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特异性免疫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免疫球蛋白G(IgG)是细胞外液中重要的抗体,IgG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通过四对二硫键相连接。H链和L链氨基端氨基酸的序列变化较大,此区域称为可变区,羧基端氨基酸的序列相对稳定,此区域称为恒定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浆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协作完成IgG的加工和分泌
B.可用³H标记合成IgG的氨基酸来追踪IgG在机体内的分布
C.酒精和高温会破坏IgG的二硫键和肽键,从而导致其变性失活
D.不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多种IgG,不同IgG可变区氨基酸的序列不同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校际质量检测联考调考生物试题
2 . 免疫系统具有区分“自我”与“非我”的能力,该能力与细胞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有关。在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靶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来对其进行识别和清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自身细胞表面MHC分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自身免疫病
B.细胞毒性T细胞不能将抗原信息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C.角膜中没有血管与淋巴管,理论上异体间进行角膜移植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D.癌细胞表面的MHC表达水平下降,有利于细胞毒性T细胞快速对其识别和攻击
2024-05-3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三模生物试题
3 . 长期精神压力可以引起炎症性肠病,相关机制如图所示,图中实线箭头表示促进或释放,虚线箭头表示部分细胞的变化。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出现消化不良、腹痛、发热等症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皮质激素对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
B.TNF可以促进某些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C.炎症性肠病患者发热可能由TNF刺激下丘脑相关神经引起
D.压力驱动下出现消化不良现象的原因可能由ACh抑制肠蠕动而导致
4 . 为降低乳腺癌治疗药物的副作用,科研人员尝试在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基础上,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过程如图1所示。

(1)本实验中,小鼠注射的特定抗原应取自_________
(2)步骤①常用方法包括_________融合法、电融合法和灭活病毒诱导法等。其中灭活病毒诱导融合的原理是: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_________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_________,细胞发生融合。
(3)步骤②的细胞必须经过步骤③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才能筛选得到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符合要求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杂交瘤细胞可采用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培养或进行______培养的方式进行扩大培养。
(4)研究发现,ADC在患者体内的作用如图2所示。

①单克隆抗体除可以运载药物外,还有_________等作用。(答出2点即可)
②ADC进入乳腺癌细胞后,细胞中的溶酶体可将其水解,释放出的药物最终作用于细胞核,可导致_________
(5)与直接使用抗肿瘤药物相比,构建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脾B淋巴细胞可产生一种抗体
B.细胞融合可使用灭活病毒,灭活病毒的抗原结构依然存在
C.细胞筛选和细胞融合时所用的培养液在成分上相同
D.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杂交瘤细胞会出现接触抑制的现象
6 . 存在于海马突触中的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能向突触前膜逆向传逆信息,这是生物体学习与记忆的基础,NO的含量不同会触发不同的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如下图。

   

(1)当NO含量较低时,NO通过途径______刺激突触前膜以_____方式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该释放方式的意义是_______。兴奋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此时突触后膜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这一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与记忆能力。
(2)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NO含量增加,进而引起学习效率下降。结合图示作用机制分析,NO含量增加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的原因是_____。(答出两点即可)
(3)研究发现,NO含量异常还会影响树突状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辅助性 T 细胞分泌免疫活性物质,使机体_____(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能力下降。
7 . 细胞毒性T细胞通常依赖细胞表面携带抗原信息的MHC蛋白来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线粒体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会导致细胞呼吸过程中琥珀酸积累,改变a-酮戊二酸与琥珀酸的比例,使肿瘤细胞表面MHC蛋白表达量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肿瘤细胞的清除还需要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作用
B.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内复合物CⅡ的功能有助于机体免疫自稳功能的实现
C.提高黑色素瘤细胞内a-酮戊二酸的含量有助于黑色素瘤细胞的清除
D.应用抗MHC蛋白抗体是治疗黑色素瘤的有效手段
8 . 淋巴细胞可产生多种能清除肿瘤的细胞因子。研究者进行了下列实验:实验一,将编码细胞因子的mRNA与编码荧光素酶的mRNA连接,然后将重组mRNA注射到肿瘤模型鼠的实体瘤中,肿瘤中仅产生少量细胞因子;实验二,将上述mRNA改造修饰后,重复实验一,发现肿瘤荧光强度更高并且其他部位检测不到荧光;实验三,用修饰后的mRNA对肿瘤模型鼠注射治疗30天后,其肿瘤得到有效控制,再移植同种肿瘤至原部位,肿瘤体积快速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推测实验一模型鼠体内的部分重组mRNA可能被清除.
B.实验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mRNA指导合成了大量细胞因子
C.实验三结果表明原部位产生的攻击肿瘤细胞的抗体依然有效
D.肿瘤细胞清除过程中,细胞因子主要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
2024-03-08更新 | 3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三3月高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9 . ThTC指的是经基因编辑技术改造后失去成瘤能力,但能自主分泌干扰素β(IFNβ)的一种新型治疗性肿瘤活疫苗,它能发挥阻断肿瘤生长且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等效用,其制备过程及作用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有(       

A.为避免ThTC被自身分泌的干扰素β攻击,需去除ThTC的干扰素β受体
B.ThTC分泌的干扰素β等细胞因子使肿瘤细胞坏死,从而阻断肿瘤生长
C.死亡的肿瘤细胞暴露抗原,可能被APC呈递给T细胞进而促进抗肿瘤免疫应答
D.可设置ThTC自毁机制,使其在完成抗肿瘤使命后于特定激活条件下被清除
10 . 下图表示人体获得免疫力的两种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应尽快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治疗
B.方法②比方法①可以使人体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
C.方法②往往要多次注射抗原类物质,每次注射的时间间隔为 7 天
D.将病毒感染康复者血浆经过处理后用于救治病毒感染者是方法①的具体应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