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特异性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57 道试题
1 . 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逆信息,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如下图。

   

(1)当NO含量较低时,NO通过途径______刺激突触前膜以_____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该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2)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发现,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使机体_____(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2 . 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细胞表面携带抗原信息的MHC蛋白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呼吸过程中琥珀酸积累,改变a-酮戊二酸与琥珀酸的比例,使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表达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
B.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有助于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的实现
C.提高黑色素瘤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有助于黑色素瘤细胞的清除
D.应用抗MHC蛋白抗体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手段
3 . CAR-T细胞疗法是通过设计CAR基因,并导入癌症患者的T细胞中,使其转化为CAR-T细胞,杀死特定肿瘤细胞的一种疗法。
(1)CAR-T细胞通过____肿瘤细胞的抗原,从而清除肿瘤细胞。CAR-T疗法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2)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B细胞成熟抗原(BCMA)选择性表达于包括MM肿瘤细胞在内的浆细胞表面,在人体主要器官的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科研人员从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分离出T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T细胞进行转化,构建新型针对BCMA的CAR-T细胞,对照组T细胞不做处理。选人骨髓瘤B细胞为靶细胞,进行CAR-T细胞杀伤实验,结果如表:两组细胞在不同效靶比时对靶细胞的杀伤效率比较(注:效靶比指的是T细胞与靶细胞的浓度比值)。

组别

效靶比

靶细胞凋亡率(%)

实验组

1:4

16.67

1:1

41.90

4:1

65.05

对照组

1:4

2.53

1:1

6.50

4:1

17.21

①根据以上结果,说明已经成功构建出靶向BCMA的CAR-T细胞,理由是____
②T细胞与肿瘤细胞发生反应的另一个关键特征是促炎症细胞因子(IFN-γ)的释放,让CAR-T细胞杀伤相同数量的靶细胞后检测IFN-γ的含量,若____,则进一步表明已经成功构建出相应的CAR-T细胞。
(3)CAR-T细胞无法进入肿瘤组织内部,对实体瘤治疗效果不佳。实体瘤组织的核心区缺氧,某种厌氧型细菌可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研究人员对该细菌进行改造获得工程菌,用于提高CAR-T的靶向性。

   

①由图1可知,工程菌定植在肿瘤的核心区并释放靶标分子,该分子可以____,将CAR-T细胞招募到肿瘤周围,使其发挥免疫功能。
②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叠加时显示为黄色荧光。科研人员用红色荧光蛋白标记CAR-T细胞,再将其与肿瘤细胞、靶标分子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检测荧光分布情况。结果显示____,说明靶标分子发挥功能。
③为进一步验证工程菌能否提高CAR-T的靶向性,研究人员向图2所示小鼠静脉注射CAR-T细胞,并在左侧肿瘤内单次注射工程菌。两周后发现双侧肿瘤生长均受到抑制,但左侧肿瘤的治疗效果更明显。请结合上述原理进行解释____
2024-03-11更新 | 6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4 . 注射的 mRNA 疫苗被树突状细胞吞噬后,在细胞内合成抗原(蛋白质)。经加工后的抗原可通过 MHCI和 MHCII呈递到细胞表面, 参与免疫反应,图中①~④为免疫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树突状细胞能加工、呈递抗原B.①为B细胞,分化为②后能产生抗体
C.③与①结合是激活①的第一个信号D.④为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
2024-03-10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5 . 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能清除肿瘤的细胞因子。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一,将编码细胞因子的mRNA与编码荧光素酶的mRNA连接,然后将重组mRNA注射到肿瘤模型鼠的实体瘤中,肿瘤中仅产生少量细胞因子;实验二,将上述mRNA改造修饰后,重复实验一,发现肿瘤荧光强度更高并且其他部位检测不到荧光;实验三,用修饰后的mRNA对肿瘤模型鼠注射治疗30天后,其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再移植同种肿瘤至原部位,肿瘤体积快速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测实验一模型鼠体内的部分重组mRNA可能被清除.
B.实验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mRNA指导合成了大量细胞因子
C.实验三结果表明原部位产生的攻击肿瘤细胞的抗体依然有效
D.肿瘤细胞清除过程中,细胞因子主要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2024-03-08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分子),其与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以减少损伤产生。为研究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维持中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血清中ALT含量可作为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给小鼠多次注射TIGIT是为了获得较多的记忆细胞
B.图甲中③过程需要添加抗生素,其目的是防止病毒污染
C.图乙结果可说明第3组小鼠的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D.图乙显示TIGIT单抗可有效避免乙肝模型鼠的肝细胞损伤
7 . 某些特定因素可诱发体内的抗体对胰岛素受体攻击,引发受体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该现象称为“胰岛素抵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T细胞无关
B.“胰岛素抵抗”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可能高于正常人
C.“胰岛素抵抗”者可能会出现多饮、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D.可通过口服免疫抑制药物来缓解“胰岛素抵抗”引发的症状
8 . 研究发现,TSLP在诱发过敏反应中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酮替芬可通过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有效抑制抗体对肥大细胞的吸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a、c分别是指细胞毒性T 细胞和浆细胞
B.TSLP 作为信息分子能间接促进细胞b增殖
C.细胞b的激活需要过敏原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刺激
D.酮替芬可有效治疗TSLP 诱发的过敏反应
9 . 人体体液免疫中,B细胞同时受到病原体和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并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增殖与分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与T细胞的来源相同,但成熟的场所不同
B.B细胞活化后,细胞中基因和mRNA的种类发生改变
C.活化的B细胞都能产生抗体,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D.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会继续增殖分化
2024-03-0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10 .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人体就会发生细胞免疫,如图为细胞免疫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均在胸腺中发育成熟
B.细胞因子能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细胞毒性T细胞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D.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将会维持
2024-03-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博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