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清代焦循在《花部农谭》中指出,“盖吴音繁缛,其曲虽极谐于律,而听者使未睹本文,无不茫然不知所谓,花部原本于元剧,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衢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焦循认为昆曲不受欢迎的主观因素是
A.内容生动,妇孺皆晓
B.唱词艰深,牺牲了戏剧性
C.音律慷慨,情感动人
D.形式繁缛,片面追求文学性
2 . 在昆曲演出的时候,“末”这一角色需要
A.能文善唱,扮相俊美
B.唱腔粗直,动作勇猛
C.涂抹花脸,诙谐滑稽
D.口齿清楚,伶俐
2019-06-24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四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6月历史试题
3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956年,新编《十五贯》的演出“救活了”濒于消亡的昆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听昆曲先得记熟曲文;自然,能够通晓曲文里的故实跟词藻那就尤其有味。这又岂是士大夫阶级以外的人所能办到的?当初编撰戏本子的人原来不曾为大众设想。

——叶圣陶《昆曲》(1934年)

材料二   (新编《十五贯》)删去了原作中的“宿命论”、“因果循环”以及“忠君”思想等……许多台词,都是重新写的,同样的意思,却换成了浅显平易的文言,使语言更加生动和口语化,增强了《十五贯》对于大众的适应性。

——刘遗伦《从昆曲〈十五贯〉的改编看新中国初年的戏剧改革》

材料三   《十五贯》所表现的这一案件,正是集中地反映了……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这对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的。

——黄源《昆曲〈十五贯〉编演始末》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分析《十五贯》重新编演前后的变化,完成下列表格(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比较项
时间
观众群体思想内涵表达方式
重新编演前        ▲                ▲        
重新编演后        ▲                ▲                ▲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昆曲极盛的起讫时间。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编《十五贯》让昆曲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原因。
4 .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魏良辅对昆腔进行改革,使昆腔具备“娴雅整肃,清俊温润”的新特点
B.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腔推上戏剧舞台
C.昆曲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合--离--合,双线平行”的稳定的剧本结构
D.片面地追求文学性和戏剧性,牺牲了旋律性、音乐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
2019-06-04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富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一旦消亡或流失,就无法恢复或再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世界上但凡伟大的民族都有一种高雅精致的表演艺术,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英国人有莎士比亚戏剧,俄国人有芭蕾,而中国毫无例外的是昆曲。昆曲是最能表现中国传统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一种艺术,能够把歌、舞、诗、戏糅合在一起的一种表演形式。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宣布第一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其中就包括昆曲。

——摘编自《中国五大文化遗产的前世今生》

材料二   近年来,各地“申遗”呈现出哄抢态势。曾经,一个“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六个省去争;一个“梁祝故里”,有十几个城市虎视眈眈……很少有人搭理的文化遗产,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香饽饽。一方面,是削尖脑袋拼命想挤进国家级“遗产名录”,另一方面,是对一些文化遗产的不断过度开发。比如,原生态或特定时期的某些生活形式,如“裸体拉纤”、“抢亲”等仪式或风俗在一些地方被滥用,为了迎合游客口味,甚至加入了许多不健康内容。破坏性建设、掠夺性开发、企业式经营等现象已成为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新难点。

——据杨海波等《浅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昆曲被授予“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就上述问题谈谈你的建议。

2019-05-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5月2019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6 . 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2019-05-13更新 | 730次组卷 | 22卷引用:【县级联考】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德清县、安吉县三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7 .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魏良辅始创昆曲,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昆曲是现存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最古老的戏剧形态
③“娴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④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05-07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戏曲理论家张庚提出戏曲的“剧诗说”,认为“剧诗说”是其戏曲美学思想的核心。所谓剧诗,既指戏剧文学,包括戏剧的结构、人物塑造、语言等各个方面,也指从剧作到演出、从作家到演员,乃至整个舞台艺术,都要按照诗歌的意蕴和韵律进行整体的创造。从“剧诗”这一概念来审视昆曲,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昆曲是典型剧诗”的有
①精致、细腻,旋律缓慢、悠扬婉转的腔调
②与中国古典诗词一脉相承,古雅、华丽的曲词内容
③脚色体制的演员分工和相对多变的剧本结构
④程式化的表演手法与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 下面这种昆曲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被称为中国“近代百戏之祖”
B.它是中国戏曲的“活化石”
C.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
D.它是中国戏曲的“常青树”
2019-04-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求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男主人公的称为
A.生
B.旦
C.净
D.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