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TP不仅存在于细胞内部,而且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细胞外基质之中,称为eATP,eATP是细胞内的ATP通过胞吐等途径分泌到细胞外的。eATP作为一种信使分子,通过特定的信号转导机制参与细胞代谢、生长和发育过程的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根尖组织细胞中且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动物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eATP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结构特点。
(2)细胞内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水解直接提供能量的,但细胞内ATP的含量却能基本保持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探究eATP浓度对细胞胞吞的调节作用,某生物小组用特殊荧光染料对正常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进行染色(已知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能进行胞吞);再用不同浓度的eATP进行分组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细胞内囊泡的相对荧光强度,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eATP浓度/(mol·L-1050200400
相对荧光强度1.001.000.740.62
生长状态下的胡杨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能与eATP结合的_________________;分析表中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下列有关生物学上的“骨架”(或“支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B.生物膜的“骨架”是可以运动的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与细胞的运动、分裂、能量转化等都有关
D.在DNA的“骨架”上,每个脱氧核糖与一个碱基相连
2022-05-12更新 | 42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学段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3 .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结构简单、取材方便,是研究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最好材料。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将红细胞放入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涨破,当涨破的红细胞将内容物释放之后,其细胞膜又会重新封闭起来,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血影。涨破的细胞又能重新封闭起来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血影,去除部分膜蛋白,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如下:
(下表为不同试剂处理后的膜蛋白,“+”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

处理

膜蛋白种类

处理后红

细胞形态

血型糖蛋白

带 3 蛋白

带 4.1 蛋白

锚蛋白

血影蛋白

肌动蛋白

试剂甲

+

+

+

+

变得不规则

试剂乙

+

+

+

+

还能保持


根据以上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形态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
(3)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如镶在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贯穿。为了检测膜蛋白在膜上的分布位置,科学家设计了以下实验。(如图1所示)
将细胞分为三组:
甲组:不作处理;
乙组: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的细胞,此时胰蛋白酶不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丙组:先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再用胰蛋白酶处理完整细胞,此时胰蛋白酶能进入细胞。
分别提取、分离三组的膜蛋白,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
(注:控制消化处理的时间,使胰蛋白酶不能消化位于磷脂内部的蛋白质部分;电泳能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越小,迁移越快,反之则慢)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1-5号蛋白质中,如果有跨膜的水通道蛋白,最可能是_____(填编号),镶在膜内侧表面的蛋白质最可能是_______(填编号)。
2022-01-20更新 | 34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学段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考试(二模)生物试题
4 . 如图是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全过程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据图判断,无丝分裂过程中不需要进行DNA的复制
B.图中信息表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青蛙红细胞无丝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D.青蛙红细胞核DNA分子上具有合成青蛙血红蛋白的基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胞吞、胞吐、质壁分离及复原的过程都能体现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胆固醇、维生素D等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这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
C.图中①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D.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具有屏障作用
6 . 研究发现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合成都是从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开始,然后选择继续在细胞质或内质网上合成。下列关于载体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输同一物质进出同一细胞的载体蛋白种类相同,但数量不同
B.载体蛋白介导物质进出细胞时,其空间结构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C.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均取决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
D.载体蛋白继续在内质网上合成,经高尔基体再加工后转移至细胞膜上
7 . 如图所示,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吞噬细菌形成吞噬体,吞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在溶酶体水解酶的作用下,将细菌分解。表中所示的是细胞的部分细胞器化学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X

67

20

微量

细胞器Y

59

40

0

细胞器Z

60

0

39



(1)吞噬细胞对细菌的识别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填物质)有关,吞噬体的形成________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
(2)溶酶体和吞噬体融合形成吞噬溶酶体,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溶酶体除了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还能分解_____________
(3)溶酶体内水解酶是在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中合成,经相应结构加工后转至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中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该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填表中字母)供应能量。
(4)某些病原体进入细胞后未被溶酶体杀死,原因是这些病原体会破坏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少量水解酶从溶醇体内泄漏进入细胞质基质,不会引起细胞结构损伤;溶酶体酶进入核膜残缺的细胞核内,可分解细胞核内的物质。根据以上资料,你能得出哪些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
2021-09-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9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8 . 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状结构(如图),与真核细胞的信息传递有关,小窝蛋白是小窝的标志蛋白,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中其含量显著下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小窝的形成过程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B.小窝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后,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然后转运到细胞膜上成为膜蛋白
C.小窝蛋白分为三段,中间区段主要由疏水性的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余两段均位于细胞质基质中
D.小窝蛋白可能阻止细胞进行不正常的增殖
9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黑藻小叶替代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
B.在高倍镜下能观察到花生子叶中被苏丹IV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C.用细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细胞膜的流动性时,可用荧光染料标记膜蛋白
D.比较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时长,可多选取几个视野,统计各时期的细胞数
10 . 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很多植物需要合成和储存大量油类物质。油体是积累油类物质的结构,最初在内质网中一个分化的区域形成,主要储存甘油三酯。油体形成过程模式图如下所示,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滑面内质网是合成脂质的场所B.油体的形成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油体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油体膜的分子组成是脂质和蛋白质
2021-04-02更新 | 28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10月联合考试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