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当线粒体受损时,细胞可通过清理受损的线粒体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科研人员推测受损线粒体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此,科研人员利用绿色荧光标记迁移体,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根据迁移体中红绿荧光重叠情况来验证上述推测。回答下列问题。
(1)真核细胞内的_____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有关,“线粒体胞吐”过程中体现了细胞膜_____的特点。
(2)为进一步研究D蛋白和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对红色荧光标记了线粒体的细胞进行相应操作,检测迁移体中的红色荧光,操作及结果如图1和2。
   
图1结果表明,K蛋白的功能是_____。图2结果表明,D蛋白和K蛋白的关系及作用机理是_____
(3)研究表明,正常线粒体内膜两侧离子分布不均,形成线粒体膜电位,而受损线粒体的膜电位丧失或降低。科研人员构建了D蛋白基因敲除的细胞系,测定并计算经药物C处理的正常细胞和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的线粒体膜电位平均值,结果如下表。
细胞类型正常细胞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
细胞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荧光强度相对值)4.15.8
D蛋白基因敲除细胞系线粒体膜电位的平均值升高的原因是_____
2 . 细胞内几乎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是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开始。下图为细胞质中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输入细胞内各结构的过程。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①②这两种细胞器均含有__________(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该物质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为__________
(2)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通过__________转运的,穿过了__________层生物膜。蛋白质从胞质溶胶运入内质网、线粒体或叶绿体是由位于细胞器膜上的蛋白质转运体转运的。被转运的蛋白质分子通常必须伸展以穿过膜,体现了生物膜的__________特性。图示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穿过了__________层生物膜,该过程蛋白质的空间结构__________(填“发生”或“未发生”)改变。
(3)蛋白质从内质网或从生物膜系统的一个区室到另一个区室的转运是被转运囊泡摆渡的。囊泡可与不同的生物膜融合,因为生物膜结构的基本支架都是__________。这种运输方式依赖于生物膜结构的__________特点,该特点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
3 . 冰冻蚀刻技术是将在超低温下冻结的组织或细胞骤然断开,依照组织或细胞的断裂面制成复模,用于电镜观察的技术。科学家常用冰冻蚀刻技术观察细胞膜中蛋白质的分布和膜面结构。下图是正在进行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的细胞膜,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BF和PF侧均为磷脂层的疏水侧
B.因为 BS 侧分布有糖蛋白,所以 BS 侧表示细胞膜外侧
C.冰冻蚀刻技术冻结的细胞膜依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由图可知,蛋白质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2023-07-25更新 | 311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诊断生物试题
4 . 下图1所示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

   

(1)图1中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填“M”或“N”)侧,判断的依据是____
(2)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性,这是因为____
(3)图2中[3]___主要由_____组成,[2]的功能是______
(4)为研究细胞中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关系,细胞生物学家以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甲伞藻的A部分与乙伞藻的B部分(如图)嫁接在一起,发现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若切除这一帽状体,第二次长出的帽状体则与甲的帽状体形状相同。当伞藻的帽状体长到一定大小时,就不再继续长大,而是开始发生细胞分裂;在帽状体已经长出、核将要分裂时,将伞切去,核的分裂就受到抑制,直到新的帽状体再生出来,核才恢复分裂。

   

①你认为第一次长出的帽状体呈中间类型的原因是_____
②有人认为细胞开始分裂与细胞核质体积的比例有关,当细胞核的体积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值太小时,细胞就会发生分裂;反之,就不会发生分裂。请你利用伞藻设计一个补充实验,进一步证明上述假说_____
5 . 细胞既具有多样性,又具有统一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线粒体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
B.根据有无叶绿素可以区分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C.不同生物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取决于膜蛋白的数量
D.人类细胞与鼠细胞融合实验支持了“细胞膜结构具有统一性”的观点
6 .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物质或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的过程。细胞降解损伤或功能退化线粒体的过程如图所示。
   
(1)自噬体的膜来自____,溶酶体膜来自___________;自噬体和溶酶体能够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该特点在分子水平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_
(2)细胞自噬过程主要依赖于溶酶体内水解酶的作用,已知溶酶体内部pH在5.0左右,而细胞质基质中pH在7.0左右。若少量溶酶体破裂,水解酶溢出一般不会损伤细胞的原因是_____
(3)据题意推测,当细胞内养分供应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4)细胞通过图示过程对细胞内部结构所进行的调控,其意义是_____(答出2点)。
2023-07-1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7月期末生物试题
7 . 细胞自噬参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等多种生理过程。细胞通过自噬可以实现细胞本身的代谢需要和某些细胞器的更新,下图为细胞自噬过程示意图。
   
(1)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图中自噬体由__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被降解的结构)。
(2)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研究发现少量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通常不会造成细胞结构损伤,原因是___________。衰老或受损的线粒体等细胞器也可通过以上自噬过程被分解,对细胞而言,其意义是___________
(3)溶酶体内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自噬体内的物质被降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
2023-07-19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细胞增殖过程中,核膜解体形成分散的膜小泡。重建细胞核时,膜小泡聚集在单个染色体周围,通过其表面的膜整合蛋白形成核膜小泡,最终核膜小泡融合形成细胞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和末期
B.核膜解体形成的膜小泡几乎存在于整个有丝分裂过程
C.核膜小泡形成完整细胞核与生物膜的流动性密切相关
D.核膜重建后的细胞核中,核仁是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
2023-07-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9 . 已知松弛素能阻断细胞骨架的形成。若在室温下,分别用绿色荧光标记小鼠细胞膜蛋白、用红色荧光标记人细胞膜蛋白进行细胞融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刚融合时, 融合细胞的一半发绿色荧光, 另一半发红色荧光
B.若降低培养液的温度,两种细胞完全融合所需的时间将会延长
C.若在培养液中加入呼吸抑制剂,不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流动性
D.使用松弛素后,膜蛋白流动性增强可能与膜蛋白和细胞骨架的结合减弱有关
10 . 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膜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于以上事实,推测正确的是(       
A.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
B.信号序列的作用是引导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
C.内质网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D.用3H标记谷氨酸中R基上的羧基可追踪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
2023-07-15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