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发展了三民主义的民主革命纲领,在坚持反清斗争的基础上,探索变革“国体”、改变“民生”应达到的目标。孙中山在开展革命活动之初就意识到联合其他力量的重要性。1895年,他在《香港兴中会章程》中指出,宣传工作必须“联智愚为一心,合遐迩为一德”,组织工作必须“随时随地,物色贤材”,把目光投向士大夫不屑一顾的“平民”。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孙中山“身当百难之冲,为举世所非笑唾骂,一败再败,而犹冒猛进”,不少曾经的同盟会成员被消磨了斗志,孙中山却始终坚持“未尝稍懈松弛的奋斗精神”,最终取得了武昌起义的成功。

——摘编自李坤睿《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探索》

材料二   五四运动爆发前,孙中山在其领导的上海《民国日报》上发表了一些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言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当孙中山得知北洋军警无理逮捕32名爱国学生时,随即挺身而出进行营救,被捕学生很快获得释放。1919年5月6日凌晨,孙中山对《民国日报》报道的北京学生游行示威爱国反帝的行为嘉许不已,并指示:“《民国日报》要大力宣传报道北京学生开展的反帝爱国运动,立即组织发动上海学生起来响应,首先是复旦大学。”不久,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

——摘编自傅绍昌《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推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为辛亥革命所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前后孙中山为推动五四运动的发展所采取的行动,并指出孙中山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
2023-03-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     
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
2022-09-11更新 | 1194次组卷 | 9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如表所示为1923~1924年孙中山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可用于说明,孙中山(     
言论出处
共产组织,甚至苏维埃制度,事实均不能引用于中国《孙文越飞宣言》(1923年)
俄国政府现行的政策—新经济政策,其主要点与应在中国实行的我的《建国方略》确是如出一辙的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答日本记者问

A.对国民革命方向摇摆不定
B.积极关注国际局势的变化
C.立足国情借鉴苏联的经验
D.强调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2022-07-13更新 | 51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清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政的核心是宪法。宪政是实行了民主政治和法治原则,以保障人民的权力和公民的权利为目的,创制宪法(立宪)、实施宪法(行宪)和维护宪法(护宪)、发展宪法(修宪)的政治行为的动作过程。

———季立东《“宪政即‘限政’思想”的思考》


(1)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限政”思想?体现了怎样的原则?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美是如何实践“限政”思想的?

材料二   1923129日,孙中山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军政时期即“以党建国”的暴力革命时期,训政时期即“以党治国”时期,宪政时期即“还政于民”时期。“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是孙中山设计的政治路线图。

材料三   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充满了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中国民主化的必由道路,中国人由于缺乏民主经验,空有宪法之名,但无法有效履行宪法,反而会被某一政治集团或强人利用。孙中山认为:“不经训政时代,则大多数之人民久经束缚,虽骤被解放,初不了知其活动之方式,非墨守其放弃责任之故习,即为人利用陷于反革命而不自知。”正是出于这种考虑,孙中山才设想出了这一理论。

反对者以胡适为代表:“我们可以明白中山先生的主张训政,只是因为他根本不信任中国人民参政的能力”;“人民需要的训练是宪法之下的公民生活。政府与党部诸公需要的训练是法治之下的政治生活。‘先知先觉’的政府诸公必须自己先用宪法来训练自己,裁制自己,然后可以希望训练国民走上共和的大路”;“绝少数的人把持政治的权利是永不会使民众得着现代政治的训练的。最有效的政治训练,是逐渐放开政权,使人民亲身参加政治里得到一点政治训练。说句老实话,学游泳的人必须先下水,学弹琴的人必须先有琴弹。宪政是宪政的最好训练。”

——凤凰网历史综合


(3)孙中山为创制宪法和维护宪法做了哪些努力?
(4)材料三中,关于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理论的评议,你同意哪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2022-04-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任务事迹
19世纪孙中山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两千年封建帝制”。
20世纪40年代赵一曼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民族英雄,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于19368月被捕就义。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世界著名科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材料二   孟晓婧,新疆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安检总站旅检二室的主任。20207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孟晓婧主动请缨,连续49天坚守在一线。她以精湛过硬的业务技能,多次查处空防安全隐患,不仅守护着航空安全门,更是保障旅客出入平安的机场守护者。202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并代表新疆劳模代表团在人民大会堂登台领奖接受表彰。


(1)根据材料一并所学知识,分析三位英雄模范各自生活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代劳动模范的价值。
2022-03-30更新 | 184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12年,孙中山介绍了欧美国家反垄断的情况并多次阚述了“节制私人资本’的思想观点。1924年,他建议要鼓励中小资本,但国家应该集中经营铁路、电力等行业的主张。由此可知,孙中山意在
A.推动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B.反对任何形式的行业垄断
C.改革中华民国的经济体制D.践行实业救国的探索之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12年,孙中山指出:“吾国民族生聚于东南而凋零于西北,致生聚之地人口有过剩之虞,凋零之区,物产无丰阜之望,两失其宜,甚非所以致富强之道。”这说明,孙中山(     
A.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B.主张迁移人口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C.具有区域协调发展思想D.要求发展西北实现民族共同富裕
2022-03-2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12年1月4日,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禁止株连通电》中提到:对“曾仕清廷”之人不可株连,不可以“嫌疑”二字滥用拘系。这一主张有利于
A.消除立宪派的影响B.推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
C.打击北洋军阀统治D.争取列强对革命的支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12年4-lO月,孙中山30多次提到“开放主义”与“开放门户政策”的问题,指出:“仆之意最好行开放主义,将条约修正,将治外法权收回。中国有主权,则无论何国之债皆可借,即外人之投资亦所不禁。”这表明孙中山
A.公开反对列强经济侵略B.实业救国愿望的迫切
C.完全信任北洋军阀政府D.对列强仍然抱有幻想
2022-02-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04年,孙中山发表《驳保皇报》一文,着力揭穿梁启超“名为保皇,实为革命”的虚伪性,明确宣布“革命、保皇二事”若水火不相容,必须“划清界限,不使混淆”。这篇文章(       
A.明确了民族主义的目标B.阐发了三民主义的内涵
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思想D.促进了革命思想的传播
2022-02-2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