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细胞自噬是真核生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稳机制。根据细胞内底物进入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以把细胞自噬分为巨自噬等方式,巨自噬过程如下图1所示,“抗蛇毒血清”中,中和蛇毒的物质主要是抗体,图2为浆细胞内“抗蛇毒血清”抗体的合成及分泌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是细胞中损坏的蛋白质或______________ 。自噬体由____________ 层磷脂分子构成,溶酶体与自噬体相互融合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是___________
(2)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可能____________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由于突变蛋白质在神经细胞中堆积而引起的神经系统失调症,提高细胞的自噬能力能治疗该类疾病,这是因为细胞自噬能____________
(3)探究“抗蛇毒血清”抗体的合成和分泌路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法。用放射性元素3H标记的____________培养马的浆细胞,可检测到出现放射性的具膜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膜面积基本不变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如果将3H替换成18O可行吗? ___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
2 .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如图为溶酶体的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它来源于高尔基体
B.e是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它的膜共含有两层磷脂分子
C.f的形成反映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结构特性
D.溶酶体分解后的部分产物可能通过耗能的方式排出细胞
3 . 在无任何相反压力时,渗透吸水会使细胞膨胀甚至破裂。下图是三种生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的不同机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等
B.原生生物通过收缩泡释放水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C.动物细胞避免渗透膨胀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D.三种生物细胞的细胞膜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4 . 有关mRNA疫苗的研究获得了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学家发现将mRNA中的尿嘧啶替换成假尿嘧啶进行碱基修饰后,作为新型疫苗可减少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使高效的mRNA疫苗研发成为可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假尿嘧啶替换可导致mRNA不容易被机体识别为抗原
B.mRNA疫苗需要通过机体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才能发挥作用
C.大量使用mRNA疫苗会改变病原体种群相应基因的基因频率
D.用脂质体微滴将mRNA疫苗送入细胞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5 . 图1表示人体内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其中a、b、c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器,图2表示该过程中部分结构的膜面积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a、b、c分别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B.图1中构成分泌蛋白的物质X最多有21种,b的产物没有生物活性
C.图2说明高尔基体与内质网和细胞膜之间没有相互转换
D.图1、图2所示变化都能体现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2023-11-09更新 | 241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得到原生质体需先用______________来处理白菜细胞和甘蓝细胞。
(2)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等,原生质体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
(3)和传统杂交技术相比,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
(4)两个原生质体发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
7 . 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在细胞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包括三个步骤:绿色荧光染料与膜上的蛋白质结合,细胞膜上呈现一定强度的绿色;激光照射猝灭(漂白)膜上部分绿色荧光;检测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实验过程如图甲,结果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说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
B.该实验过程也说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C.若改变实验温度猝灭部位荧光再现速率可能会改变
D.由实验结果可知漂白区域恢复足够长的时间荧光强度F2仍小于F1
8 . 胞间连丝见于所有的高等植物、某些低等植物以及真菌中。在有胞间连丝的植物中,大多数细胞间都有胞间连丝,胞质可在其间流动,使整个植物体成为共质体。胞间连丝分两种:初生胞间连丝是在形成细胞板时因内质网膜的插入而形成的;次生胞间连丝往往是在细胞趋向成熟的过程中由一些水解酶的作用使完整的细胞壁穿孔而形成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胞间连丝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胞间连丝的形成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植物体中两种胞间连丝的形成都只能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
C.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可能需要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参与
D.胞间连丝有利于相邻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交流,从而实现功能上的协调
2023-08-16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9 . 如图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A~C为正在进行相关物质的跨膜运输的三个区域。D处表示将某种药物包裹在磷脂分子构成的囊泡中送入细胞的过程。
      
(1)该图所示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称为______模型,图中的a是______
(2)研究表明,少部分水分子通过图中B以______方式进出细胞,而更多的水分子需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出细胞,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3)D处药物是______(填“水溶性”或“脂溶性”)的,其进入细胞的方式体现细胞膜具有______的特点。
(4)A处的载体蛋白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当载体蛋白将Na+顺浓度梯度运输进入细胞时,葡萄糖与Na+相伴随也进入细胞。此时,葡萄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_____。据图分析,C处的载体蛋白具有运输钠钾离子和______两种功能。
2023-08-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7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B.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
C.细胞膜塑形蛋白在合成过程中,动力都由线粒体提供
D.“分子垃圾袋”也属于生物膜结构,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