终于无法承受这场战争之重。1973年1月,巴黎协定签署,美国退出越战。越南战争不但令美国丢尽了脸面,更为重要的是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损害,实力大减,美国社会的政治统一也遭到破坏。战争期间,美国经济出现大幅度滑坡,美元霸主地位遭到沉重打击,并出现了巨额财政赤字。同时,越战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的分裂状态,给美国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

——刘朝辉《美军撤离越南:梦魇般的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最终撤出越南的原因。
2021-05-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适应性训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越南抗美战争,是发生在冷战中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1965 年3月,美国总统约翰批准“滚雷行动”,对北越进行大规模轰炸。这场战争的缓慢拖沓,渐增的人员伤亡以及国内意见分歧最终导致美国国内兴起反战运动。1967 年初,纽约发生30万人参加的反战行,包括学生、教师、士兵、宗教人士等,形式多种多样。1967 年3月31日,约翰逊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将单方面停止对北越的部分轰炸,准备随时和谈。

1968年1月底,越南人民军开始发动新春攻势。在南越对美军设施实行总攻,在一个月的行动中,美军死伤5000多人。除此外,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也是制约越战升级的因素,执政者也担心一味升级会引来中苏介入。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轰炸。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据朱美端:《越战时 期美国国内的和平反战运动研究》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和平反战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制约越南战争升级的因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材料     二战后,以美、苏两国为首的资本主 义和社会主义阵营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冷战对抗局面。因为印度支那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价值,越南民族解放运动中极具影响的胡志明还与共产党有直接的联系,美国完全不希望看到殖民帝国政权被由苏联操控的政治机构所取代。1950年4月24日,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4号文件《美国对于印支的立场》,该文件认为,在中国军队已经推进到印支边界的情况下,法国军队和当地部队的联合将难以成功的遏制,因而美国的援助是基本的;“失掉”印度支那无疑将导致东南亚的“丧失”。长期以来,西方以非常矛盾的心态看待中国,因而中国集“富庶与贫瘠、发达与落后、聪慧与愚笨、美丽与丑陋、强大与虚弱、诚实与狡诈”这些互相对立的特性于一身。越南战争不仅对美国的社会和政治乃至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尼克松政府为了摆脱越战,对美国的军事部署、外交政策进行调整。

——摘编自苗岩春《试析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原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美国的教科书对涉及越南战争的很多问题都缺乏系统介绍,诸如“战争正义与否”“是否合乎道德”等问题或点到为止,或语焉不详。越南战争神秘化使美国人不能够正确理解此后的很多类似事件。一些政治家用“越战的教训”去驳斥对安哥拉、科威特和伊拉克的干涉。不少政治评论对这两场看来没有尽头的战争(越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进行了细节对比。2006年,亨利·基辛格用他自己对美国在越南大崩溃的不恰当理解——他谴责国会当年的撤军——去劝告布什总统在伊拉克要“延缓撤军进程”。所谓“越南的教训”还被用以指导或误导关于保密新闻发布、以及联邦政府如何运作,甚至军营是否允许同性恋等问题的讨论。中学生有权利获得足够的关于越战的知识。毕竟,他们是一群将被征召入伍,参加下一场战争的人,不论那些战争是否是越战的重演。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教师的谎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越南战争“神秘化”造成的后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教科书系统客观介绍越南战争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6年,当“冷战”这个概念流行起来的时候,东亚已经是烽火遍地了。如果以热战为标准。东亚则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列强在二战后期基于外交协调的各种安排,还是战争结束时基于军事占领的现实造成的局面,都没有阻止一个个东亚国家由于内部矛盾采取行动和发生战争,其中包括内战(中国)反殖民主义战争与冲突(越南与法国、印度尼西亚与荷兰)直至大国之间的大规模地区战争(朝鲜战争)也有新兴国家之间规模不大的冲突。以往的论著都将这些事件同美苏爆发冷战紧密联系,以致忽视甚至无视东亚地区内的各种力量的极端重要性。这并不符合历史进程的真实情况,至少在东亚陆地部分的主要地区是这样,在那里美苏也可以说是被各种当地力量加以利用的外部因素。

——摘编自牛军《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1)根据材料,概括战后初期东亚秩序发展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初期东亚秩序特点形成的原因。
2019-01-13更新 | 476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陕西省蓝田县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