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如图是人体内不完整的细胞呼吸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能量主要由②途径提供
B.在有氧条件下,过程②③将受到抑制
C.过程④产生的ATP最多,过程③需要水的参与
D.细胞内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 . 体育运动大体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有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主要靠有氧呼吸供能,如慢跑。无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除进行有氧呼吸外,还会进行无氧呼吸,如短跑等。有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肌肉的耐力,还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无氧运动能够增加肌肉体积,增强肌肉力量。如图为有氧呼吸的某个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短跑时,产生的CO2具体部位是_______。而人体在慢跑时,消耗的氧气在细胞呼吸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H+沿着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成酶内部的通道流回线粒体基质,推动某物质(A)合成ATP,则A为_______。有的减肥药物能够增加线粒体内膜对H+的通透性,使得H+回渗到线粒体基质,推动ATP合成酶生成的ATP量减少,该药物能够加快体内有机物的消耗,但会严重危害健康,具体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氧呼吸是在无氧呼吸的基础上进化产生的,与无氧呼吸相比,从能量的角度分析,有氧呼吸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在进化地位上更为高等。
(4)为了研究细胞器的功能,某同学将动物肌肉组织置于适量的溶液A中,用组织捣碎机破碎细胞,再依次分离各细胞器。
①为保证细胞器的活性,该实验所用溶液A的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应与细胞质基质的相同。
②分离细胞器用到的方法是___________,沉淀出细胞核后,上清液在适宜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原因是此上清液中含有组分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26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黄帝内经·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中医理论认为,“气”的实质是人体活动时提供的能量。从中医角度看,“气衰”相当于西医中的“低血糖症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谷”中储存能量的物质都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
B.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产生“气”的同时都有CO2产生
C.出现“气衰”的症状是因为机体O2供应不足
D.出现气少症状时体内脂肪可转化为糖类
4 . 生物学研究中经常利用坐标曲线图构建数学模型来描述某些因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图甲和图乙是生物学中常见的曲线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表示O2浓度对酵母菌的呼吸速率的影响
B.图甲可表示酶量一定的情况下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
C.若图乙表示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则m点适合保存酶
D.若图乙表示放有绿色植物的密闭装置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则m点时装置中植物的光合速率最大
2022-10-2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细胞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由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并产生少量NADH。在乳酸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与NADH可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乳酸和NAD+。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分解为CO2与乙醛,乙醛与NADH再在相关酶的催化下转化为乙醇和NAD+。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乳酸菌细胞与酵母菌细胞中均存在NAD+向NADH转化的过程
B.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细胞中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酒精但无法合成ATP
C.乳酸菌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其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若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产生的CO2量与有氧条件相同,则无氧条件消耗葡萄糖量是有氧条件的2倍
2022-10-18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宜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9月联考生物试题
6 . 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  )
A.消耗的ATP不变
B.无氧呼吸增强
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
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
7 . 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中的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________
(2)请你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实验步骤:

①将_____________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9-06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9月月考生物月考试题
8 .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的细胞呼吸过程,其中 1 ~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和 2 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中
B.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细胞呼吸中耗氧量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之比为 1:1
C.2 和 3 过程都能产生大量 ATP
D.甲和乙分别代表丙酮酸和还原型辅酶 I
9 . 在植物叶肉细胞中会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过程,下面是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A~E为生理过程,请回答:

(1)上述A~E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B过程中突然减少CO2的供应,C5的含量短时间内将_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
(2)过程A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过程A为过程B提供的物质有____________。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探明了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 标记的14CO2____________(填场所)被C5固定后才能被还原。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共同阶段是________(填字母),该阶段反应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细胞呼吸过程中释放出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填字母)过程。
10 .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D.酵母菌细胞中的CO2一定在细胞器中产生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