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2019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外有包膜,可以通过膜融合进入宿主细胞。其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直接指导表达出RNA聚合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OVID-19外有包膜,其侵入细胞的方式和T2噬菌体不同
B.上述翻译过程所需要的核糖体、原料和能量都来自于宿主细胞
C.COVID-19增殖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宿主细胞不完全相同
D.人体细胞中COVID-19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与HIV的相同
2 . 新冠病毒的表面有许多棘突蛋白,这是它们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棘突蛋白通过其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然后进入细胞。因此,干扰这种相互作用,是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重要策略,起到治疗和预防性保护的作用,科研人员据此原理设计出了与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紧密结合的小型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BD和ACE2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B.新冠病毒结构非常简单,需要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合成自身的结构
C.棘突蛋白空间结构的形成可能与氨基酸之间形成氢键有关
D.科研人员设计的小型蛋白与ACE2受体的空间结构可能类似
3 . IFN-I是机体被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类干扰素,具有广抗病毒活性,已被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研究人员对新冠患者的病情与IFN-I的相关性进行了3项独立的研究,结果如下。
研究①:危重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不到或仅有微量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能检测到IFN-I。
研究②:10.2%的危重症患者体内检测到抗IFN-I的抗体,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轻症患者血清中未检测到该种抗体,血清中检测到IFN-I。
研究③:3.5%危重症患者存在IFN-I合成的相关基因缺陷,血清中检测不到IFN-I。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②中10.2%的危重症患者不能用IFN-I治疗
B.研究③中3.5%的危重症患者同时还患有自身免疫病
C.部分危重症患者的生理指标之一是血清中缺乏IFN-I
D.结果提示测定血清中的IFN-I含量有助于对症治疗新冠患者
2021-11-09更新 | 32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百校联盟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等)、病毒性肺炎(如新冠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都含有糖类且都不具有细胞核和细胞器
B.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以上三类肺炎均有效
5 . 研究发现,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也是一种包膜病毒,一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发生在棘突蛋白上,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该病毒发生了基因突变,已接种的疫苗已经失去作用
B.该病毒是RNA病毒,无细胞膜,不含磷脂分子
C.该病毒通过胞吞或膜融合的方式进入人体细胞
D.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该病毒外侧的刺突状结构
6 . 人感染2019-nCoV(冠状病毒)后常见体征有发热、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等,在较严重病例中,感染可导致肺炎。此外某些支原体和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肺炎。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支原体都不具备细胞核和细胞器
B.支原体和新冠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得到的碱基都是四种
C.细菌和新冠病毒的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抑制细胞壁合成的药物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均无效
7 . 固态脂质体纳米粒(SLN)是指粒径在10-1000nm,以固态天然或合成的磷脂、三酰甘油等组成的脂质体作为载体,将药物吸附或包裹于脂质膜中制成的新一代纳米粒给药系统(如下图)。目前,SLN也被选作新冠病毒mRNA疫苗的递送载体。下列有关SLN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LN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利用生物膜的流动性进行药物递送
B.SLN膜上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靶细胞从而实现药物的定向递送
C.SLN膜中若加入胆固醇可提高其稳定性以降低包裹药物的渗漏率
D.递送mRNA疫苗时,应将其置于图中乙处以避免mRNA被降解
8 . 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预防新冠病毒感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要增强免疫效果需再次接种
2021-06-17更新 | 7977次组卷 | 5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生物试题
9 . 2019年底,新冠肺炎在我国大面积流行。病原体为一种新型RNA冠状病毒,即2019-nCoV。科研人员以病毒表面S蛋白作为主要的病毒抗原,拟利用基因工程研制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用于接种预防。图1表示病毒S蛋白的基因,图2表示取自真菌细胞的质粒PcMV及其上部分限制酶切位点,图3表示疫苗制作的简要操作流程。


(1)图3中步骤①所需要的酶和原料是________。步骤②需要的酶是限制酶和__________
(2)图1中不能选择EcoRI和AccI两种限制酶切割S蛋白基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现在科研人员已经可以根据需要在目的基因两端添加需要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序列,但是一般不在目的基因的两端添加同一种酶切位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两种酶且位点序列添加在S蛋白基因的左右两端(考虑转录的方向)应分别选择__________________
(3)PcMV质粒上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表达载体导入动物细胞中进行培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检验表达的S蛋白是否与病毒S蛋白有相同的免疫反应特性,可用S蛋白与新冠病毒肺炎康复患者血清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检测。
2021-06-14更新 | 32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三3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糖皮质激素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受下丘脑调控,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人和动物受到创伤、精神紧张等应激刺激时,糖皮质激素的含量会迅速增加,相关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请回答问题:

(1)腺体A的名称________,其具有图中________激素的受体,体现了激素调节具有________特点。
(2)生活中,有人长期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的人易口渴,渴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该渴觉的形成过程是________
(3)国家《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提出,对于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可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请你分析不能较大剂量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原因,可能是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