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加试题】读马克思,感受其伟大思想与人格魅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上中学时,启蒙运动的精神已在学校传播。校长是他的历史老师,也是他家庭的朋友,被称为“康德哲学专家”。毕业时,马克思在一篇作文中写道:要选择一种建立在我们深信其正确的思想上的职业;选择一种能给我们提供广阔场所来为人类进行活动、接近共同目标,即完美境地的职业。……马克思认为,康德哲学乃是与法国革命相呼应的思想革命。在康德的哲学世界中,一个人不论做什么,总应该使其意志所遵循的准则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则。面对时代的转形移步与思想的起承转合,马克思借助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经济学,试图把社会主义从“乌托邦”的错误起点拯救出来。

——摘编自〔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等

材料二 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体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这种关系在这里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而这种说明之透彻和精辟,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做得到。欧文、圣西门、傅立叶的著作现在和将来都是有价值的,可是只有一个德国人才能攀登最高点,把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领域看得明白而且一览无遗,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的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

——引自恩格斯《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为〈民主周报〉作》


(1)结合所学,概述材料一中康德的思想观点,归纳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资本论》的理论贡献。综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矢志不渝的思想准则。
2022高二下·江苏南通·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这部著作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露了资本家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就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该著作是
A.《九十五条论纲》B.《宅地法》C.《共产党宣言》D.《资本论》
2022-03-12更新 | 34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之后,恩格斯指出:“自从世界上有资本家和工人以来,没有一本书像我们面前这本书那样,对于工人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一观点是基于《资本论》(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
C.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理论D.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甘地认为:“使印度贫困的,那是机器。印度的仇敌,是西方的物质文明。”而马克思则认为:“不列颠入侵者打碎了印度的手纺机,毁坏了它的手纺车……英国不管干了多少罪行,它造成这个革命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材料中甘地和马克思两人对英国殖民侵略的不同评价表明
A.印度贫困落后源自英国野蛮掠夺B.英国的殖民统治促进了印度发展
C.殖民侵略带来的影响具有双重性D.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马克思高度肯定卢梭关于私有制是造成人类不平等根源的论断,并且认为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这种趋势仍在不断加强,他认为实现人类平等的基础是消除私有制,推翻资产阶级社会的所有制,建立一个社会物质资料人人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知(     
A.卢梭反对资本主义财产私有制度B.启蒙运动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开展
C.启蒙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来源之一D.马克思继承并发展了卢梭的思想
2023-05-02更新 | 9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52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年出版的《资本论》第I卷,涉及1865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这说明马克思经济学
A.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B.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C.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D.直面资本生义现实问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历史”的观点,并结合史实加以论述。
8 . 由于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马克思多次遭到迫害和驱逐。下列空间地点中与马克思的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A.①——学习德国古典哲学,组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B.②——主编《德法年鉴》,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
C.③——创办“正义者同盟”,发表《法兰西内战》
D.④——开始《资本论》写作,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材料中马克思发现的规律属于
A.唯物史观B.剩余价值论
C.阶级斗争学说D.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08年《世界知识》杂志中的《欧洲:今年流行“马克思”》一文曾谈到:“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 《资本论》重新成为欧洲读者的宠儿,尤其是青年一代。”德国出版商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销售量相 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这一现象说明
A.欧洲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即将来临B.欧洲资本主义制度崩溃已成定局
C.马克思主义成为欧洲的主流思想D.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仍有现实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