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先进思想的孕育离不开时代,先进思想的传承离不开伟大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艺术巨匠。他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东部附近的山城小镇。虽然家庭贫穷,但父亲还是把米开朗琪罗送到佛罗伦萨的一家拉丁语学校去学习。米开朗琪罗在那里学习了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和文学。他了解了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朗读了但丁、彼特拉克、贺拉斯、维吉尔的诗。被佛罗伦萨称为无冕之王的罗伦索十分欣赏这位天才少年独创性的艺术才华,留他食宿于美第奇宫廷。美第奇宫廷丰富的雕刻收藏令米开朗基罗着迷,古希腊、罗马的遗产给米开朗琪罗的艺术学习与探索以巨大影响。

——龚勋《世界名人百传》

材料二   卢梭提出一个重要的构想,即人民定期作为主权者而活动,通过固定的、按期的、绝对不能取消或延期的全体公民集会,决定政府的去留。集会一开始必须讨论两条提案,即主权者是否愿意保存现有的政府形式,人民是否愿意让那些目前担任行政职责的人们继续当政。卢梭坚持没有任何一种根本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体,哪怕是社会契约本身。在卢梭的法律思想里,主张人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可以做主改变自己的法律,哪怕是最好的法律。

——王笑梦《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主权在民思想》

材料三   华盛顿交出军权是美国革命最辉煌的瞬间,也是启蒙思想最动人的一刻。对华盛顿来说,这也许只是他人生中一个安详、平静的小站。此前,他统率弱小的军队打赢了八年的战争:此后,他还将带领年轻的国家走过八年艰苦的历程。但所有这些都不如他此时此刻正在做的这件事伟大。当他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还给人民,他就把一场战争变成了革命,奠定了民主与共和在新大陆不可动摇的根基。

——毕蓝《美国的故事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米开朗琪罗在雕塑、建筑、绘画方面的成就,并简析米开朗琪罗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卢梭有关“主权在民”的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卢梭“主权在民”思想的政治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交出军权”的历史背景,并简要评价华盛顿“交出军权”的积极意义。
2 .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定历史现象,民法典编纂已成为现代法制国家的传统,也给全世界的法律思想打上了清晰的烙印。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

——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

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还有《国家税地方税法草案》)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等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1)依据材料一,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作用。
(3)材料三包含了哪些基本原则?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历史上的社会立法?
2020-09-2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台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新的经济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法国遂成为复兴研究罗马法的中心,这一转移使罗马法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启蒙思想家高举“民主、自由、平等”之大旗,以自然法理论为武器,同中世纪以来占据统治地位之神学政治论相抗衡。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为保住大革命胜利果实,在拿破仑直接领导下,《法国民法典》终于诞生了。

——摘编自邓慧、袁古洁《理性法典化运动背景之探讨及其借鉴》

材料二   《法国民法典》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权利”。人们可以在不违反法律与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情况下,自由订立契约,创建自己期望的各种民事关系。《法国民法典》制定之前,法国南部、北部地区分受罗马法和习惯法的影响,存在因经济社会规则不一致甚至相互冲突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法国民法典》的施行结束了这种规则割据、冲突的局面,实现了法国境内经济社会生活基本准则的统一。这部法典传到世界各地,提供了现代社会的基本法则。

——摘编自王静《法国民法典的制定及其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法国民法典》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民法典》的积极意义。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历史上,开创庞大帝国的帝王之中,排名没有比得上秦始皇的,因为无论是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的居鲁士、古马其顿帝国的亚历山大大帝、还是古罗马帝国的凯撒,他们的帝国早已不存在了,对世界的影响远无法与秦始皇相比。其实,即使他们在位时,其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也远远小于秦始皇。

——《影响世界的100帝王排行榜》

材料二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身上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

材料三拿破仑生活的时代,是先进的、富有生气的、革命的资产阶级和腐朽的没落的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激烈斗争,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专制制度,并逐步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时代。

——《试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拿破仑的评价》

材料四秦始皇所推行的“暴政”,有很多是不得不借助暴力来完成激烈巨大的社会变革,这种“暴”,实质上是在大转型、大变革背景下产生的时代的、社会的、制度的“暴”。

——《世界伟人传记-秦始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始皇“对帝国统一性的重组”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需要注意什么因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荷兰国王曾写过这样一封信件:“如果你希望巩固法国的现状,获致海上和平,或者出击英国成功,依靠封锁体制之类的手段是达不到这些目标的。”对信件中“封锁体制”表述正确的是
A.其实行背景是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B.巩固了拿破仑的欧洲大陆霸主地位
C.封锁开始于拿破仑颁布“大陆封锁令”
D.该体制未能打击英国,反而葬送了法国
2022-05-1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拿破仑晚年说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第8条规定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规定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

第113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第1598条规定交易范围的物品,除特别法禁止出让者外,均可出售。

第1710条规定凡劳动力雇佣者可与出卖劳力者商定,一方为他方完成一定的工作,他方约定支竹报酬的契约。

——摘自《拿破仑法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背景及其基本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法典》颁布的历史意义。
2020-01-10更新 | 12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于1796年离职,但他早在1792年就开始构思自己的“离职演说”。他强调“政府的统一”相当重要,这不仅能让美国人成为“一个民族”,而且更是独立“大厦的主要支柱”。他敦促美国民众,“你们应当正确估计全国性的联合对你们集体和个人幸福的巨大价值。”他着重强调美国人是“出生或选择住在这个共同的国家的公民”,“这个国家有权要求你们专注地爱它”。他鼓励民众将自己的“美国人”身份置于州名身份之上,将爱国主义置于“任何因地域差别产生的名称”之前。他再次强调指出,美国取得的成就是“群策群力的结果,经历了共同的危险、苦难,迎来了共同的胜利”。

——玛丽·格兰特《剑桥美国史》

材料二   孙中山宣誓就职,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正式行使各项职权……随后,孙中山大总统发表就职宣言,承诺将推翻满清统治、重建和平,并促进商贸发展。大总统表示将为国鞠躬尽瘁,帮助国民实现和平、独立、富强民主的梦想。他说,一旦清帝逊位,国家恢复和平,他将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

——郑曦原《共和十年·政治篇:<组约时报>民初观察记(1911-1921)》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华盛顿“离职演说”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宣誓就职”的背景。
2020-01-17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里说:“世界经济如不曾大崩溃,希特勒肯定不会出现。十之八九,也决不会有罗斯福这号人物。”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以上两则观点都
A.反对脱离经济背景讨论政治
B.认为经济危机催生独裁政治
C.认同英雄人物影响历史进程
D.认可社会环境影响英雄人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拿破仑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史学界对于他的评价众说纷纭。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使法国由共和国变为君主国,在政权形式上是倒退。拿破仑作为皇帝,确实是一个独裁者,他不仅镇压了王党的复辟活动,而且取缔了言论、集会、出版等自由,对雅各宾和工人组织进行了残酷迫害。但拿破仑帝国是资产阶级帝国,拿破仑的集权措施是法国和欧洲的历史发展所必需的。

——裴泽湘《拿破仑与欧洲》

材料二   推翻封建制度,实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口号的资产阶级革命,这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震奋欧洲的思想。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虽然对法国爆发的革命欢呼雀跃,但是却无力效法法国的榜样而付诸实践。拿破仑战争则帮助了他们,弥补了他们的先天不足,使他们在众多的国度里都成为执政者。同时,“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在攻无不克的军队和大炮的陪伴下,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深刻。

——刘书林《拿破仑战争在欧洲的进步作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拿破仑独裁统治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采取集权措施的主要社会背景。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拿破仑时期的对内独裁和对外战争。
10 . 【加试题】教育是推动社会进的基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人逐渐认识到,法律、社会的行为规范等并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而是由人自己通过思考、选择、讨论决定的东西,因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智者们向年轮人传授文法、修辞、辩证法(哲学)三门课程。黑格尔指出:“智者们就是希醋的教师,通过他们,文化才升始在希腊出现。”教育家策勒尔对智者评价说:“他们是哲学对话体的开端,他们是优雅的阿提刻散文的创立者。”

——【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

材料二 1800年,拿破仑开始重建教育。他颁布《国民教育计划》,该法令重点对中等教育进行改革,并设立教育督导制度来不间断地监督学校及其救学工作。在中等教育改革完成之后,拿破仑于1806年着手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颁布了《有关帝国大学的构成法》。1808年,又颁布《大学组织令》,建立了中央—学区—省级三级建制的救有督导制。拿破仑当政后,在巴黎及其他地区创办了十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如师范学校、武器学校、军事学校、音乐学校、医学学校等,强调实用技术传授。

——摘编自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智者教育活动开展的历史因素,并简述智者教育活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启动教育改革的国内政治背景。
2018-12-22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省级联考】浙江七彩阳光联盟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