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食物匮乏和美食向往推动人们不断探索可食用生物,如马铃薯块茎因淀粉含量高可作主粮,但发芽的块茎含高浓度龙葵素,它是一种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剂;大型真菌营养丰富,但毒蕈中的毒蕈碱是乙酰胆碱的类似物,鹅膏毒肽是一种RNA聚合酶抑制剂。
龙葵素和毒蕈碱中毒者腺体分泌增强,常见呕吐、腹泻等症状。鹅膏毒肽能够被消化道吸收,进入肝细胞后与RNA聚合酶相结合,造成肝损伤,肝损伤患者会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和胆红素升高等症状。
1.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但不能催化分解毒蕈碱。支配唾液腺的传出神经元通过分泌乙酰胆碱传递兴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龙葵素中毒者和毒蕈碱中毒者的唾液分泌量都会减少
B.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唾液分泌
C.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唾液腺细胞之间是通过突触联系的
D.龙葵素增多会导致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
2.鹅膏毒肽与RNA聚合酶分离后被排进胆汁中,随胆汁流入小肠,在小肠处可被再次吸收,反复对肝脏造成损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成分的指标可反映肝功能是否正常
B.鹅膏毒肽中毒的治疗中要提防患者病情出现反复
C.鹅膏毒肽与RNA聚台酶结合首先影响翻译过程
D.鹅膏毒肽会使某些蛋白质合成受阻进而损害肝细胞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生物检测试卷
2 . 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多巴胺通过胞吐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
D.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抑制
3 . 在动物的神经系统内,既有依赖神经递质传递信号的化学突触(如图1,Ach为乙酰胆碱),也有以电流为信息载体的电突触(如图2,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密接触,缝隙接头是相通的离子通道)。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和图2可知,缝隙接头是电突触的结构基础;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缺少的结构是______。据此可推测与化学突触相比,电突触传递兴奋时具有的两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
(2)异搏定是一种抗心律异常的药物,为钙通道阻滞剂,能够减弱心肌收缩力。结合图1分析其作用机理为:异搏定会阻滞Ca2+内流,_______,从而影响突触处兴奋的传递,减弱心肌的收缩力
(3)对全身麻醉使用的麻醉药一般作用于人体的大脑,主要借助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使大脑失去知觉,以达到全身镇痛的效果。
①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GABA到突触间隙,经_______作用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GABA受体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
②突触前膜释放的GABA发挥完作用后,可能的去向有________,此时意识被动恢复。某项研究认为意识的恢复为主动恢复,即主管意识的下丘脑通过一系列反应,使含GABA受体的神经元________(填“抑制”或“去抑制”),从而加速意识的恢复。
2024-03-29更新 | 20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生物试题
4 . 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属于国家管控类药品)具有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MOPR是阿片类药物的受体)。长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MOPR蛋白磷酸化,导致MOPR脱敏,进而造成药物耐受。

      

(1)正常情况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cAMP浓度增加。胞内cAMP的作用是促进___,神经递质通过这种方式释放的意义是有利于___,提高兴奋传递的效率。
(2)据图1可知,阿片类药物主要成分与MOPR结合后,使细胞内cAMP浓度___(降低/增大),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P___(减少/增多),阻断兴奋的传递,进而发挥镇痛作用。
(3)β-榄香烯是从天然中草药植物温郁金中提取获得的化学物质。为探究β-榄香烯对阿片类药物耐受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将若干大鼠随机分为①对照组、②吗啡(阿片类药物)组、③0.7mg/kgβ-榄香烯组、④2.8mg/kgβ-榄香烯组和⑤艾芬地尔(可改善阿片类药物的耐受)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骨癌痛-慢性吗啡耐受模型,其中①②注射DMSO(一种药物溶剂,不会影响对阿片的耐受),其余各组注射溶于DMSO的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10d。每天对各组大鼠进行机械撤退阈值检测(将刺激仪接触大鼠左侧足底中部,在5s内最大可追加至60g力量,观察大鼠缩爪反应并记录机械撤退阈值),结果如图2所示:并在10d时测定各组大鼠脊髓背角组织细胞中cAMP和MOPR的含量,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β-榄香烯可改善大鼠阿片类药物(吗啡)耐受,低剂量的β-榄香烯效果___高剂量的β-榄香烯;图3实验结果说明,β-榄香烯的作用机理是β-榄香烯可通过促进___,抑制___,改善阿片类药物(吗啡)耐受。
2024-01-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抗抑郁药一般都通过作用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有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5-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活动正常进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5-羟色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下一个神经元中发挥调节作用
B.缺氧会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释放
C.抑郁症患者进行医学检查时可发现尿液中5-羟色胺排出量增加
D.实现不同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是突触小体
2024-01-2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
6 . 长时程增强作用是发生在两个神经元信号传输中的一种持久增强的现象,能够同步刺激两个神经元,作用机制如图所示。图中nNOS是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能以精氨酸为底物,利用氧生成NO和瓜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可与多种特异性受体结合
B.NO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突触前神经元,促进谷氨酸的释放
C.若用药物阻断N受体,长时程增强现象将不会发生
D.若抑制钙调蛋白活性,可能会导致长时程增强作用增强
2024-01-23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物试题
7 . 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当反射弧中的痛觉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神经冲动沿A神经元传至轴突末梢释放P物质与B神经元上的___________结合,引发B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并传至位于___________的痛觉中枢,产生痛觉。进而引发效应器做出反应,效应器通常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___________
(2)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试结合图示分析内啡肽镇痛的原理是:内啡肽促进A神经元K+外流__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神经元释放P物质,导致B神经元不能产生动作电位,阻止痛觉产生。
(3)受到惊吓时会导致人的尿失禁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的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此时,自主神经系统中的__________神经的活动占优势。
(4)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据图分析,吗啡镇痛的原理可能是与内啡肽竞争阿片受体,进而影响A神经元的功能,长期使用吗啡后可致欣快感而依赖成瘾,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吗啡则P物质的释放量会迅速___________,出现更强烈的痛觉等戒断综合征,研究表明,兴奋剂和毒品等大多是通过___________(结构)来起作用的。
2024-01-2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生物试题
8 . 长期使用毒品会使大脑的机能发生改变,可卡因(Cocaine)是一种已知的最容易上瘾物质之一,它可以通过调控多巴胺的含量水平刺激大脑皮层,并产生兴奋和愉悦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上的[       ] ____结合,从而引发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为____
(2)多巴胺作用完成后正常的去路是____,可卡因能够增强并延长对大脑的刺激,而产生“快感”,由图中信息分析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
(3)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来发挥作用的,除可卡因的作用机理,请推测其他种类的。毒品可能的作用机理有____(列出一种即可)。
(4)为研究毒品可卡因的危害,将受孕7天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处理检测项目对照组连续9天给予可卡因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
活胚胎数/胚胎总数(%)100766555
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0335579
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ug·L-16.77.510.012.5
以下分析合理的有____(多选)
A.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B.低剂量可卡因即可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C.可卡因因促进Bax含量增加,会导致脑细胞凋亡的程度增加
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2024-01-2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9 . 氯胺酮是静脉全麻药,其作用原理是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使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受体附近,不消耗细胞产生的ATP
C.长时间使用氯胺酮,可能会导致人的脑部神经细胞产生不可恢复的损伤
D.氯胺酮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10 .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甲、乙两只电表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传导及突触部位传递的情况。刺激部位和测量部位如图1所示,图2是图1某处兴奋时膜电位的变化图。已知药物X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电表指针向左偏转,图2中bc段由Na+内流所致
B.静息状态下,图2中a处膜电位为-70mV主要与K+外流有关
C.适宜电刺激N处,可判断兴奋在图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
D.用药物X处理后,适宜电刺激M处只有一只电表发生一次偏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