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新型冠状病毒及相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6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镰状细胞贫血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
B.新型冠状病毒的RNA上发生的碱基的改变可以称为基因突变
C.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不能自发产生
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 . 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主要包含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等几种方法。其中利用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核酸序列是最常用的方法。RT-PCR是将逆转录(RT)、PCR以及荧光标记等相结合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抗体检测方法相比,核酸检测能够检测到早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B.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PCR的模板实际上是逆转录得到的cDNA
C.利用上述技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时,逆转录酶在每次循环中都能够发挥作用
D.RT-PCR反应中需加入样品、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引物、逆转录酶等
3 . 人体肺炎可以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双球菌和曲霉菌都可以使人体患肺炎。下列有关这三种病原微生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都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
C.都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D.组成成分中都包含蛋白质和核酸
4 . 腺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可用于将病毒改造并制备成疫苗。科研究员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转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使寄生到体细胞的腺病毒表达产生S蛋白,S蛋白进入血浆中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最终产生抗S蛋白的抗体,使人体获得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腺病毒基因和新冠病毒基因的组成单体不同
B.可以将新冠病毒的S蛋白基因直接转入腺病毒的基因组中
C.细胞合成S蛋白和抗S蛋白抗体的场所都是核糖体
D.S蛋白基因表达产生S蛋白的两个过程均以DNA为模板
5 . 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链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两者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具外套膜的正链单股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目前所有RNA 病毒中最大的,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的②、④过程为逆转录过程,需要RNA复制酶和核糖核苷酸的参与
B.新冠病毒与肺炎链球菌均需利用人体细胞内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翻译过程所需的rRNA、tRNA 均由病毒的+RNA转录形成
D.新冠病毒的+RNA复制产生子代+RNA的过程,消耗的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6 . mRNA疫苗是以病原体抗原蛋白对应的mRNA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方式递送至人体细胞内,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疫苗产品。新冠病毒为RNA病毒,下图表示某种新冠病毒mRNA疫苗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部分过程,其中Ⅰ~Ⅵ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物质,甲、乙表示细胞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器甲、乙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
B.与分子①相比,分子②可能发生空间结构、肽链长度、肽键数目的改变
C.新冠病毒中由A、G、T、C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D.新冠病毒mRNA疫苗包裹脂质体有利于疫苗进入细胞
2022-06-2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7 . 已有研究表明,新冠病毒表面具有多种蛋白,其中S蛋白能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其吸附并侵入细胞。人体对S蛋白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可与S蛋白结合,使病毒无法吸附到人体细胞表面而阻止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可检测到病毒抗体但检测不到病毒核酸
B.新冠病毒疫苗注射后有效的标志是能检测到相应抗体
C.新冠灭活疫苗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灭活的病毒,其中含有S蛋白
D.首次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使机体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种可增强免疫效果
2022-06-16更新 | 16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Vero细胞因不能合成抗病毒蛋白干扰素,因而广泛应用在病毒性疫苗生产上。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经细胞培养、新冠病毒灭活及提纯,可制成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ero细胞可为新冠病毒的大量繁殖提供保障,无需考虑培养液的营养物质是否充分
B.将新冠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后,需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适量血清以防止杂菌污染
C.进行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Vero细胞
D.每进行1次传代培养,培养瓶中的Vero细胞就经历1次细胞分裂
9 . 面对新冠疫情,我国一直坚持严格防控措施,“零容忍”彰显人民立场制度优势。坚持中高风险地区的大面积核酸检测、适龄人群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是严格防控的主要措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常采用RT-PCR检测法,技术流程如下图,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步骤。

(1)步骤①④需要的酶分别是________,若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的过程中消耗了126个引物分子,则该过程DNA扩增了________次。
(2)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__,如果该步骤出现失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
(3)图中的基因探针5’末端连接荧光基团(R),3’末端连接淬灭剂(Q)。当探针完整时,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Q吸收而不发荧光。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在定量PCR扩增过程中,随PCR扩增次数的增加,荧光信号________(填“逐渐增强”“逐渐减弱”或“不变”)。
(4)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抗体检测的原理是________。对某人进行检测时发现,其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呈阳性,原因可能是________
(5)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是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灭活的含义是________
2022-06-16更新 | 3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题
10 . 新冠疫情出现后,病毒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检测新冠病毒RNA(核酸检测)可以采取RT-PCR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先以病毒RNA为模板合成cDNA,这一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再通过PCR技术扩增相应的DNA片段。根据检测结果判断被检测者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2)为了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______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______
(3)某人同时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检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抗体),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而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说明______(答出1种情况即可);若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______
(4)常见的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蛋白疫苗和重组疫苗等。已知某种病毒的特异性蛋白S(具有抗原性)的编码序列(目的基因)。为了制备蛋白疫苗,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大量蛋白S。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是______
2022-06-09更新 | 14573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四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