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用测交的方法检验F1的基因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某种蟹(XY型性别决定)有三种体色:浅体色、中间体色和深体色,研究发现体色与其产生的色素化合物(非蛋白质类)有关,由一组等位基因TS、TZ、TQ决定,另一对等位基因B/b对蟹的存活有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相关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如下图。

某兴趣小组用甲(深体色雌性)、乙(中间体色雄性)、丙(浅体色雄性)为亲本进行了几组杂交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组别

杂交组合

成年子代表型及比例

组一

甲 深体色雌性×乙 中间体色雄性

深体色雌性:深体色雄性=2:1

组二

甲 深体色雌性×丙 浅体色雄性

深体色雌性:深体色雄性=2:1

组三

组一F1深体色雌性×组二F1深体色雄性

深体色雌性:中间体色雌性:深体色雄性:中间体色雄性=12:4:9:3

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螃蟹的体色的三个基因TS、TZ和TQ称为______,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它们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根据基因对此螃蟹体色的控制可以体现出,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______
(2)B、b与TS、TZ、TQ的遗传遵循______,原因是______
(3)三个亲本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成年螃蟹体色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
(4)若有一只深体色雌性蟹,能否用测交的方法判断其基因型?______,原因是______
(5)通过调查发现,在有天敌的水体中该螃蟹种群TZ基因频率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2 . 萝卜的花有白、红、紫三种颜色,该性状由遗传因子R、r控制。下表为三组不同类型植株之间的杂交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亲本

子代性状表现及数量

紫花×白花

紫花428,白花415

紫花×红花

紫花413,红花406

紫花×紫花

红花198,紫花396,白花202

A.白花、紫花、红花植株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rr,Rr、RR
B.白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白花,红花植株自交的后代均开红花
C.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所得的子代中,既不开红花也不开白花
D.可用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或红花植株杂交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3 . 某植物的高茎和矮茎受等位基因D/d控制,种子的圆粒和皱粒受等位基因E/e控制,某研究小组为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关系,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关于茎的高度和种子的形状这两对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D/d和E/e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1)的基础上对图中出现的实验结果作出一种合理的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孟德尔杂交实验,以图示过程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杂交实验对该假说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高茎圆粒植株自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另一研究小组在重复该实验时,发现F2中出现了较少的高茎皱粒和矮茎圆粒植株,二者所占比例相近,则这两种植株的出现最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某哺乳动物长尾(A)对短尾(a)为显性,毛色的黄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雄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让长尾白色雌性与长尾白色雄性杂交,F1长尾黄色雌性:长尾白色雄性:短尾黄色雌性:短尾白色雄性=3:3:1:1。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该种群中白色雌性个体数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雄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无论毛色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F1中长尾黄色雌个体产生ab卵细胞的概率为________
(3)若F1中黄色个体与白色个体杂交,F2的表现及比例型为_____________(只考虑体色)。若F1所有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4)现有一只白色雄性个体,请你设计一次杂交实验,鉴定白色雄性个体的毛色基因组成(写出设计思路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种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翅膀的黑色与灰色、长翅与短翅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有两种基因型纯合的受精卵不能发育。选取一对灰色长翅的雌雄昆虫进行杂交实验,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F1

黑色长翅

灰色长翅

黑色短翅

灰色短翅

雌虫/只

0

61

0

10

雄虫/只

31

30

11

0


(1)控制翅色的基因A、a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2)雌雄亲本昆虫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无法存活。
(3)选取F1中的灰色短翅雌虫、黑色长翅雄虫随机交配,理论上子代个体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子代中黑色短翅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4)若要鉴定某只灰色长翅雌虫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的雄虫与之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
6 . 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可采用的方法是(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度
④检验杂种F1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测交、杂交、测交
7 . 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用基因型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育种实验的过程。植株X为____倍体,其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秋水仙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表示用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连续测交两代的结果。A的基因型是_________,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___定律。
(3)番茄的正常叶(T)对马铃薯叶(t)为显性。科学家发现一株正常叶但6号染色体为三体(6号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B(纯合子,植株能正常发育并繁殖后代)。植株B所发生的变异属于________,在B的体细胞中最多含_____条染色体。用B作母本、马铃薯叶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理论上F1中三体植株(C)和二倍体植株的数量比为_____
2021-03-20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荥阳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生物慢班试题
8 . 某二倍体植物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红花(R)对白花(r)为显性。基因M、m与基因R、r在2号染色体上,基因H、h在4号染色体上。现有一宽叶红花突变体,推测其体细胞内与该表现型相对应的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其他同源染色体数目及结构正常。现只有各种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植株可供选择,请设计一步杂交实验,确定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是哪一种。(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

实验步骤:①________
②观察、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结果预测:
Ⅰ.若_____,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Ⅱ.若_____,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Ⅲ.若_____,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9 . 亚洲瓢虫的鞘翅呈现色彩丰富的斑点,鞘翅的黑缘型、均色型和黄底型分别由SASA、SESE和ss控制。为研究鞘翅色彩的遗传特点,用三组亚洲瓢虫进行杂交试验,F1自由交配得F2,其结果如下表:
杂交
组合
亲本子一代子二代
均色型×黄底型新类型一均色型:新类型一:黄底型 = 1:2:1
黑缘型×黄底型新类型二黑缘型:新类型二:黄底型 = 1:2:1
新类型一×新类型二黄底型:新类型一:新类型二:新类型三 = 1:1:1:1

(1)欲确定子一代新类型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需对其进行____________
(2)已知控制鞘翅的色彩斑点的基因均由s基因突变而来,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的特点。若只考虑鞘翅的色彩斑点由SA、S和 s基因决定,则与之相关的瓢虫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种,表现型有___种。          
(3)根据甲、乙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分析,子一代全为新类型,子二代出现图中不同表现型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_分离。
(4)丙组的子一代进行自由交配,在子二代中出现新类型的概率为__________。欲测定新类型三的基因型,可将其与表现型为______瓢虫测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则新类型三为杂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这个过程______
2020-07-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山河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