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文化遗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因整合剂等材料使用不当,对古迹造成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A.加强科学研究B.避免自然灾害侵蚀C.强化立法保护D.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2022-07-02更新 | 250次组卷 | 2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菱湖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其突出的普遍价值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未来的人类。因此,我们对于世界遗产应当
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C.充分利用适度保护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2022-04-23更新 | 86次组卷 | 24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一单元 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测试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教堂是一个总是让人思考生与死、善与恶、功与过、真与假的所在。精神的力量比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更难以撼动,一代代建筑大师、艺术家乃至工匠,胸怀至诚的信仰,带着无比耐心用智慧浇灌出这座艺术宝库。即使对非教徒来说,圣彼得大教堂那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也是难以抗拒的。

——《圣彼得大教堂成就了贝尔尼尼》


(1)根据图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故宫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主要理由。
(2)观察图二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建筑部分及其设计者,并揭示大教堂和故宫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2021-04-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世界文化遗产阿旃陀石窟遗址(下图)始建于公元前2至1世纪,后来又大规模扩建、修饰。阿旃陀石窟的绘画和雕塑,属于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阿旃陀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不可能符合下列哪项标准
A.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B.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的特殊的见证
C.可作为一种建筑物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
D.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
2021-04-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由于世界遗产本身具有巨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价值,“申遗”热至今高烧不退。但按照《世界遗产公约》的严格规定,缔约国必须预先拟定一个世界遗产预备清单,开列本国此后_______准备申报为世界遗产的项目,送交世界遗产中心备案。然后在每年_______以前,从中挑选认为条件已经完全成熟的项目,提交正式的申报文本。下列填空正确的是
A.四到六年2月1日B.五到十年7月1日
C.五到十年2月1日D.四到六年7月1日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卢浮宫的历史始于13世纪初,起初是一座存放王室档案和珍宝的城堡。14世纪,被查理五世改为王宫并进行扩建。然而,在路易十四看来,即便扩建,卢浮宫仍不足以体现王权的尊严与荣光。于是,他斥巨资新建凡尔赛宫,卢浮宫不再是法国政治中心,但依旧是王室收藏艺术珍品的地方。1791年,国民议会宣布卢浮宫既是王室居所,也是汇集科学、艺术的纪念物以及公共教育的场所。次年,国民议会进一步宣布,卢浮宫将属于大众,成为公共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正式向公众开放。19世纪初,卢浮宫的扩建规模空前,在拿破仑的东征西伐中,被征服国家的大量艺术珍品变为卢浮宫的藏品。滑铁卢战役失败后,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仍然有很多掠夺而来的艺术珍品留在了卢浮宫。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特别重视利用各种平台与途径开展公民教育。为此,他们通过收藏并展示《自由引导人民》之类的作品,将卢浮宫打造为公民教育的重要场所。

——据吕一民《卢浮宫:“法国的象征与骄傲”》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大量珍贵文物以各种方式流出宫外。后来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在组织点查清宫物品时,发现清室复辟的企图。为杜绝这一妄想,委员会认为必须迅速成立故宫博物院。1925年,故宫博物院宣告建立,皇宫成了故宫,终于向平民百姓开放。此后,国民政府组织人员整理、刊布清宫档案,共出版各类档案书刊达50余种,300多册,1200万字,同时也产生了我国近代第一批从事历史档案工作的专业队伍。抗战爆发后,故宫博物院数十万件文物,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南移西迁,文物基本无损,创造了人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前夕,故宫部分文物被转运台湾。1965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成立,至此,中国有了两个同根同源的故宫博物院。1995年,两岸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出版《国宝荟萃》,故宫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据郑欣淼《故宫博物院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19世纪卢浮宫博物馆的主要变化,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并简述抗战迄今故宫博物院的历史沿革。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故宫博物院与卢浮宫博物馆在人类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上所做出的共同贡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傍晚发生大火,其标志性尖顶在烈焰下倒塌。数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抢救,最终成功控制火势,保住圣母院的主体结构。16日早上,在大火燃烧了近15个小时后,巴黎消防员宣布火灾已全部扑灭。虽然主体建筑骨架和两座钟楼在大火中幸免于难,但圣母院的塔尖坍塌,三分之二的屋顶被毁。巴黎圣母院的重建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下列有关世界遗产保护说法错误的是
A.反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环境作任何改动
B.反对增加新的不协调的建筑
C.反对滥加假古董,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
D.要遵循真实性和发展性原则

8 . 长城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古代伟大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赠给联合国的礼品之一便是一幅以长城为图案的挂毯。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西汉在修复秦长城的基础上继续向西北大规模修筑长城。据《汉书》记载:“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万一千五百余里,乘塞列燧……(匈奴)攻之,而不能害。”“自敦煌西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往往起亭……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材料二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

材料三据《明史》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筑敌台三千,起居庸(关)至山海关,控守要害……边备大饬,敌不敢入犯”。长城沿线“九边生齿日繁,守备日固,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文,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举出汉武帝时期西汉除修筑长城之外向西北地区拓展的重大事件。

(2)嘉峪关魏晋墓砖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风貌,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什么重要历史信息?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的繁荣与西汉以来对西北的长期开拓有密切关系,参照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分析汉长城如何促进了西北地区的发展。

(3)参照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明中后期在处理汉蒙关系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4)参照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回答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2018-07-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五单元 中华文明的瑰宝 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图是上海外滩西侧的欧式风格建筑群。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外滩建筑群形成于近代,是上海百年历史的缩影。它突出说明近代上海具有怎样的特点
A.殖民主义色彩浓厚
B.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C.崇尚西方建筑文化
D.国际文化交流活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极大地促进了各国对的保护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
D.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8-07-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六 第一单元 人类共同的财富-世界文化遗产 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