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盛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历史—选修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泰罗,1856年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早年学习勤奋,并以优异成绩考入哈佛大学,后因故辍学。当时美国经济发展很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现象大量存在,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传统的以经验、习惯为主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型企业的管理需要。

1878年,泰罗到费城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他边实践边研究,总结并提炼出以工时制、计件工资制和任务管理制为核心的“泰罗制”。在实行泰罗制的工厂里,找不出一个多余的工人,每个工人都像机器一样一刻不停地工作。泰罗的科学管理系统将工人的潜能发挥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20世纪初,美国掀起了科学管理运动,1906年泰罗担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主席,专门以宣传科学管理为职业,被后世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在泰罗制被广泛推广的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职业经理人开始出现,构成了美国中产阶级新中坚力量。

——摘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资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泰罗制出现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泰罗的科学管理成就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在美国联邦政府成立前,杰韭逊在法国做公使,他对国内的情况不能及时了解,被迫置身于联邦主义者和反联邦主义者的斗争之外。他认为,对联邦构成最严重威胁的是派别和党政。政党不能存在。后来他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显要,逐渐认识到:政党既有互相倾轧导致祸害社会的一面,同时也可借互相监察对方而成为社会的书“警卫员”。他开始与麦迪逊一道组建反对党。1800年的总统选举,共和党候选人杰斐逊经过众议院一星期36轮的投票艰难当选。一些联邦党人对此深感惊恐,杰斐逊发表就职演说: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是原则相同的兄弟,只是称呼不同罢了,“我们都是共和党人,我们都是联邦党人。”杰斐逊离任以后,过若宁静的生活,面对美国复杂多变的现状,他认为,“辉格党和托利党是天生的党,他们在所有国家里都存在着,无论是叫这两个名字,还是叫其他名字。”

——摘编自宋腊梅《英美政党思想的起源》

(1)根据材料,概括杰斐逊对政党态度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杰斐逊对政党态度变化的原因。

2017-05-17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七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卫国家和自由的时候,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柏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
一一伏尔泰论英国的政党
材料二       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认为政治派别的存在是美国最危险的敌人;它导致派系纷争,勾心斗角,民众的猜忌和骚乱,会毁掉新生的美国。
(1)伏尔泰和华盛顿对政党政治分别持什么态度?
(2)你如何评价政党政治。

4 . 选做题二:【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在南方各州人民中似乎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他们认为,随着共和党政府的执政,他们的财产,他们的和平生活和人身安全都将遭到危险。这种恐惧是从来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

保持各州的各种权利不受侵犯,特别是各州完全凭自己的决断来安排和控制本州内部各种制度的权利不受侵犯,乃是我们的政治结构赖以完善和得以持久的权力均衡的至为重要的因素;我们谴责使用武装力量非法入侵任何一个州或准州的土地,这种入侵不论使用什么借口,都是最严重的罪行。

材料二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从宪法和法律的角度来看,联邦是不容分裂的;我也将竭尽全力,按照宪法明确赋予我的责任,坚决负责让联邦的一切法令在所有各州得以贯彻执行。

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决不能成为敌人。尽管目前的情绪有些紧张,但决不能容许它使我们之间的亲密情感纽带破裂。

——上述材料均摘自1861年3月4日林肯总统的就职演说

(1)林肯在什么背景下发表这一就职演说?从内容看,表达了林肯怎样的政治主张?

(2)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林肯的历史贡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以下材料出自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11月和2009年1月当选集会、总统就职的两次演说。
材料一:在美国诞生的那一年,在最寒冷的季节,一小队爱国志士围着河边快要熄灭的篝火,此时,河流已经封冻,首府被遗弃了,敌人在挺进,雪地上血迹斑斑。在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我们的国父让人民听到了下面的话语:让未来的世界知道,……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在危险的警报响起之后,挺身迎向他们。
(1)如何理解文中“革命成败茫然未知的时刻”?“国父”是谁?概述他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挺身”而出的?
材料二:今晚令我最为难忘的却是一位在亚特兰大投票的黑人妇女:安妮·库波尔。她和无数排队等候投票的选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不同的是她高龄l06岁。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黑奴制刚刚废除。……当时像她这样的人……不能投票……
(2)“在她出生的那个年代”,1787年美国宪法已经颁行,她为什么还不能投票?指出1787年美国宪法的局限性。
2010-09-27更新 | 4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2011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