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洲觉醒”的先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孙中山提倡“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与诸民族并驱于世界。”还指出“将取欧美之民主以为模范,同时仍取数千年旧有文化而融贯之。”这反映出孙中山
A.固守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念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的理想目标
C.构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D.倡导中西文化交融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甘地在南非工作之余,喜欢阅读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从这些著作中他
A.认同书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B.萌发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开始投身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
C.吸取了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D.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应大力提倡素食主义
2021-06-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大安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甘地认为:暴力不合作只能增加邪恶,既然邪恶只能靠暴力来维持,那么对邪恶不予支持,就需要完全戒除暴力。非暴力的含义,就是指为了不与邪恶合作而自愿服刑受罚。甘地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A.竭力维护现存社会秩序B.探索印度社会发展的道路
C.抵制西方列强经济侵略D.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印度自治和独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山不死,国共求同”是北大学生欢迎连战时打出的标语。孙中山为国共“求同”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是
A.领导北伐,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召开国民党一大,把共产党改造成了国民党
C.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D.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迫使袁世凯下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2019-10-19更新 | 266次组卷 | 9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7-18高二下·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甘地”已经成为一种符号,其内涵是多方面的: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父、甘地主义的创始人等。阅读材料:
材料一 1930年3月12日,甘地及其弟子向240英里之外的海滨丹迪村落进发,以“显示其独特风格”的食盐长征,开始了国民不服从运动。接着,抵制洋布与禁酒的运动、抵制法庭和公立学校、放弃公职的不合作浪潮,迅速在全国开展起来,斗争进入白热化,全印风起云涌的反抗震惊了英国。到1934年10月,国大党宣告停止国民不服从运动。

——摘编自林太《印度通史》


材料二   甘地有极高的表演天赋,亦裸上身,腰上系一块土布,坐在一架小纺车面前,素食、 禁欲、静修,他用东方元素装扮一身来吸引西方人。他也善于利用媒体,除了使自己在媒体上大放异彩外,每一次非暴力行动都会由媒体来放大效应。因此,历史学家约翰逊说:“甘地的全部事业证明了英国统治并非压迫性统治,他只能在英国自由主义的保护下兴风作浪。”

——莫枫《被夸大的甘地》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说明甘地“独特风格”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不服从运动”取得的政治成果。
(2)据材料二概况甘地成功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甘地的历史贡献。
2018-07-02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借助辛亥百年纪念之势,坊间兴起了一股重新认识和评价辛亥革命的热潮,不少人都说,袁伟时先生恰是这股“重评”热潮的始作俑者。的确,他对辛亥革命尤其是对孙文的众多负面评价,曾经是在网络和平面媒体上引发长久争议的话题之一。有论者认为其观点颇具新意且皆有史料支撑,值得细究;也有学者认为他再三质疑孙中山、全盘否定辛亥革命,给人以偏概全、“看人挑担不吃力”的印象;还有一些同行则强调,袁先生的论断颇有深意,体现了一位有担当的历史学家的学术良知。

材料二我们写历史时常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它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一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概括材料一中对孙中山新评价的态度。你的看法如何?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概括材料二中毛泽东的思想。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试说明理由。

2017-11-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舒兰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
B.宋教仁
C.陈独秀
D.鲁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B.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C.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D.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