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的对立,看到了统治着的社会本身中的破坏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马克思意在强调
A.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尖锐B.资产阶级的统治日益腐朽
C.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紧迫性D.重视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马克思深入研究经济学,首先致力于研读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这两个最重要的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著作。他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检查了这些经济学家的每一个命题,并把这些命题拿来同他所能得到的一切有关英法两国新近经济发展的资料进行比较。马克思相信,如果不实行进攻性的群众革命斗争来建立工人农民统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主义,他从来没有动摇过这个信念。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也不排除用和平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马克思并没有给共产主义定一个含糊不清的概念,他清晰地解释了将来决定共产主义时代经济和生活的一些原则。马克思对于那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显露出来的发展趋势,作了精密的科学分析,他的论述就是以这种分析为根据的。

——摘编自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归纳马克思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观因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揭露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秘密的是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法兰西内战》D.《唯物史观》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7-1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