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9-10高一下·河北石家庄·期末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其呼吸和心跳正常,能大小便。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D.只有脊髓
2023-11-08更新 | 308次组卷 | 13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101中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人在情绪压抑的情况下,呼吸变慢、心跳减速是由于(  )
A.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B.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C.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D.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减弱
2023-10-20更新 | 421次组卷 | 77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育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B.脑神经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C.脑和它所发出的神经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D.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精彩纷呈,在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下列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过程涉及一系列的反射活动
B.自主神经系统不参与这个过程
C.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D.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2023-08-05更新 | 287次组卷 | 28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选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处理

心率/(次min-1)

正常情况

90

阻断副交感神经

180

阻断交感神经

70

A.副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脏搏动减慢
B.对心脏支配占优势的是副交感神经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率有协同作用
D.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2023-08-02更新 | 215次组卷 | 5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中枢神经系统对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中含有大量的神经元
C.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通常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调控
D.人体脊髓完整而脑部受到损伤时,不能完成膝跳反射
2023-06-08更新 | 9795次组卷 | 29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5)题。
对糖和脂肪的偏爱,竟源于肠道对大脑的驱动
在进化过程中,人类和动物进化出了多条营养感知通路,这些通路能激发人类对糖、脂的偏好,探究其中的机制将为相关代谢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糖和人造甜味剂进入口腔,都会激活味蕾上的甜味受体。人造甜味剂虽然能产生貌似糖的甜味,但效果却不能真正地代替“真糖”,在减少糖摄入、偏好方面的作用非常小。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呢?研究者进行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让野生型小鼠在甜度相当的人造甜味剂和葡萄糖之间进行选择。小鼠最初会以同样的速度从两个瓶子里喝水,接触两种选择24小时后,小鼠从含糖瓶子中喝水的次数多于人造甜味剂,到48小时,小鼠几乎只从含糖的瓶子里喝水。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进行此实验的结果与野生型小鼠大致相同依然可对糖产生强烈的行为偏好。深入研究发现,葡萄糖除了在舌头上产生甜味刺激外,还能直接作用于肠道,肠上皮的肠内分泌细胞(EEC)通过其细胞表面的SGLT1受体来接收糖信号,经迷走神经激活大脑中的cNST区域,导致不依赖味觉的糖摄入偏好产生。

沿着这个思路,研究者探究对高脂食品的“执迷不悟”是否也跟肠道有关。实验中观察到,相比于掺有脂肪的水,小鼠刚开始时更爱喝掺有人造甜味剂的水。然而品尝了几天后,小鼠对富含脂肪的水产生了强烈的偏好。通过监测小鼠的大脑活动,研究者锁定到了熟悉的区域——cNST。实验表明摄入脂肪后,肠道也是经迷走神经来激活cNST引起奖赏效应。
研究者发现敲除SGLT1受体不影响小鼠对脂肪的偏好,而敲除了EEC表面的特定GPR受体能阻断小鼠对脂肪的偏好。分别用脂肪和糖灌注小鼠的肠,检测迷走神经激活情况,发现迷走神经元中,一部分对糖、脂肪都有响应,另一部分只对脂肪有响应。前一类神经元被沉默后,小鼠对糖和脂肪的偏好均显著下降。而后一类神经元被沉默后,小鼠脂肪偏好性显著下降,而糖偏好性不受影响。
这些研究让我们对驱使人类和动物渴望糖、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或将为基于食欲调控的代谢病疗法提供新策略。
(1)糖或人造甜味剂进入小鼠的口腔,刺激甜味__________产生兴奋,经传入神经传到__________相关中枢,产生甜味觉。
(2)研究者还进行了如下的一系列实验,其中可以作为支持“糖通过肠道经迷走神经激活cNST引起糖的行为偏好”的实验证据有__________。
A.味蕾上的甜味受体缺乏型小鼠在口服葡萄糖后cNST神经元被激活
B.食用人造甜味剂的野生型小鼠cNST未观察到明显的激活效应
C.野生型小鼠的肠道直接注入葡萄糖和口服葡萄糖均能强烈地激活cNST
D.抑制野生型小鼠cNST神经元的激活会使小鼠失去对糖的行为偏好
(3)研究者在小鼠cNST区域注射阻断神经递质释放的药物,同时向小鼠提供人造甜味剂和脂肪,小鼠更多地取食__________
(4)综合文中信息,概括脂肪引起奖赏效应的途径。_______
(5)请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为饮食失调导致的肥胖、暴食症等人群提供一条治疗的思路。_______
8 .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它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
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
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减弱
2023-02-15更新 | 1274次组卷 | 120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9 . 某同学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当受到剧情中所扮演角色的惊吓时,会出现心跳加快、打寒颤、出冷汗、呼吸急促等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受到惊吓后,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下降,肌糖原转化为葡萄糖加剧
B.该同学受到惊吓后,打寒颤使产热增加,出冷汗使散热量增加
C.密室里的细节储存进了某同学大脑皮层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D.该同学进入安全地点后,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共同调节使呼吸平稳
2023-02-04更新 | 556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一模生物试题变式题6-10
单选题-单选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支配心脏的神经及其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阻断A神经和B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处理

效率(次/分)

正常时

90

仅阻断A神经

180

仅阻断B神经

70

A.神经A是副交感神经,可减慢心率
B.神经A和神经B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C.心脏受神经A和神经B共同支配
D.神经B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A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