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康熙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康熙帝曾下旨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反映出当时
A.“西学东渐”成为社会潮流B.钟表影响了民众的生活
C.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D.政府对外政策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2019-03-22更新 | 6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2019-01-30更新 | 1758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盘石中学2020-2021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方史学界将“始于康熙平三藩的1681年,止于乾隆退位的1795年之间的历史”称为“High Qing”。下列可为这一观点提供的依据是(     
A.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大一统国家进一步巩固
B.中小市镇向边疆拓展,资本主义发展较迅速
C.对外交往空前频繁,中外文化交流渐入佳境
D.学术文化全面繁荣,科技成就领先西方国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一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高拱和张居正在主政隆庆内阁、推行改革之前,曾先后提出自己的带有纲领性的政治主张,即高拱的《除八弊疏》和张居正的《陈六事疏》。高拱的《除八弊疏》中,把当时的陈规陋习条列为“八弊”:即“坏法”、“ 黩货”、“刻薄”、“争妒”、“推诶”、“党比”、“苟且”、“浮言”,“八弊既除,百事能举”。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既指出了当时积弊之所在,又提出了改革之对策。他针对不务实际,议论浮泛,提出“省议论”的对策……针对国库亏空,民不聊生,提出“固邦本”的对策;针对倭寇侵扰,边防大弛,提出“饬武备”的对策,总之,就是要进行强国富民的整顿改革。

——摘自岳天雷《论高拱的历史地位


(1)       依据材料比较两篇疏文的异同。
(2)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两篇疏文提出的共同社会背景
2015·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一位清朝皇帝曾赋诗言志:“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诗中壮志因何事而发?
A.抗击沙俄入侵B.设置伊犁将军C.平定准噶尔叛乱D.收复台湾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


材料二 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


材料三 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
2016-11-18更新 | 246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东遂溪县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