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马克思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每一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市场是如此,精神的市场也是如此。”

“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摘编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的论述,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社会主义经济学家研究和思考经济问题的主要理论依据。马克思的思想和方法,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

—摘编自《历史·选修4》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材料二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列宁选集》第2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同列宁在共产主义革命问题上认识的差异。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的哪些实践活动体现了对共产主义理论的创新?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早在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对未来社会提出构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则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只有按照一个统一的大的计划协调地配置自己的生产力的社会,才能使工业在全国分布得最适合于它自身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经济发展是当时的时代要求。没有人会说当时的毛泽东是一个乌托邦的幻想主义者。因为当时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根本前提的这一基本观点。
——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分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不要以为,一说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一说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不是那么回事,两者都是手段。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建的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
⑵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⑶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是如何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道路的?
⑷综合上述材料,请就经典理论与科学实践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2017-1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届海南省陵水民族中学高三历史模拟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加试题】近代化的世界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对于《凡尔赛和约》,当时的法国人评价道:“①说它苛刻么,那太温厚了;②说它温厚么,又太苛刻了。”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的“两个发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和会的性质,并选择材料二中的一个观点加以阐述。(仅选择不阐述不得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历史选修6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它的重担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将不是一点点可怜而自私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我们的事业将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的《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国际歌》歌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在为人类谋福利方面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国际工人运动特点。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发生在更先进的工业社会,需要有相当发展的工人阶级和强大无产者的自觉。他曾认为俄国不具备爆发革命的条件。而中国由于其农业性质和农民人口占压倒优势,革命前景看起来就更加渺茫了,号召重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以适应中国国情的思想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大钊和列宁不同,李大钊把农民而不是城市工人看作革命变革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李大钊通过把中国社会叫无产者社会来证明他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作出转变的合理性。他认为,整个中国一直在遭受着资产阶级、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剥削,因此,被压迫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统一起来并反抗他们的剥削。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
(2)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重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
2019-04-17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渭南市2019年4月份教学质量检测(2)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克思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将发生在更先进的工业社会,需要有相当发展的工人阶级和强大无产者的自觉。他曾认为俄国不具备爆发革命的条件。而中国由于其农业性质和农民人口占压倒优势,革命前景看起来就更加渺茫了。号召重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以适应中国国情的思想家中最有影响的是李大钊。李大钊出生于农民家庭,但他在读书时就表现优秀,并最终成为一名大学老师。1919年五四运动后,他领导了在北京大学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和列宁不同,李大钊把农民而不是城市工人看作革命变革的先锋队。马克思主义强调工人阶级,但工人阶级在当时的中国人口只占一小部分,李大钊通过把中国社会叫无产者社会来证明他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立场作出转变的合理性。他认为,整个中国一直在遭受着资产阶级、西方工业化国家的剥削,因此,被压迫的中国人作为一个整体需要统一起来并反抗他们的剥削。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预言。
(2)根据材料,概括李大钊重述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主要观点。
2018-11-0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静宁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的重大研究成果。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恩格斯所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的涵义,简述体现在马克思身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1)根据材料一,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材料二表现了恩格斯怎样的品质?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中,你有何认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材料一   香港《明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评选”中胜出。
材料二   现在,越来越多的德国人也准备开始了解这位一百多年前的伟大的思想家。影响力逐步扩大的德国左翼党领袖拉方丹自然是马克思的坚定信徒。因为金融危机而焦头烂额的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也开始阅读《资本论》。如今已经数个月没有睡个安稳觉的施泰因布吕克,甚至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施泰因布吕克在接受德国《明镜周刊》杂志采访时说:“通常情况下,大家都承认马克思理论的相当一部分是不错的。”《汉堡晚报》则评论说:“马克思的魅力正在飞速增加。”——摘自《广州日报》
(1)材料一中说马克思在“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中胜出,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的哪些贡献?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
2010-05-28更新 | 7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福建师大附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