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孙中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孙中山有着宽阔的世界视野,又十分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他的民族主义思想有一个异常突出的优点,就是十分重视民族平等。这说明孙中山(     
A.对民族团结高度重视B.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借鉴了中外优秀成果D.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2022-12-06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研究者认为,孙中山本来是“一个言必谈美国,大半生以美国为榜样的政治家”,但是,孙中山与美国多年打交道的经历以及美国对孙中山长期不冷不热的态度,使他对美国民主制的价值产生怀疑,从而反思自己过去的信仰与理念。从此,孙中山从一个辛亥革命初期中外条约体系的坚守者变成一个决心以革命手段废除不平等条约,推翻列强压迫的激进民族主义者。孙中山革命理念的变化
A.反映中国主要矛盾发生变化B.说明美国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C.体现孙中山对国情认识深化D.推动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指出:“厘定制定各种考试制度,以数选举制度之贫。”在制订《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鲜明地提出:“凡候选及任命官员,无论中央和地方,皆领经中央考试论定资格者方可。”由此可见,孙中山
A.将文官选拔制度推行到了全国B.延续了科举考试制度传统
C.建立了中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D.形成了近代文官选任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19年6月,孙中山在《复蔡若冰函》中说:“试观此数月来全国学生之奋起,何莫非新思想鼓荡陶镕之功?故文以为灌输学识,表示吾党根本之主张于全国,使国民有普遍之觉悟,异日时机成熟,一致奋起,除旧布新,此即吾党主义之大成功也。”材料表明孙中山
A.认为思想解放有利于革命B.倡导改组革命组织
C.借群众运动宣传革命理论D.积极支持学生运动
2021-10-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同时,还提出“我坚信,只有当中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人民才会更幸福,痛苦才会减轻”。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更以“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据此可知,孙中山
A.积极吸收国内外思想充实自身理论体系
B.将实现社会主义视为毕生的最高理想
C.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使命感
D.提出了适合国情的崭新革命道路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与保皇党进行论战时,孙中山针对保皇党成员将形容汤武革命的“天下归心”也用来形容华盛顿(称“十三州人民归心也”),明确予以批驳,华盛顿“为十三州国民之一分子,虽职有等差而分皆平等,同心-致以赴公义,固无所谓谁归心于谁也”。孙中山的批驳
A.强调了古今革命具有相通性B.意在论证反清民族革命的合理性
C.体现了其民权主义的精神内涵D.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缺乏群众基础
7 . 孙中山说:“盖以服从《临时约法》为服从民国之证据,余犹虑其不足信,故必令袁世凯宣誓遵守《约法》,矢志不贰,然后许其议和。故《临时约法》者,南北统一之条件,而民国所由构成也。”孙中山这一主张
A.有利于巩固民主共和的政体B.首开中国因人设法的先河
C.直接导致了民国社会动荡D.有效限制了袁世凯专制独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12年1月5日,孙中山在对外宣言中声明继续承认和保护外人的各项条约权利,强调“民国与世界各国政府人民之交际,此后必益求辑睦”。其意在
A.保障革命顺利开展B.促使列强保持中立
C.加强与世界的联系D.改变中国国际形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