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坚持反清斗争的基础上,探索变革“国体”、改变“民生”应达到的目标。孙中山在开展革命活动之初就意识到联合其他力量的重要性。1895年,他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指出,宣传工作必须“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组织工作必须“随时随地,物色贤材”,把目光投向士大夫不屑一顾的“平民”。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身当百难之冲,为举世所非笑唾骂,一败再败,而犹冒猛进”,不少曾经的同盟会成员被消磨了斗志,孙中山却始终坚持“未尝稍懈松弛的奋斗精神”,最终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

——摘编自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材料二   五四运动爆发前,孙中山在其领导的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些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孙中山得知北洋军警无理逮捕32名爱国学生时,随即挺身而出进行营救,被捕学生很快获得释放。1919年5月6日凌晨,孙中山对《民国日报》报道的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爱国反帝的行为嘉许不已,并指示:“《民国日报》要大力宣传报道北京学生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立即组织发动上海学生起来响应,首先是复旦大学。”不久,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摘编自傅绍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推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为辛亥革命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前后孙中山为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所采取的行动,并指出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023-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