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判断
解析
| 共计 689 道试题
1 . 1型糖尿病(TID)主要由免疫介导胰岛B细胞的破坏而导致。研究表明,胰岛B细胞内发现的一种双链RNA(dsRNA)会导致TID.由于dsRNA一般只存在于病毒体内,因此早期研究认为TID与病毒感染有关。后期研究表明,这种dsRNA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而不是由病毒产生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胰岛B细胞中的dsRNA引发的1型糖尿病(TID)是体液免疫的结果
B.可以用合适的免疫抑制剂来缓解1型糖尿病(TID)的症状
C.胰岛B细胞中dsRNA的产生可能与基因转录后的错误加工有关
D.1型糖尿病(TID)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2 . 下丘脑是调节人睡眠、摄食等行为的重要结构,图1表示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过程。瘦素是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其在血液中的含量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含量正相关。

   

(1)在图1所示调节过程中,促醒肽可以看做是一种____。
A.激素B.神经递质C.细胞因子D.抗体

(2)瘦素和促醒肽的结构单位均为氨基酸,但二者的生理功能却不相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
A.控制二者释放的信号类型不同
B.释放二者的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同
C.合成二者的细胞器的结构不同
D.构成二者的氨基酸的序列不同

(3)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吃饱后不再有摄食欲望且容易犯困。请结合题干和已学知识做出解释:____
研究发现,不同浓度的血糖会对图1中“特定神经元”产生激活或抑制的效应,科学家测定了葡萄糖浓度对离体“特定神经元”膜电位的影响,得到了图2所示的结果(葡萄糖浓度改变一小段时间后,膜电位开始发生变化)。

   

(4)由图2可知,该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约为____mV;较高浓度的葡萄糖会____(促进/抑制)该神经元的兴奋性。
(5)当“特定神经元”处于图2阴影部分时,该神经元质膜上可能发生____。(编号选填)
①K+通道开放程度增大,K+外流增加
②Na+通道开放程度增大,Na+内流增加
③Na+-K+泵开始工作,泵进K+、泵出Na+
促醒肽发挥作用依赖质膜上的特定受体,控制该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引起睡眠障碍。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患睡眠障碍的拉布拉多犬家族(犬也有图1对应的调节过程),患病情况如图3所示。

   

(6)该睡眠障碍的犬表现为____(嗜睡/失眠)。
(7)该睡眠障碍是____(常/X/Y)染色体____(显/隐)性遗传病。
(8)在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3号犬的下列各细胞中,一定含有致病基因的细胞为____。(编号选填)
①肌肉细胞 ②卵原细胞 ③第一极体 ④第二极体 ⑤初级卵母细胞 ⑥次级卵母细胞 ⑦卵细胞
(9)若9号和10号犬交配,其后代不患该睡眠障碍的概率为____
人类除了正常的摄食行为,还存在挑食行为。挑食行为除了对特定食物的喜好外,还包括厌恶与过敏有关的食物。研究发现,与过敏有关的挑食是大脑对身体的保护,图4表示调控挑食行为的部分过程,其中IgE是一种抗体,白三烯是一种细胞因子。

   

(10)下列有关图4中“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
A.一般有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
B.一般有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参与细胞间的相互联络
C.细胞毒性T细胞会释放穿孔素、颗粒酶等发挥免疫功能
D.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

(11)结合题干和已学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过敏”的叙述,其中表述正确的是____。
A.过敏是异常免疫,属于一种症状比较轻微的自身免疫病
B.肥大细胞无特异性,所以过敏反应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
C.致敏状态的肥大细胞是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的重要环节
D.避免接触过敏原、服用抗组胺药,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过敏

(12)科学家用过敏原卵清蛋白(蛋清中的一种蛋白质)给小鼠免疫,然后让这些小鼠自由选择正常的饮用水和含蛋清的饮用水。结果发现,免疫过的小鼠避开了含蛋清的水,而未免疫的小鼠则更喜欢含蛋清的水。为验证该现象的产生是否符合图4所示的模型,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有____。(编号选填)
①用缺乏肥大细胞的小鼠进行上述实验
②用阻断白三烯合成的小鼠进行上述实验
③用无法产生IgE的小鼠进行上述实验
3 .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是相当复杂的.图1表示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和人体受寒冷刺激后的部分调节过程的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图2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模式(有甲、乙、丙三种模式)。结合图1、图2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在寒冷环境下,图1中激素除A增加以外____________(填字母)的分泌量明显增加,骨骼肌战栗以增加产热量,同时机体还可以通过一系列变化以减少散热。请写出寒冷刺激骨骼肌战栗的反射弧___________
(2)图1中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激素B,此调节方式属于图2中的___________模式。
(3)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2中___________模式调节的,当人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其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功能是___________
(4)下丘脑在人体稳态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与其功能相符的是__________。
①体温调节中枢②分泌抗利尿激素③人体渴觉中枢④血糖调节中枢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其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__________,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最终均使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在免疫学上都属于__________病。
4 .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控制骨骼肌收缩的关键结构,其形成机制见图。神经末梢释放的蛋白A与肌细胞膜蛋白Ⅰ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与膜蛋白M结合触发肌细胞内信号转导,使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的受体(AChR)在突触后膜成簇组装,最终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

回答下列问题: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异常的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者采用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患者AChR抗体,大部分呈阳性,少部分呈阴性。为何AChR抗体阴性者仍表现出肌无力症状?为探究该问题,研究者作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①假设一:此类型患者AChR基因突变,不能产生____________,使神经肌肉接头功能丧失,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患者AChR基因,结果显示基因未突变,在此基础上作出假设二。
②假设二:此类型患者存在____________的抗体,造成_____________,从而不能形成成熟的神经肌肉接头,导致肌无力。
为验证该假设,以健康人为对照,对此类型患者进行抗体检测,抗体检测结果符合预期。
③若想采用实验动物验证假设二提出的致病机制,你的研究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12 实验分析与探究(3大考向模型解题)-2024年高考生物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5 . 化妆品中的乳化剂可在某些人体内转化为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脸部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下图为由乳化剂转化而来的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过敏反应是指________。图示过程中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2分,用图中细胞名称表示)。
(2)初次接触过敏原时,B细胞被活化除细胞因子还包括两个刺激,分别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正常机体内抗体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中。
(3)过敏原与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后释放___________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__
(4)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过敏反应的一种免疫抑制剂。为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科研人员进行了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如图:
  
该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2024-04-07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都是免疫能力不足引起的疾病
B.易过敏体质者,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
C.艾滋病(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D.器官移植中,器官植入后发生的排斥反应是人体正常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反应
2024-04-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7 . cAMP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其结构式如图所示。cAMP对改善风湿性心脏病的心悸、气急、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ATP相比,cAMP少了两个特殊的化学键
B.图中A为腺苷,B为核糖与磷酸基团
C.ATP脱去的磷酸基团可以使蛋白质等分子磷酸化
D.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2024-04-0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五)
2024·河北·模拟预测
8 . CTLA-4全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其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表面,当它与树突状细胞等细胞表面的CD80/CD86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活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可接受B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呈递的抗原信号
B.活化后的T细胞可增殖、分化并分泌抗体
C.题干信息体现了正反馈调节过程
D.CTLA-4抑制剂可用于治疗某些自身免疫病
2024-04-0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猜题卷(七)
9 . 刚刚过去的秋冬季节,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让许多免疫力低下的人群防不胜防, 下图是支原体和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图解。

(1)能够摄取、处理、呈递抗原的,除DC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答两种)。
(2)DC细胞将处理后的抗原信息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会分泌________________作用于 B细胞,促进B细胞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 感染过一次支原体肺炎后,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再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氨溴索口服液可用于止咳,研究发现北沙参溶液可能也可以治疗病毒性肺炎造成的咳嗽,为了探究北沙参溶液是否具有比氨溴索口服液更好的止咳效果,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①将年龄、性别相同且生理状况相似的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甲、 乙、丙3组。
②取肺炎病毒气溶胶, 喷雾作用于甲、 乙、 丙小鼠鼻腔,使之感染成为病毒性肺炎小鼠后,分别测定并记录 1 小时内___________________,并对每组数据求平均值。
③接着连续两天在 10 点、16 点分别对甲组饲喂适量蒸馏水,对乙组饲喂_________________   对丙组饲喂__________________   其余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
④第三天10 点分别测定并记录1 小时内甲、乙、丙三组每只小鼠咳嗽的次数,并对每组数据求平均值。
⑤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a.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乙>丙,则说明北沙参溶液具有比氨溴索口服液更好的止咳效果;
b.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填“<”“>”或“=”),则说明北沙参溶液和氨溴索口服液的止咳效果相同;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北沙参溶液止咳效果弱于氨溴索口服液;
d. 若饲喂后咳嗽的次数甲=丙>乙,则说明北沙参溶液没有止咳效果。
10 .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其发生与鼻黏膜分泌的P物质有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原初次刺激特异性个体也会引起免疫反应
B.IgE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的表面不会直接引起过敏反应
C.P物质引起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张、黏膜水肿,会导致组织液减少
D.找出并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措施
2024-04-0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