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五四运动后孙中山经常谈论“中华民族”。他说:“汉族……当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定义。”此话反映出孙中山
A.从五四运动中看到无产阶级的巨大力量
B.主张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并建立共和政体
C.建议采用“五色旗”以象征“五族共和”
D.已确立起各民族真正平等的中华民族观
2022-04-10更新 | 257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摘自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今日中国,正是万国虎视眈眈的时候,如果革命家自己相争,四分五裂,岂不是自亡其国?

——摘自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会讲话

材料二   北洋时期是一个中国王朝政治解体走向宪政民主国家的过渡时代,那时的中国开始尝试民主,经济飞速发展,民主和科学理念开始深入人心,清华和北大的学术自由,也是在北洋政府时期奠定的,正是基于北洋政府的宽容和人性,北大和清华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学术自由,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民族精英。

——陈钦《北洋大时代》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的国家观。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北洋时期的进步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871年,沙俄趁我国发生西北回民叛乱之际出兵强占伊犁地区。曾纪泽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伊犁问题。他把伊犁问题划分为分界、通商、偿款三大端,三者中他似分界为最重要,最终通过在商务和赔款上对俄国的让步与俄国签订了《伊犁条约》。《伊犁条约》受到中外人士的普遍赞誉,但他为了避免战争,对沙俄一再让步,使中国丢失了一些本来可以收回的权利。曾纪泽认为“外国人不讲道理,中国人不明事势”是中外屡次发生冲突的根源,要想避免冲突,中国人首先应该严格约束自己,诚待西人,无错可纠,只能是“理屈在彼”,而不可能“理屈在我”。他还提出“邦交不可长恃”,自强才是外交的后盾,坚持外交的自主性。

——整理自李芸《曾国藩、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研究》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曾纪泽用和平方式解决伊犁问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纪泽的外交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3年,某英文报纸开展了一项民意调查,评选“当今中国十二个大人物”,调查结果如下:从评选结果来看,“十二个大人物”中,国民党有4人当选,其中孙中山雄居第一;军阀出身的有4人当选,其中冯玉祥位居第二;陈独秀以文化名流的身份高票入选“大人物”系列。值得注意的是,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入选人数相当之多,其中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代表中国据理力争的顾维钧在“十二个大人物”中位居第三,张謇位居第八。下列对这个调查结果的分析,表述正确的是
A.国民党的新三民主义主张得到国人拥戴,因而当选人物居多
B.军阀当选反映了当时的北洋军阀统治得到国人普遍支持
C.陈独秀以高票入选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当时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D.职业外交家和实业家的入选反映了中国人民谋求独立、发展的愿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技巧演练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曾国藩的洋务思想最早起萌于咸丰十年。《北京条约》刚刚换约,俄国公使表示,愿派兵船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曾国藩复奏认为,这是洋人主动向清政府表示和好,朝廷应该抓紧这个难得机会,“将此两事妥为经划”,借以搞好同西方列强,尤其美、俄两国的关系,这样,“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

两年后,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日记中写道:“与幕府诸君畅谈,眉生言及(夷)务,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即内地民人处处媚(夷)艳(夷)而鄙华、借(夷)而压华,虽极可恨可恶,而远识者尚不宜在此等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学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

——摘编自朱亚洲《曾国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曾国藩的洋务思想。

2017-06-21更新 | 28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青州市2017年高考热身训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国势孱弱颓废,吴汝纶认识到“此时国力极弱,由于上下无人”。他认为“西力东渐,不改用西人公学而守腐败旧法,则国必亡”。……戊戌变法,光绪帝下诏科举不用八股,吴汝纶为之击节,“端节诏书,径废时文,五百年旧习,一旦廓清,为之一快”。他进一步主张:“窃谓废去时文,直应废去科举,不复以文字取士。"对于新的取士办法,他也做出设想,即是“举世大兴西学,专用西人为师,即由学校考取高才,举而用之,庶不致鱼龙混杂”。作为过渡的办法,“西学未兴之前,中国文学亦由学校选取”。……去世前不久,仍有如下言论“论者往往谬分大清与中国为二,不知大清事去,即寰宇内无复有中国”。

——摘编自李琳琦《吴汝纶力倡废除科举的内在动因及其体主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吴汝纶主张废除科举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吴汝纶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孙中山病逝后,有人发表文章,认为孙中山与华盛顿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理所当然也应尊为“国父”。将孙中山和华盛顿并称为“东西两国父”是因为他们(     
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著名领袖                  ②都推翻了封建帝制
③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缔造者                    ④都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每逢“五一”和“十一”这样的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巨幅画像遥相面对。孙先生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关键是
A.组建同盟会B.领导黄花岗起义
C.领导武昌起义取得成功D.创建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2011-09-01更新 | 4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高二暑假作业(四)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