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96年,华盛顿的《告别演说》发表。尽管有基于当时的国家形势的判断,但是华盛顿对于自己个人声誉越来越受到威胁的可能性的容忍,已经到了极点。他被杰佛逊和其他一些人认为是“君主”,报纸上对他的攻击已经越来越盛,国会中对他的怀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尽管没有人敢于在公开场合上对他进行攻击,但是他已经感觉到了政治对于他个人声誉的扼杀。

华盛顿并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从少年时代从军开始,他就已经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在战争之后就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为他寻找他在独立战争中所写下的所有命令、文书等等,就是为了在美国历史中完整确立他自己的地位。“他非常了解自己,以至于他可以克服自己的人性所带来的幻想。不像在他之前的凯撒、克伦威尔,在他之后的拿破仑、列宁……他知道伟大的光荣来自后世的裁判。”

美国历史作家艾里斯在《建国兄弟》中说,以赛亚·柏林认为:豺狗和狐狸的区别在于,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是豺狗只知道一件大事,并且一直去做。华盛顿就是一只豺狗。

——摘编自连清川《走不下的神坛:〈阁下:乔治·华盛顿传〉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发表《告别演说》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华盛顿告别美国政坛的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华盛顿就是一只豺狗”这一论断的认识。
2023-02-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府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拿破仑注重对年轻一代的教育,极力使之“思想整齐”、实用。执政之初,法国缺少人才,公立学校量少质次且不成系统,私立学校多由教会控制。为此,他从1802年起进行教育改革,建立帝国大学,作为全面负责整个帝国公共教育的机构,规定全国从事教学和教育管理的人员均须事先加入帝国大学,私立学校的教师也不例外。全国划分为27个学区,每个学区设立学风评议会,负责学区内的教育行政事务,国立中学学生必须身着统一制服,按军队编制进行严格操练。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得到很大提高。1808年后,一个初具规模、较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摘编自董小燕《拿破仑的文教政策》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教育改革的原因。
2022-11-27更新 | 12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北宋这个中央集权制的政权国家建立之前,中原大地处于五代十国的大分裂以及百年藩镇割据的社会状态中。五代时期战乱频频,社会经济发展几近停滞,再加上政策朝令夕改,百姓流离失所,身上钱财难以保留,丧失了契约产生与发展的环境。因此宋朝建立后统治者率先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法律。经过休养生息,宋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出现了新变化形成了较完备的契约法律制度。为了保证契约的履行,宋代还制定了详备的调整契约关系的法律规范,囊括了契约的订立、时效、违约的处理以及担保、履行等方面,并对此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体现出国家法律对契约关系调整的重视。

——摘编自国红玲《宋代契约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其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典对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法国民法典》革命性地重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平等”替代了“等级”。《法国民法典》确立了所有权神圣、契约自由和过错责任原则,奠定了近代私法体系的三大基本原则。《法国民法典》不仅在法国国内影响深远,对其他各国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例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法律,近代丹麦和希腊的民法典都是仿照该法典编制而成的。另外,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的民法典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它的影响。

——摘编自邢万里《〈法国民法典〉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契约法律制度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的意义。
2022-11-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指出,“华盛顿承担的角色如履薄冰,他不得不以某种方式体现着新政府的尊严和权威,而又不能超越君主的角色”。在8 年的任职期间,华盛顿实现了宪法支持者的期望,打消 了宪法批评者的恐惧。华盛顿的这些做法(       
A.吸收了君主制的成分B.缓和了南北间的矛盾
C.有利于总统制的构建D.消除了邦联制的弊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从1806年到1807年,拿破仑对英国实行“大陆封锁”政策,断绝与英国通商。在这一政策下,法国的进口额从1806年的4亿7700万法郎下降到1809年的2亿8900万法郎,出口额也从4亿5600万法郎下降至不到3亿3300万法郎。拿破仑的这一政策(     
A.导致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B.适应了法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求
C.对法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具有双重影响D.反映了重商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
6 . 拿破仑所“吕犯”的人民先是因“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而觉醒并充满激情,然后又在其导师背叛自己的原则时转而反对其导师。这说明拿破仑对外战争(     
A.促进了民众政治上觉醒B.推翻了各国的君主专制统治
C.始终遭到各地人民反对D.受到各国的强烈支持和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恩格斯说:“拿破仑扫清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拿破仑所颁布的《华沙大公国宪法》的第一节中规定:“废除农奴制,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见拿破仑战争(     
A.确立了欧洲法制基本框架B.推翻了欧洲各国贵族统治
C.促进了各地民族意识觉醒D.推动了欧洲政治文化重构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亚历山大东征到公元前30年罗马最终征服托勒密埃及,这一时期被西方学者称为“希腊化时代”,在这段时间里,希腊文化随着希腊人的足迹扩散开来,同时与东方诸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这种新文化也就是“希腊化文化”。在希腊化世界中,由于统治者为希腊人,希腊语成为当时各地通用的官方语言。……基督教的文化内涵是犹太教人文主义和希腊行学的理性主义……这个运动在公元1世纪末已经演变成独具特色的新宗教,确定希腊语为宗教语言,吸收了希腊哲学某些流派的思想。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拿破仑执政后所发动的一系列战争促进了革命原则在整个欧洲的传播。《拿破仑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随着拿破仑的征服行动,革命精神如同另一支铁骑冲击着大多数国家封建主义的最后堡垒,促使它们直接或者间接进行体制变革。对被占领国家的掠夺和压迫使欧洲人民很快放弃了对拿破仑的幻想,民族主义以一种反对法国霸权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形式在拿破仑所占领的欧洲兴起,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张旭鹏《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三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亚洲

中国

中国共产党探索革命新道路,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印度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英殖民者做斗争

非洲

埃及

在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与反法西斯同盟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

拉丁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领导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撤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改革引导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腊化时代”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战争给当时被占领的欧洲各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9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拿破仑在所有被他征服的地区都贯彻了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些改革意味着进步或至少意味着维新。虽然各地的既得利益集团坐立不安,反对这些变革,但变革却仍在许多地方获得了普遍支持。虽然资产阶级和许多知识分子也都赞成这些变革,但事实上是它是一种外来统治,如有必要它即可凭武力强加。拿破仑的非法国臣民终于渐渐对征用、赋税、征兵、战争感到厌倦,虽然法国统治通常意味行政管理质量的提高,但是人们对行政管理的法国式性质的印象比对其质量印象更深刻。其实换句话说就是,这些人已经成为民族主义者,而且他们的民族主义也已经发展成为反抗拿破仑统治的运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谈谈你对拿破仑战争的认识。

材料二   在战争期间和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明确表示,不愿意支持英国和法国维持殖民帝国。苏联也在原则上反对殖民帝国。二战后英国继任的首相艾德礼意识到,给予殖民地独立,比不得不面对大规模暴动更好,随着英国殖民地成为独立国家,太阳终于在大英帝国落下。英国和法国将政府、文化和语言的重要传统留在非洲、亚洲和中东。在许多殖民地,受过教育的活跃团体随时准备着争取独立,在实现独立后,他们也准备好成为新国家的领导人。但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美国和苏联为在这些年轻的国家扩展自身影响力而激烈竞争。到了1980年,联合国的154个成员中有一半以上是1956年以后加入的。

——(美)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下)》


(2)阅读材料二,充分提取信息,结合所学,说明战后初期殖民地国家获得的发展与面临的阻碍。
2022-06-12更新 | 336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18-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检测卷(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民族国家”指在同一政府治理下,有共同历史、文化和生活习惯的民众共同体。在欧洲历史上,促进民族国家形成的事件有
①宗教改革推动民族国家的形成
②黑船事件引发日本的民族危机
③拿破仑战争促进民族意识觉醒
④国际工人联合会在伦敦的成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30更新 | 44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