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药物对兴奋传导及传递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得的疾病,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分泌过度。多巴胺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分泌和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从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的方式为____。多巴胺分泌过多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会引起肌肉过度____(填“收缩”或“舒张”),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
(2)图中神经冲动只能从右往左传递的原因是____。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____大量内流,该过程中突触后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
(3)通常认为,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浓度过高会导致小儿表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目前,许多治疗药物(如匹莫齐特、硫必利等)已在临床中获得较好的疗效,请推测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至少写出两点)。

2 . 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抑郁症患者的5-HT水平较低。释放的5-HT发挥作用后,部分5-HT被膜上的5-HT转运体重吸收进入突触前神经元。氟西汀是一种抗抑郁药物,能抑制5-HT转运体的功能。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5-HT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
B.5-HT转运体位于突触前膜上,能识别并转运5-HT
C.氟西汀是通过促进5-HT的释放来改善抑郁症状的
D.5-HT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后,会引起大量内流
3 . 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其静息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一现象称为极化。受到刺激后,膜电位由原先的静息水平迅速减小,原先的极化状态取消,即为去极化。在相邻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时,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CaV)发挥着重要作用。CaV通过感受轴突末梢膜电位去极化,将电信号转换为钙离子内流,从而导致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外的Na+浓度比细胞内要高,K+浓度比细胞内要低,这是神经元能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基础。神经细胞内外Na+、K+浓度差的维持主要依赖于相应离子的____________(填物质运输方式),这种运输方式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影响CaV运输Ca2+速率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种)等。
(2)因人体内运动神经元受损而导致的疾病,称为运动神经元病(MND),其一种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谷氨酸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过度内流,导致神经元损伤。如图表示两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过程。

   

据图分析,谷氨酸是一种_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突触间隙中谷氨酸过多的可能原因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等。突触后膜上NMDA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
(3)结合题干及图示信息,请提出两点有助于延缓MND病程进展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2024-03-08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琼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全真模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4 . 药物甲是一种肌肉松弛剂,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突触,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软组织扭伤引起的肌肉酸痛和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肉痉挛等。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由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会引起肌肉收缩。若用如图所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验证药物甲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点处给予电刺激,a点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变正
B.若要验证药物甲的作用,应在b点处使用药物甲
C.药物甲的作用原理可能是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
D.药物甲可用作麻醉剂来减轻手术病人的疼痛
2024-03-0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五省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三2月开学联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疾病,其病因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免疫缺陷病
B.新斯的明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可用于缓解重症肌无力的症状
C.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增加肌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
D.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可增大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2024-03-0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阴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2月期初生物试题
6 . 肥胖不仅会引起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引起认知功能障碍,下图表示相关机制。已知肥胖导致外周产生过多游离的脂肪酸FFA、脂多糖LPS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等,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神经细胞。大量脂质进入细胞氧化会诱导线粒体产生过多自由基和膜脂氧化剂MDA。同时,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也抑制了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一系列因素导致脑内神经细胞中胰岛素信号传导功能减弱并发生胰岛素抵抗。请回答:

(1)正常情况下,胰岛素与神经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磷酸化从而引发信号转导,进一步促进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
(2)据图可知神经细胞膜的功能有_______(填字母)。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LPS与受体TLR结合后会促进JNK的表达,从而抑制_______,引发胰岛素抵抗。TNF-α、IL-6会促进_______分解,从而激活NF-kB信号通路引发胰岛素抵抗。
(4)大量游离的脂肪酸进入神经细胞的线粒体氧化分解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是_______
(5)前期的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抵抗状态,科学家推测高强度间歇训练可能是通过改变肝脏炎症来缓解胰岛素抵抗,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研究,研究主要步骤见下表,请补全表格:

实验步骤

简要的操作流程

适应性培养及初步分组

将30只5周龄雄性小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将上述小鼠分为对照组(NC)和高脂饮食模型组(HFD)。NC组饲喂普通饲料12周;HFD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

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建立

给HFD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通过检测①_______等筛选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的小鼠。

实验再分组

再将建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安静组(SED)和高强度间歇训练组(HIIT)。

运动训练

HIIT组进行8周高强度间歇性训练。运动期间②_______组用高脂饲料喂养,其他组用普通饲料喂养。

检测相关指标

用③_______技术检测相关炎症因子mRNA的含量,并通过一定的技术检测这些炎症因子的含量。
如果推测是正确的,则预期实验结果是④_______
7 . 去甲肾上腺素(NE)既是激素,又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为激素,NE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作为神经递质,主要由交感神经节后神经元和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和分泌。NE减少是抑郁症的重要病因。如图为某神经元分泌去甲肾上腺素的示意图,图中(一)代表抑制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NE的过程是受交感神经支配的神经—体液调节过程
B.NE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都消耗能量
C.若降低组织液中K+浓度,突触后膜上的动作电位峰值会减小,神经元的兴奋性会降低
D.抗抑郁剂可以抑制NE的回收,使突触间隙NE增多以达到抗抑郁效果
2024-02-29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开学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8 . 梭曼为高毒性的有机磷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被人畜吸收。为研究梭曼染毒的分子机制,科研人员将健康大鼠随机均分成三组,实验组每天使用不同浓度的小剂量梭曼进行染毒,与对照组置于相同环境下正常饲喂,分别对三组大鼠大脑皮层的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梭曼浓度(μg·kg-1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乙酰胆碱受体的mRNA表达量/%
10104.186
6138.589
注:乙酰胆碱可促进突触后膜)Na内流,乙酰胆碱酯酶可分解乙酰胆碱。
A.乙酰胆碱酯酶在细胞内合成,在内环境中起作用
B.过量的乙酰胆碱可能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基因表达量下降
C.健康小鼠梭曼染毒后神经细胞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升高
D.梭曼可通过影响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而具有神经毒性
9 . 兴奋导致海马锥细胞的突触小体内Ca²⁺浓度升高,促进突触前膜释放γ一氨基丁酸,但γ一氨基丁酸所产生的效应几秒后就会消失,研究发现该现象与内源性大麻素(2-AG)有关,其部分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γ一氨基丁酸可导致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变B.2-AG与受体结合能抑制 Ca²⁺的内流
C.图示表明兴奋可在突触处双向传递D.提高Ca²⁺含量可增强2-AG 的作用
2024-02-27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10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分泌过度。多巴胺是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分泌的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分泌和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多巴胺分泌过多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会引起肌肉过度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这一过程体现出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神经冲动只能从右往左传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_______大量内流,该过程中突触后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认为,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浓度过高会导致小儿表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目前,许多治疗药物(如匹莫齐特、硫必利等)已在临床中获得较好的疗效,请推测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