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协助扩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盐碱地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种植耐盐碱植物是改良盐碱地的最佳措施之一。沙棘是一种耐盐碱植物,如图是沙棘细胞膜上部分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跨膜运输的方式,A、B、C代表膜上相应结构或物质)。

(1)沙棘细胞膜上的A结构是____,B结构是____
(2)图中属于被动运输方式的是____(填序号),以下物质与②运输方式相同的是____
A.丙氨酸     B.甘油     C.葡萄糖     D.苯     E.乙醇
(3)沙棘抗盐碱的原理是通过限制Na+进入细胞,并选择性吸收K+来维持组织细胞内的高K+浓度和低Na+浓度,以此保证细胞正常的生理代谢。由此推断,Na+和K+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
(4)细胞膜上还有C(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做____,其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具有的功能是____
2024-02-04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1月选科测试生物试题
2 . 盐胁迫是指生长在高盐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受到高渗透压外界溶液的影响生长受阻的现象。NaCl是引起盐胁迫的主要成分。高盐度环境下,植物细胞质中积累的Na+会抑制胞质酶的活性,因此植物根部细胞通过多种策略来降低细胞质中Na+浓度,从而降低盐胁迫的损害,部分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

(1)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却能够进出液泡,主要原因是液泡膜上存在_________。液泡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2)盐胁迫条件下,Na+通过载体蛋白A运出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该方式对于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是_________
(3)据图分析,盐胁迫条件下,植物根部细胞降低Na+毒害的策略有_________(答出两点)。
(4)研究发现,低温胁迫下膜脂会由液态变为凝胶态,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大,试分析低温冻害造成细胞代谢紊乱的一个原因_________
2023-11-24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11月期中生物试题
3 . 液泡是植物细胞中储存Ca2+的主要细胞器,Ca2+进入液泡的机理如图1所示。取某一植物的两个大小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花瓣细胞,将它们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如图2。
   
(1)图1中载体蛋白CAX既能运输H+也能运输Ca2+,则载体蛋白CAX________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特异性,生物体内的蛋白质除了具有上述功能以外,还具有哪些功能__________(说出两点即可)。
(2)液泡膜上的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若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则Ca2+通过CAX跨膜运输的速率将会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由图可知,H+进出液泡的跨膜运输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0-4分钟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_________。造成两曲线差异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
4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一种处在小肠环形轴壁上的毛状凸起物,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能促进小肠对葡萄糖、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研究发现,其膜上存在着从外界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两种载体蛋白:SGLT1(主动运输的载体蛋白)和GLUT2(协助扩散的载体蛋白),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
   
(1)细胞膜和细胞器膜、________等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
(2)由图分析可知,在较高的葡萄糖浓度下,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主要通过载体蛋白_______(填“SGLT1”或“GLUT2”)的作用,以_______方式来增加其吸收速率;另一种载体蛋白在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
(3)人体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进而调节其细胞内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是_______
(4)研究人员尝试用荧光分子标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膜蛋白,然后用高能激光束照射质膜的某一区域,使该区域内的荧光分子发生不可逆的破坏,这一区域称为光漂白区。继续观察,可以发现光漂白区逐渐重新出现荧光,光漂白区逐渐重新出现荧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的过程示意图,A、B、C、D、E为液体,①②为某种物质,请据图回答:
   
(1)假如物质②为葡萄糖,则其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___________
(2)图中________(填字母)构成了人体内环境;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字母)。
(3)在B中含有许多对酸碱缓冲物质,当肌肉产生的乳酸进入B中时,能与其中的________发生作用。机体对乳酸的这种处理,维持了内环境________的相对稳定,保证了细胞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4)某同学以清水、缓冲液(含Na2HPO4、K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5mL 0.1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实验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
a.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b.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作用。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解答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遗传性外分泌腺疾病,主要影响胃肠道和呼吸系统,通常具有慢性梗阻性肺部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和汗液电解质异常升高等特征。囊性纤维化发生的一种主要原因是患者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CFTR蛋白的功能发生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造成细菌感染。下图表示正常人和囊性纤维化患者的氯离子跨膜运输示意图。
   
(1)图中所示H2O的运输方式为______,H2O还可以通过______方式进出细胞,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______
(2)正常情况下,支气管上皮细胞在转运氯离子时,氯离子首先与CFTR蛋白结合,在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推动下,CFTR蛋白的____发生变化,从而将它所结合的氯离子转运到膜的另一侧。此过程中,氯离子只能与CFTR蛋白结合,原因是_____
(3)囊性纤维化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支气管中黏液增多,导致支气管反复感染和气道阻塞,呼吸急促。据图分析囊性纤维化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的原因是_____
(4)支气管上皮细胞运输氯离子的方式为_____,该运输方式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对保证细胞和个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____
(5)人工合成的仅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封闭球状结构称为脂质体,所有带电荷的分子不管它多小,都很难通过脂质体,即使脂质体外离子浓度很高。这是因为磷脂双分子层的内部是疏水的。缬氨霉素是一种十二肽的抗生素,若将它插入到脂质体的脂双层内,可使K+的运输速度提高100000倍,但却不能有效提高Na+的运输速率,由此可以得出:①______;②_______
7 . 研究表明,在盐胁迫下大量的Na+进入植物根部细胞,会抑制K+进入细胞,导致细胞中Na+/K+的比例异常,使细胞内的酶失活,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碱蓬等耐盐植物能够在盐胁迫逆境中正常生长,如图是耐盐植物根细胞参与抵抗盐胁迫有关的结构示意图,其根细胞生物膜两侧H+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碱地上大多数植物很难生长,主要原因是______,植物无法从土壤中获取充足的水分甚至萎蔫。
(2)耐盐植物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______,当盐浸入到根周围的环境时,Na+______方式顺浓度梯度大量进入根部细胞。据图分析,图示各结构中H+浓度分布存在差异,该差异主要由位于______上的H+-ATP泵转运H+来维持的。
(3)这种H+分布特点有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内的Na+浓度,从而减少Na+对胞内代谢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其作用机制______
(4)有人提出,耐盐碱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比一般水稻品种(生长在普通土壤上)的高。请利用质壁分离实验方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及预期结果)
非选择题-解答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科学研究发现,细胞进行主动运输主要以图1中的几种方式进行(图中a、b、c代表主动运输的三种类型,■、●、▲代表主动运输的离子或小分子)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2所示。图3是图2中Na+-K+泵的工作机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基膜上的Na+-K+泵由a、β两个亚基组成,请据图3概括Na+-K+系的作用过程:_________
(2)小肠腔面的S蛋白如何能够持续对葡萄糖进行逆浓度梯度的转运? _________。该方式属于图1中_________(填“a”“b”或“c”)类型的主动运输。从中体现的主动运输的意义是什么? _________
(3)最新研究表明,若肠腔葡萄糖浓度较高,葡萄糖主要通过载体蛋白(GLUT2)的协助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在协助扩散的同时,通过载体蛋白(SGLT1)的主动运输过程也在发生。但主动运输的载体(SGLT1)容易饱和,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动运输快数倍。现有各种敲除了某基因的小肠上皮细胞和正常小肠上皮细胞,请你设计实验步骤加以验证,并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
9 . 研究发现,当胃肠道遭受毒素入侵后,分布在肠嗜铬细胞膜上的Ca2+通道被激活,并释放大量5-羟色胺(5-HT),其周围的迷走神经感觉末梢能接收5-HT并将信号传送到脑干孤束核,脑干孤束核内的神经元一方面激活“厌恶中枢”,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另一方面激活脑干的呼吸中枢,通过调节负责膈肌和腹肌同时收缩的神经元,引发呕吐行为。我国科学家首次详细绘制出了小鼠从肠道到大脑的防御反应神经通路,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1)图中Ca2+进入肠嗜铬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迷走神经感觉末梢的特异性受体与5-HT结合后,产生兴奋,其膜电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2)食源性细菌被机体摄入后,会在宿主体内产生毒素,刺激机体的“厌恶中枢”,在______产生与“恶心”相关的厌恶性情绪,引发的呕吐行为可将摄入的有毒食物排出消化道。结合上述信息可知,由变质食物引发呕吐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
(3)研究发现,脑干孤束核中有多种神经元,其中只有表达速激肽基因的神经元(M)能接收到迷走神经传来的信息,并通过释放速激肽来传导信息。已知化学遗传学技术可特异性抑制M神经元,请以正常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
(4)临床研究发现,化疗药物会激活癌症患者与上述相同的神经通路。科研人员研发出针对化疗患者的抗恶心药物,结合上述信息试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______。(答出2点即可)
10 .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具有维持细胞形态、储存养料、调节细胞渗透吸水的作用。下图表示某生活在沿海滩涂植物的根部细胞液泡示意图。

注:NHX和H+-ATP泵是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
(1)液泡膜内部具有疏水性,水分子却能够进出液泡,主要原因是液泡膜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液泡膜对无机盐离子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细胞液中 H+浓度________________(填“ 高于” 或“ 低于” )细胞质基质中 H+浓度。这种差异主要由液泡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来维持。沿海滩涂生长的植物根部液泡可以通过图中所示方式增加液泡内 Na+的浓度,这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Na+转运到液泡内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低温胁迫下膜脂会由液态变为凝胶态,试分析低温冻害造成细胞代谢紊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