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拿破仑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拿破仑看来,他此期在内政方面的得意之作还得首推《法国民法典》的制定。18008月,他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草案拟出台后,参政院先后召开了100多次讨论会,其中过半数的会议由拿破仑亲自主持。他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由于事先阅读了大量法学书籍,并深入研究过古罗马法,拿破仑在会上经常十分内行地随口引证罗马法典,使与会者大为叹服。经过长达3年半的修改、讨论,法典终由立法院通过。1804321日,拿破仑签署法令,《民法典》正式颁布实施。由此,法国终于有了统一的、反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民法典。而且,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这部法典在破坏欧洲封建制度和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上起过不容低估的示范作用。

——吕一民《法国通史》


(1)据材料,归纳拿破仑“得意之作”问世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法典》的制定对法国和欧洲的影响。
2021-12-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恩格斯曾对一个历史人物有这样的评价:“他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封建社会的摧毁人。”该历史人物是
A.路易十四B.俾斯麦C.克伦威尔D.拿破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18世纪末的这场革命的效果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与这场革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B.拿破仑C.华盛顿D.俾斯麦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拿破仑征服一地,就在该地颁布《拿破仑法典》,并且废除世袭制度。封建特权被取消了,农奴得到了解放,并且免除了封建义务。在城镇里,存在了几百年的行会和寡头统治集团被解散,丧失了权力。教会也失去了独立权,不得不服从政府的管理。宗教宽容政策也取代了一教独统国家的局面。尽管拿破仑实施了这些改革措施,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拿破仑的政策首先是为了他自己的荣誉和法国的荣誉。

——(美)唐纳德卡根等著《西方的遗产》


(1)据材料,概括拿破仑改造欧洲的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拿破仑对欧洲社会的改造。
2021-06-2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关于拿破仑,褒贬不一。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曾在他的作品中写道:“的确,他(拿破仑)是从凯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是亚历山大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人物之一。”而(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以下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综合多人意见构建而成
B.普希金与拿破仑是同时代人,评价更真实可信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考虑所处时代的局限性
D.历史评价应以伦理观念和政治需要为出发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材料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拿破仑更多地被介绍到中国。以下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拿破仑的评述。

梁启超革命派
拿破仑的功绩赞扬拿破仑是“旷代英雄”、“盖世怪杰”,将自由空气播洒于欧洲,“在法国境外到处破坏各种封建形式”。认为拿破仑是“革命之健儿,建国之豪杰”。“今试无懔悍无前之法民,则拿破仑何如矣。”“法之革命:法之民气为之也。”
拿破仑政权的性质拿破仑“实为开明专制之模范”。“所谓开明专制时代者,其君以植民权为目的。……如拿破仑之于法是也。”拿破仑时代是“民权伸张之时代”。
拿破仑战争的失败原因除了欧洲各国的干涉之外,主要是拿破仑时代,民族国家的独立与统一是历史的潮流,而拿破仑“与时势逆行”。认为是“各国之干涉”所致。因为拿破仑战争“欲以传播革命民主主义于全欧”,所以“欧洲诸国之攻法也,……思合力以复王政”。

   ——摘自张齐政《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对拿破仑的评价》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和革命派评述拿破仑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述评述对历史人物评说的借鉴之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拿破仑十分重视法制建设。18008月,他设立了由4人组成的民法典起草委员会,波拿巴亲自督促起草工作,18011月就公布了草案。参政院对此进行了非常认真地讨论,召开会议达107次之多,波拿巴直接主持了其中的55次。民法典最后定稿于1804321日,名为《法国民法典》,1807年改名为《拿破仑法典》。它宣布保护私有制度,规定一切动产、不动产的私人所有都是绝对的,受到法律严格保护。法典根据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规定一切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对于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契约,法典给予了特别的重视,规定了一系列保障契约自由和契约法律效力的条款。法典在父权、夫权、妇女地位、离婚事件、继承权等问题上,有明显的封建家长制和男子为主宰的色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据材料分析《拿破仑法典》的基本原则,并指出拿破仑推动法典制定的措施。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拿破仑法典》。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拿破仑更多地被介绍到中国。以下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梁启超和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拿破仑的评述。


——摘自张齐政《辛亥革命前中国思想界对拿破仑的评价》


(1)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和革命派评述拿破仑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上述评述对历史人物评说的借鉴之处。
2021-05-07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七市(南通、扬州、泰州、淮安、徐州、宿迁、连云港)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民国,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加多元化。报刊、著作中拿破仑名字出现的频率不断提升。据笔者初步统计,民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论著有十余部,在报刊上刊载的以拿破仑为标题的文章达250余篇。这个数量超越了国人对本国历史人物的追捧。尽管由于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拿破仑作为民族精神的建构主体一度遭到质疑,但是随着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抗日战争爆发后救亡意识的高涨,拿破仑形象所引发的政治效果,成为凝聚时代精神的重要思想资源,表达了国人反抗国家遭受屈辱的诉求,成为激发爱国热情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赵少峰《拿破仑形象在中国的塑造与传衍》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拿破仑形象受到质疑和肯定的原因。
(2)据材料指出拿破仑形象在民国时期“塑造与传衍”所体现的时代价值。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应秉持的方法。
2021-03-28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拿破仑是法国的军事家、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一个政治革新的时代,拿破仑是法国最具创新理性的人之一。他把统一的法典强加给被征服者。《拿破仑法典》仍是他最令人敬佩的遗产,构成欧洲大部、拉丁美洲、次撒哈拉非洲的公民法乃至刑法的基础。他使教会臣服于国家。他命令放弃古代君主制和共和制。他呼唤出新国家,改变了旧国家的边界,把宪政强加于从没有宪政的地方。他随心所欲地更换贵族,贬抑世家大族,提升新家族。……对穷人来说,他是实现法国革命理想的人。对富人来说,他是驯服法国革命的人。启蒙运动的继承者,敬佩他使理性而非意识形态成为政治的指南。但批评者指控说,对拿破仑而言,理性只是道德的替代品。在某种意义上,他统治着一个野蛮的帝国,……他统治的地方都是残酷的警察国家。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第2版)》

材料二   拿破仑逝后,黑兹利特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并在自己新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这些国王们原本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自由的堡垒,在这座堡垒里,人民可以高举自由的旗帜对抗封建世袭制度。”

——摘引自【英】阿利斯泰尔霍恩《拿破仑:文治与武功》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简析拿破仑是“最具创新理性的人之一”的理由
(2)据材料二中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的提示,简要概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