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李四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9-20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918年在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中国科学社总部由美国迁回国内。李四光这时从欧洲学成归国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在教学、研究园地里辛勤耕耘,取得了一些世界瞩目的成就。1922年5月,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全体会员大会上,李四光发表了著名学术演讲《中国第四纪冰川作用的证据》向瑞典地质学权威安特生发起挑战。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的其他重要贡献䗴科鉴定方法、地质力学的创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他还鼓励学生“不能为已成的学说压倒”要“为真理奋斗”,告诫他们,真正的做学问,既要尊重前人的研究成果,尊重事实根据,又要允许怀疑,提倡怀疑,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四光的科学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四光科学研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 . 明清以来的中国科学家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仍然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予窥其人……真北斗以南一人!……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

——《本草纲目·原序》

材料二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并勉励他:“你年纪这么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勉励他:“要努力学习,蔚为国用。”


(1)材料一中的“李君”指谁?他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勉励李四光“蔚为国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四光是否做到了。
2019-07-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人民版历史选修四人物评说练习:专题六测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刘源张(1925~2014),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质量管理之父”。20世纪50年代,留学美国的刘源张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祖国。回国后,他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将所学的质量管理理论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影响很大,被称为“工厂大夫”。1976年后,他倡导并积极推动建立严格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在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企业所取得的经验,经国务院采纳在全国企业推广,产生重大影响。1989年起他主持了“中国工业生产率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项目,提出工业企业定额制定准则,在企业应用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他提出的有关质量管理的理论曾获奖。他参与了2012年国务院颁布的《质量发展纲要》的起草和定稿工作,该《纲要》明确规定:“推动建设质量强国”。

——摘编自方莉等《少壮常怀强国志华巅犹抱济时心》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源张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源张、李四光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
2019-06-08更新 | 5200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Ⅰ)
4 . 1948年,在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上,李四光就其地质力学作了学术报告,从而使地质力学这一新学科正式载入史册。以下属于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的成就有
①对大块大陆运动的方向性提出假说
②创立了科化石鉴定的10条标准
③确定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
④发表《地质力学概论》一书,成为地质学的里程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8-06-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6章第3课 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我国西北、西南地区地震、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让人们不由想起了我国地质先驱——李四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四光生平。

材料二   下面为“新华夏系”山川构造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李四光的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四光的科学理论成功运用的事例。
2018-04-15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4) 第六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6 . 李四光说:“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对祖国的贡献主要在于
①为攀枝花钢厂选址
②找到大庆油田
③寻找铀矿资源
④预测和预防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7 . 被周恩来称为“中国人的光荣”和“一面旗帜”的科学家分别是。
A.苏步青、钱学森
B.李四光、竺可桢
C.詹天佑、李四光
D.詹天佑、钱学森
2018-03-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2018届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练习)

8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中国有没有石油的观点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3)依据上述材料和答案,当代社会主义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何启示?

2018-03-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四第五单元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测试)
9 . 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10 . 李四光从日本留学归国,曾被清廷授予“工科进士”,最早不会早于
A.1912年
B.1915年
C.1918年
D.1925年
2018-03-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选修四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单元测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